更新时间:2019-01-04 23:39:32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项目情况
自序
绪言
第一章 北平市参议会产生的背景
一 晚清至民国前期对代议政治的基本认识及实践
二 北平市(京师)自治的发展
第二章 1933~1934年北平市参议会的运作
一 国民政府制定的参议会相关法律
二 从两次选举看参议会内部的派系分野
三 地方力量对自治的认识:朱清华的思想与行事
四 党方的组织与董霖之思想
五 围绕北平市参议会组织机构与职能的法律争议
六 参议会之运作
第三章 府会矛盾的演变与市参议会的结束
一 袁良主政北平与府会矛盾初现
二 《改进地方自治原则》的内容和政治含义
三 市参议会对《改进地方自治原则》及《修正〈改进地方自治原则〉要点之解释》的批评
四 关于《北平市地方自治改进办法大纲》的争论
五 府会之争及北平市自治的演变
六 国民党在府会之争中的表现
七 区坊改制与市参议会结束
八 30年代北平市参议会命运的政治含义
第四章 北平市临时参议会的成立
一 战时及战后有关民意机关立法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演变
二 战后北平市的党政关系
三 临时参议会的成立和运作
第五章 战后正式参议会的运作
一 正式参议会之成立
二 正式参议会选举及参议员的政治派系
三 参议会的实际运行:总体状况和民社党、青年党的表现
四 国民党在参议会中的议政:与无党籍地方人士的对比
五 参议会的议政品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