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思维版):泛产品经理的精进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

产品经理这群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说,泛产品经理要做好产品,需要具备哪些非技能层面的素质?下面来说几个要点。

1.3.1 从学生到职场

先要学会面对真正的“问题”。

见图1-5,图里是一道题:一辆3.05米高的货车要过一个3米高的山洞,怎么办?大家可以先不往下看,试问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图1-5 货车过山洞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无非是:放气,卸货,绕路,再叫一辆车,甚至挖洞,等等。

脑洞大一点的人,可能想出几十种解决方案,很厉害。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不同的方案对问题的理解其实并不一致。

比如,有些是“过山洞”,有些是“不过山洞”。而对这两类方案,都可以分别给出积极和消极的评价。

过山洞:直面问题,迎难而上vs思维僵化。

不过山洞:思维灵活,巧妙应对vs回避问题。万一老板或用户就是要体验“过山洞”呢?

无所谓好坏,关键点在于,这里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一看到问题马上就想答案,这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因为我们所受的学校训练,绝大多数都是针对“经过简化的问题”:有确定的目标、完备的信息、学过的解法和标准的答案。而职场中,面对的问题通常目标不明、信息片面、闻所未闻。特别是对产品经理而言,用户提的问题一般都是扭曲或有欺骗性的,要怎么解决也没有标准答案。

回到例子中,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并不知道。第一步要做的,是收集信息,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说就是——采集需求。

有一些典型的问句,比如:

为什么要过山洞?可能是因为装着一车西瓜,要运到山洞另外一侧的水果批发市场卖掉。所以,“过山洞”并不是目的本身。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货车司机吗?我发现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觉得自己是司机、货主、批发市场的小老板,或者是路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角色不同,对解决方案的选择也会有差异。

若有路可绕,需要绕多远?思路拓展一下,将问题转换为基于成本的考虑,成本涉及油费、时间,可能还有过路费。

过了山洞以后还有多远?如果还要跑一段高速,可能“放气”这一招的后果就很危险。

此事发生的频次是多少?假设一个场景:这个山洞是几十年前造的,确实比较窄,如今经常有一些大车过不去,就得绕路。这时候,也许挖洞扩建一下反而变成了最应该做的事情,甚至开新路都值得。这叫“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

我们发现,在没有收集和分析信息时,虽然也能提出很多方案,但在真正实施时会碰到很大的困惑——到底怎么做才更好呢?

而转变为产品经理式的思维后,可以获得两大好处:

第一,有了更多选择。也许一些更优的方案就在这个“更多”里,恰好应了“更多选择,更多欢笑”这句麦当劳多年前的广告词。打个比方,也许我们可以打一个电话,让批发市场的小老板开一辆小车来运走一部分西瓜,车就能过去了。

第二,可做价值判断。对性价比的评估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如果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绕路很远,时间很赶,说不定丢掉一小部分货物反而成为最佳选择。

其实,各种方案无所谓好坏,只取决于是否适合对应的场景。

最后提一下“放弃”,这个在学生时代面对作业题和考试题时较少使用的解决方案,在产品工作中反而成了最常用的方案—100个需求中,被放弃掉的往往是大多数。

小结一下,在面对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做出基本应对,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先搞清问题,后选择方法”,而不是直接设法解决。我们在学习生涯中面对的封闭式问题较多而开放式问题较少,容易影响某些能力的培养,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正好可以得到锻炼。

1.3.2 从用户到产品经理

人类从远古发展到今天的过程,就是不断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渺小的过程——从自我中心、小区域中心、全人类中心、地球中心到太阳系中心,渐渐发现越来越大的世界。而从“用户”到“产品经理”的心理切换,强调的就是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惯性。

举个例子,如图1-6所示的政府工作报告,读者中有谁是每年都认真看的?

图1-6 政府工作报告文字版的开头

估计看的人不多。其中的原因,无非是: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字太多了,看起来很累,抓不住重点;看不懂内涵,看了也白看,等等。没错,我也有类似的感觉,所以原来也是不看的。但最近几年开始看了,并不是因为思想觉悟提高了,而是我发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之后不久,网上就会出现一种如图1-7所示的版本,我把它称作“脱水版”。

图1-7 政府工作报告“脱水版”部分截图

它以一种信息图表的方式保留了90%以上大众关心的信息,省掉了90%以上的文字,我很喜欢。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体会一下这两个问题的差别。

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个产品:

1.你喜欢哪个版本?

2.哪个版本更好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轻松地给出答案——喜欢后者。这是典型的用户思维——千金难买我愿意。但对第二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它没有问你的喜好,而是试图分析产品的优劣,这是产品经理的视角。

想一下,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各有利弊。一个产品的好坏,要看对应的用户需求场景。很明显,第二个版本更适合普通大众来简单了解政府工作概况。而第一个版本更适合政府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原因他们需要了解得更细致。公务员甚至可以通过对比前后两年报告中用到“强烈”一词的次数,解读出国家政策的调整。

每个人每天都会以用户的角色接触成百上千件产品,所以习惯以用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因为这是一种简单、直接、舒适、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

作为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如果经常用“我觉得”“我以为”“我用过”这样的句式,就意味着可能要犯错了。要做好产品经理,就必须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换句话说,即具备同理心。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难上加难的是,每个用户千差万别,甚至有时利益互相冲突。到底应该以哪个用户为中心,后面的章节会细说。

所以,产品经理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用户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懂用户,但必须要有能力切换成用户视角来发现产品的问题。有些讨巧的做法是做一个自己需要的产品,或做一个自己就是典型用户的产品。有些公司在招人时也用了类似的思路,即招聘领域玩家做产品经理。例如,做户外社区,要求产品经理最好是一个资深的户外爱好者;做母婴电商,要求产品经理最好有个年龄还不大的宝宝……

我们更习惯做用户,但做产品经理显然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当你掌握了产品经理式的思维,甚至只是知道这种思维,就很可能乐此不疲。每个人都喜欢做上帝,为什么很多人沉迷于玩游戏,就是因为控制着游戏世界的体验给了玩家做上帝的感觉。若把用户比作人类,产品经理就是上帝。[20]

所以,很多人喜欢做产品经理,至少自认为喜欢做产品经理,有可能仅仅是迷恋“指手画脚”的感觉。在我看来,每个用户都是没有开启上帝模式的产品经理。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潜伏着一个产品经理,最终还是那句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3.3 从现象到本质

不再被表象蒙骗,追问逻辑的尽头,你会发现任何事情的本质其实都是很简单的。

当产品经理看到某个现象时,会问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希望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下面来讲一个真实的产品案例,这个案例从提出问题到最终想清楚,用了9年时间。

这个问题就是:在淘宝的交易过程中,到底何时减库存?

大家都知道,淘宝的交易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买家拍下、买家付款、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更早的选购过程和确认收货之后的评价等环节,都与库存无关。

如果不考虑电子商务和系统,仓库里减库存的实际动作一定发生在“卖家发货”时。后来有了IT系统,系统的优势就在于能提前知道一些事情,从而通过预判做出更好的管理决策。所以,系统一定是在真实的减库存发生之前,先做预留库存的动作。于是,争议的焦点出现在买家“拍下减库存”与买家“付款减库存”之间。

现在暂时不考虑卖家后台的库存管理怎么做,只看在商品详情页面上展现给用户的库存数字,应该什么时候减少?

“拍下派”的主要观点:

买家既然拍下,就是有购买意向,应该把库存给他留着。否则,拍了以后,过一段时间付款却被告知缺货,买家会很恼火。“拍下派”很重视用户体验,更“亲”买家。他们会碰到的问题是“拍了不买”,这个问题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恶拍”。比如,竞争对手把你的商品的所有库存全拍掉,此时不用付钱,你的商品就全下架了。

“付款派”的主要观点:

他们也重视用户体验,但更“亲”卖家,认为买家拍下也不一定会买,有人把拍下商品当收藏夹用,导致卖家无法准确预估库存,此时真正想买的人反而买不到。买家付款成功以后才是真的确定要买了,这时才有必要留一个库存给他。“付款派”会碰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超卖”。因为系统在付款成功之前都不减库存,所以总是会发生“短时间内多人付款,钱都扣掉了,但是系统却发现库存不够”。这会带来很多投诉,让客服甚至公关部门的工作量剧增。由此可见,产品经理一定要有大局观,否则你的一个简单设计就可能导致其他团队加班,甚至公司还要多招几个人。

两种选择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现在先来看看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是对付“恶拍”的几个办法。

系统可以增加“库存保留时间”,“聚划算”及很多独立B2C(Business to Customer,商对客)业务都这样做了。具体的做法是:拍下减库存,n分钟内不付款则取消订单,库存回加。但这对秒杀没用,因为所有拍下的动作都发生在几秒之内,系统总不能把库存保留时间设置为几秒——真这样的话,正常的交易行为都来不及付款。限购是另一种办法。

限购,是指用某种条件来限制买家的购买件数,比如一个淘宝账号或一个IP地址只能买一件。这样的话,“恶拍”的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而对于秒杀来说,其实卖家在乎的不是卖给谁,看重的是流量和人气。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安全策略来对付“恶拍”。比如,通过模型判断并直接干掉恶意账号,或者禁止其购买。

然后聊聊对付“超卖”的几个办法。

先分析一下“超卖”的本质。买家拍下后,付款的动作拆解开来是这样的:先确认订单,再到支付宝,然后到网银(非必须),网银支付成功后返回信息给支付宝,支付宝再返回信息给淘宝,最后减库存。这样,一件宝贝可能有几个人同时确认订单并进入支付宝,如果这几个人都付款成功,就都会相应地减库存。只要付款的动作伴随着在几个不同的系统之间传信息,这个过程就一定有时间差,“超卖”必然难以避免,特别是对于那些超级火爆的商品。

解决的办法也有很多,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付款过程中,尽可能晚地验证是否有库存(相对拍下的时间而言)。比如,在用户确认订单要付款的时候,再验证一下。但这样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除非各种网银和淘宝、支付宝的系统完全打通。你也可能会想到把减库存的时机提前,比如在“确认订单”时。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付款未完成,都不能算“付款减库存”,会遭遇“拍下减库存”(指占着库存但并没真买)的问题。

可以采用的另一种办法是各种提示——在商品详情页面及订单各步骤页面,都告诉用户“这个商品比较火爆,如果不及时付款,不能保证有库存”。这样做的成本很低,也的确能减轻很多客服的压力,是个好办法。[21]

近年,也有不少电商网站采取了“排队”的做法,既然人太多了,干脆限流——不让部分用户进入拍下和付款的流程,这也可以缓解各种问题。当然,这与何时减库存关系不大。如图1-8所示,在抢购小米手机时,用户需要排队。

这个问题表面是对“拍下减库存”还是“付款减库存”的选择,背后其实是犹如“豆浆甜咸两党之争”的严肃问题。买家和卖家都是淘宝的用户,淘宝到底该亲买家,还是亲卖家?

淘宝是一个平台,作为平台最怕各方利益失衡。所以,为了可持续发展,淘宝其实希望买卖双方能够“势均力敌”。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帮哪边,需要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判断。如果某个市场是卖方市场,那么就要多帮帮买家,反之亦然。

然而,淘宝不是一个有统一属性的市场,还需要细分。比如,“聚划算”就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所以应该帮买家,采用拍下减库存的办法。对供需关系的判断,需要根据各种场景不断细分以提升效率。有几年,淘宝的产品技术团队就投入了很多精力对各种场景做细分,对减库存时机判断的代码也越来越复杂。直到有一天,系统复杂到大家都崩溃了,谁也不敢再改这个系统。相信做过大型网站架构的同学可以体会其中的艰辛。

怎么办?再一次追问逻辑本质:最细分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垂直市场,一个卖家,一个商品?都不对,最细分的场景应该是每一笔交易。那么问题来了,淘宝可能知道每一笔交易到底是卖家还是买家强势吗?答案是:不能。

这时候,淘宝已经成立9年了。这一年,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在互联网圈大火,意外地成为破局的关键。忽然有一天,淘宝的产品经理说:我们不知道,但是卖家知道啊,何需我们来决定用哪种方案呢?至此,大家恍然大悟。

不过“把选择权交给卖家”的说法,还是过于戏剧化了,这背后更接近真相的原因是用户与产品是共同成长的

在早期因为淘宝卖家的不成熟,所以也没法把“拍下减库存”还是“付款减库存”的选择权交给卖家,那样只会增加卖家困惑,而到了2010年左右,随着用户的成长——一方面表现为买家需求差异化,部分买家开始注重品质,希望在网上也能买到品牌商品;另一方面,伴随着买家的成长,淘宝开始引进大品牌商作为卖家,比如阿迪达斯、绫致时装(ONLY、Vero Moda、Selected、Jack Jones等品牌的母公司)——把控制权交出去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从那时开始,大商家教会了淘宝很多“做生意”的知识。

所以关于减库存,早期的产品方案和后期的产品方案都没有绝对的好坏,还是要适应用户需求场景。

1.3.4 还有什么性格特质是加分项

上述3点都是知易行难,即使做产品多年,也要记得时刻自律自省。下面,再看几个经常被提到的对于产品经理来说的加分项。

热爱生活,保持好奇心

产品经理就要站在行业的潮头,如果你是一个畏惧改变、因循守旧的人,那建议重新考虑是否要入这行。只有对各种新鲜事物都了如指掌,才能发现先机。很多时候,机会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3个月。在移动互联网刚开始时,就有一些产品经理随身带着四五个手机,每天研究各种系统、各种机型,以至于每次坐飞机过安检都要被盘问很久。

类似的,产品经理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要勇于尝试和持续学习。

理想主义,完美主义

这话要辩证地理解,产品经理一方面要有“处女座”性格一般的对关键细节的追求,另一方面还要有大局观,知道战略比战术更重要,知道合理妥协的必要性。而要掌握这一平衡,经过现代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有一个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理科生和文科生,谁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我的答案是,就产品逻辑而言理科生更有优势,但文科生的优势在用户洞察方面更容易发挥。最终谁会胜出,还要看综合能力。比如,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和有人文精神的理科生,都是这一岗位的上佳人选。理科生容易上手,但文科生的职业天花板更高。因为科学和技术只能保证你不犯错,但人文和艺术可以让你达到新高度。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产品形态。比如,定位在专家用户和2B业务的产品,其产品经理必须有强大的技术背景。

类似的问题还有,技术人员和市场运营人员,谁更适合转型做产品经理,答案的思路也很相似。

善于沟通,团队精神

产品经理要承认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因为做产品是需要靠团队来拿结果的。用非行政命令的手段,带领团队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事情。

抗压能力,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最后,强调一种“淡定”的心态。比如,碰到下面这些事情,你能受得了吗?

你会被逼迫:比如一个很强势的运营人员,要被逼着做自己不认可的功能。

你会听到产品上线后无数用户在劈头盖脸地骂“这是哪个傻帽做的”,而你就是那个“傻帽”。

你会无奈地回滚:比如,因为自己没想到一个小细节,导致产品只能回到几个月前的版本。

你会被老板逼着要在两周内做出一个功能,然而开发坚持至少要两个月。

你会突然得知项目被取消,然后老板要你把这个消息告诉那帮天天加班到12点的兄弟。

你会被扔来一个烂尾产品,除了你,团队没有任何人有士气。

你会发现老板和老板的老板观点不一致,最终的方案却要你来决定。

你会和其他产品经理吵架,老板怪笑着表扬你,说这是对工作有要求。

你会通宵发布,然后拉上同事们一起聚餐——是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