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四個階段
上文提到,庫恩(T. Kuhn)在1958年一個研討會中,看到與會者似有片面突出“發散式思維”的傾向,因而大感不安。他認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創新者,必須能在精神結構中,兼容“收斂式”和“發散式”兩種經常處於衝突的思維形態,並能調節它們之間的巨大“根本張力”,讓它們辯證地進行互動互補的活動。
甚麼時候該讓躍躍欲試發散性思維或“原級認知過程”暫且驥伏,讓收斂性思維或“次級認知過程”進行細緻嚴謹的工作;甚麼時候應讓發散性思維破殼而出,產生突破,仍是創新者必備的一種學問,並往往早已內化為一種本能。
遠在1926年,華萊士(G. Wallas)提出了創新過程的四階段模型。首先是創新者以常用的方式和手段去分析、整理和評審面對的難題,在這段往往窮年累月的“準備階段”裏,認知活動逐漸從意識層面轉移到潛意識深處。然後,創新者會有意或無意地把原來的問題擱置,或休息,或娛樂,或是轉做別的無關事務;在這個“醞釀(孵育)階段”中,那個難題牽連到的眾多思考元素,就在潛意識裏互相碰撞而黏連,呈現種種匪夷所思的臨時組合;也就是說,創新者不由自主地進行了心靈隱蔽處最擅長的類比、聯想和形象思維。直至碰到某些偶然的機遇,例如凱庫勒(F. von Kekule)夢到羣蛇自噬尾巴,或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洗澡時注意到身體重量令浴缸排出同等的水量而有所豁悟,或龐卡萊(H. Poincar%)在旅遊時剛踏上巴士梯級而靈光一閃……問題的解決,以鮮明的意象,從潛意識裏又冒現到意識層,讓對問題已有了理知認識的創新者瞥見並辨認,此之為“頓悟階段”。最後的另一個“驗證階段”,就是在意識層裏,進行常規的核實、組織及鞏固工作。
從這個四階段模型,可以窺見思維活動從意識層到潛意識層又回到意識層的穿梭來往。另一方面,我們又知道原級認知過程(發散思維)多在潛意識發生,次級認知過程(收斂思維)則多在顯意識發生。那便進一步說明,為甚麼說那兩種思維形態一定得在創新者的精神世界裏辯證共存,雖彼此排斥卻又互相牽引,雖永不同台卻又各有角色──這就構成庫恩所說“根本的張力”。
對發散思維的片面崇拜,在藝術領域很常見,例如後現代主義主張不拘一格、多元並進,本是好事;但偶或為一些從事藝術的人誤解,沉溺於瑣碎屑小的片面中尋找“突破”,又不能從“沙粒中看世界”。這樣產生的作品,雖具原創性卻缺乏價值和厚度,是值得憂慮的一個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