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干部管理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永远出现在客户最需要的地方

客户是企业利润的提供者,是唯一给企业钱的人,因此,可以说,客户的需求所在,就是企业的利润所在,就是企业上至干部下至员工要奋斗的方向。

任正非十分重视干部与客户的交流,他说:“研发副总裁的人员名单要报到客户群管理部,客户群管理部要把对他们的考核交到研发干部部。他们每周也要见几次客人。坚持与客户进行交流,听一听客户的心声,我们就能了解客户好多想法。我们今天之所以有进步,就是客户教我们的。不断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就是让客户不断帮助我们进步。如果嘴上讲365天都想着产品、想着市场,实际上连市场人员、客户的名字和电话号码都记不住,还有什么用?”

作为华为20年来最为强劲的对手之一,思科也一直坚持倾听客户的声音,对准客户的需求。正是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坚持倾听“上帝”的声音,才有了思科十余年间的多次无比正确的方向转变,并且使得思科从一个单一生产路由器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思科前CEO钱伯斯认为:“使公司陷入困境的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远离客户,另一个是远离员工。”为了在公司宣扬客户至上的文化,钱伯斯坚持会见客户,并将私人号码提供给客户以方便为其排忧解难,每天晚上查看全球十万客户中最重要的20名客户的销售情况,十几年如一日。甚至在钱伯斯担任CEO后的第一次董事会上,他就因为在电话中为一个客户处理问题而迟到了20分钟。

任正非曾经公开表示在倾听客户方面不如钱伯斯,他说:“我不如钱伯斯。我不仅倾听客户声音不够,而且连听髙级干部的声音也不够,更不要说员工的声音啰!虽然我不断号召以客户为中心,但常常有主观臆断。尽管我和钱伯斯是好朋友,但又真正理解他的优点有多少呢?”

在任正非的要求下,华为干部普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认知,即:“华为生存下来的理由是为了客户,全公司从上到下都要围绕客户转,客户即华为之魂。”因此,华为人做事从来不是以一两个高层领导为核心,而是坚持践行客户价值观,围绕着客户转,从而实现流程化、制度化,并最终向着无为而治的目标迈进。

【辅助阅读】华为成就客户

华为一直秉承“成就客户”的理念,从公司创立初期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在华为初创时期,有过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在中国偏远的农村地区,老鼠经常咬断电信线路,客户的网络联接因此中断。当时,提供服务的跨国电信公司都认为这不是他们该负责的问题,而是客户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但华为认为这是华为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华为在开发防啃咬线路等坚固、结实的设备和材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华为,与客户接触、倾听客户需求,是每个干部的必修课。从1998年开始,华为便要求,高级干部想要进步,就要天天与客户在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接触产生思想上的火花,奠定扎实的基础。而早在2003年,华为《干部管理条例》中便明确规定:客户需要的地方,就是华为人应当出现的地方,就是华为的干部应当出现的地方。这一准则,至今仍然有效。

2011年,“3·11”大地震后的几天,日本并没有恢复平静,余震不断,很多地区的余震都在6级以上,加之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不断恶化,情况十分严峻。

当时,华为的一个项目组正在日本“危险区域”做着一项重要测试,其他国际公司的类似项目组也有很多,绝大多数项目组都选择了放弃实验,暂时回国避难。可是,华为的测试工作到了关键时期,一旦中止,会对华为的客户利益产生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公司在客户、乃至在整个日本通讯业界的声誉。是走,还是留?项目组成员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经过严肃的讨论之后,项目组最终决定坚守“阵地”:只要客户不决定暂停,项目组就会按照原计划保质保量地继续实验测试,只要客户不变日期,工作组就一定会保证按期完成!与此同时,亚太片区总裁王胜利也来到日本,董事长孙亚芳也赶赴日本,在频繁发作的余震中看望员工,与客户交流……

就这样,在日本大半个国家都处于“核威胁”的情况下,华为项目组坚守到最后,终于如期完成了客户所要求的各项测试和升级工作。对华为人的至诚至信,客户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叹道:“华为是真正地把客户的利益放在了头顶上,下次选择合作伙伴,必然只选华为。”

同样的事情在2010年智利大地震的时候就已经上演过,为了能够缓解当地人民在地震后通讯不通,无法听到亲人朋友的那种焦虑,华为的员工“逆流而上”,在断壁颓垣中,连续五天与客户一起抢修设备,使通信线路全面恢复正常……

任正非曾对华为高管们语重心长地说:“很多知识智慧掌握在客户的手中,我们要多与客户打交道,乐意听取客户意见。华为人即使受到客户责骂的时候,也能会认真地听,因为客户骂的地方就是客户最不满意的地方,也是客户的最大、最迫切的需求。”表述质朴,却蕴藏着企业经营制胜的至理。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客户需求都是其发展的风向标与指路灯,跟着它的指引,必然能使企业走上成功的道路。与此同时,企业更应该让担当企业脊梁的干部们牢记,是谁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又是谁给了我们营造利润的机会。一旦明白了这些之后,就应该清楚将客户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如何为之提供服务。

其实早在2005年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就华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在任正非看来,客户购买设备时首先是选择伙伴,而不是设备,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双方合作,就需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客户选择的合作伙伴不但要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高度稳定可靠的产品,能快速响应其发展需求,而且还要服务好,这个企业有长远生存下去的可能。如果达不到前面几个条件,就是送给客户,客户也不要。客户的要求就是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且要快速响应需求,这就是客户朴素的价值观,这也决定了华为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