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出成绩的员工各有高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请别再说新成绩出不来

——别人出成绩的“办法”是自己工作的“宝”

(1)

很多人觉得毕业十年内一定有出息,可是我们总结了众多学员遇到的职业困惑,发现很多人虽有潜质,但是却一直不知道怎么打开工作局面。

《人民日报》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调查:五成以上工作十年左右的职场人在工作上力不从心;近五成调查对象无房无车,且处于未婚状态;近六成工作十年左右的职场人表示,不能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广州日报》等也都有过类似的调研,结论都差不多。

遇到这类状况怎么办?

其中有一些工作方法堪称经典,有些方法则是做好某个岗位的“只此一招”。

要想在职场里既有岗位又有未来,出业绩的工作方法是每个人都需要搜集、积累的,特别是初入职场的毕业生。稍微懒一点,就可能耽误了自己,一无所获。

走出校园后,很快毕业生又要走入职场。但有太多的人注定会在迷惘和不甘心中徘徊。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容易乱,道理能起到的作用往往很小。

如果我们想打开工作局面,就需要去抓“救命稻草”:学习一下别人出成绩的方法。学到普通员工出成绩的经验,比知道很多道理得当的帮助实在得很。学到经验等于自己多几个努力的方向,少走几年弯路。

(2)

毕业数年内,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我们汇总后发现,这个主题一年年困扰着有上进心的打工者,也同样困扰着企业老板和部门领导。

打工者迷惘的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恰当的方法;

管理者纠结的是:已经给了下属很多办法和方向,可是效果都不大。

本书提供的这些实战方法中有出成绩的具体过程、模式,也有针对性的心理分析。

不同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工作小事中有隐藏的新价值。谁去挖掘,谁先出成绩。

领悟后,一线员工出成绩的思路与成效一定会加速。

从这些“出成绩的工作方法”上观察:职场精英和菜鸟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这一点”上。

可是现实情况一点都不乐观。工作的局限性,普通员工是不容易看到太多人是怎么出成绩的,更不容易看到出成绩的过程与内在的原因,于是能体会到的工作方法就相当有限。如果因为这点原因耽误了发展前景,是很划不来的。

如果自己的那些办法都不行,就到了搜集和体会别人的办法的时候了。研究发现:很想打开工作局面时,最有启发的办法常来自不如自己或者和自己一样普通的人群。

(3)

毕业数年内,多数员工把工资看得很重,但是“出成绩的工作方法”一定比“工资”更值钱。所有的企业家都想让自己的HR、让请来的培训专家引导员工快点重视这一点。

毕业后,人人都对职场满怀期待。可是企业家相当冷静,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大家都长得差不多,一个鼻、两个眼睛,可是工作之后,同样的人会迅速分化成四类员工。

寄居型:目标是找发展,但是无心情在企业扎根。接着企业是跳板,跳来跳去;是旅馆,换来换去;

寄生型:企业是栖身、拿工资的地方。把工作做完、把饭碗端稳是每天的追求。毕业多年,都没能建立起给企业创造新价值的意识,工作的目的等同于“拿稳工资”;

双赢型:总是想着在工作的小事中创造新价值,帮了企业、赢了自己;

共赢型:忽略个人的得失,给事业型领导做最用心的助手,最后水涨船高。

于是企业经营的内容之一就是把寄居型、寄生型员工转化为双赢型员工。现实中,普通员工多是靠企业培训获得成长的。

然而据我们长期观察,企业给员工输出的“出成绩的工作方法”方面的培训,很容易缺少深入的细节,缺少确切的分析,时常是半瓶子水晃来晃去。因为培训时常不能转变成员工赚到钱的动力,于是员工就把工作培训当成了工作疗养——终于可以换个环境透口气了,说得好就学点东西,说得幽默就笑两句,说得枯燥就睁着双眼打个盹儿,实在没趣又精力充沛就悄悄发个短信看看手机小说——课讲完了,该迷惘的还要继续迷惘。

因此,员工怎么学到出成绩的工作方法,就成了企业培训的一个大主题,这一主题也是永远有提高空间的培训主题。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机制辅助员工从寄生到双赢,出成绩的方法就要自己去搜集,懒得搜集是会滋生职场危机的。

本书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将分布在众多企业里的员工出成绩的办法汇集起来提供给职场大众,辅佐员工出成绩,辅助企业出效益。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