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序
为中国价值投资大厦添砖加瓦
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 杨天南
我从当年第一次知道巴菲特起,如今算来已近30年之久。2023年11月末,投资界众人敬仰的“巴芒”中的“芒”——芒格老先生安详去世,享年99岁。张延昆先生新书《非同凡想:从深度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出发》的出版,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深切缅怀心中的偶像。
我与张延昆先生相识已经有些年头了,常有微信往来,并与其沟通投资观点与心得。我们虽然都住在北京,但见面不多,因为他住在北京之东,我住在北京之西,北京实在太大了。
作者网络大名是圈内人尽皆知的“佐罗”,此次他将20年来总结的投资心得整理出版,算是将自己投资“绝世武功”的秘籍公之于众,为构建中国价值投资大厦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提起价值投资,业界公认的鼻祖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以其巨著《证券分析》问世为标志,价值投资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格雷厄姆被后世推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的学生成名、成家者甚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凭借其掌控的旗舰伯克希尔长期位居美国富豪榜前列,如今他以93岁高龄、跨越周期的投资历程一再证明了:股票投资确有大道可寻。在这条大道上,股票作为投资标的被视为企业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炒买炒卖的对象。在这条大道上,买入之时留有安全边际、在能力圈内决策、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做逆向投资等,这些原则的正确性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
有人曾经问巴菲特:“你的投资方法这么好,为什么没有多少人学?”巴菲特回答:“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慢慢变富。”的确如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投资成功的不易。人们常言“知易行难”,但在投资这条道路历经磨难之后,我认为如果用一句话形容的话,那就是投资是一件“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的事。
在过去几十年中,关于价值投资的书籍数不胜数,是国内的相关著作也日渐增多。张延昆先生的这本新书,分为六章,具体包括估值、选股、仓位、风控、卖出,从理论探讨到心境磨炼等内容。
对于在价值投资前加上“深度”二字,张延昆先生认为这可以使得价值投资更为形神兼备,从“形”——按照价值规律做投资的策略必要性,到“神”——投资利润追求的确定性。他将这样的形神兼备的价值投资形式命名为“深度价值投资”。换句话说,就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具有苛刻的深度。
(1)基本面深度:在定性分析和实施苛刻基本面审查的基础上选股。
(2)价格深度:在比较确切的安全边际基础上打折买入。
(3)思想深度:具有较高的价值投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
(4)策略深度:利用严谨的全方位仓位管理策略,保障组合投资的整体业绩。
必须承认,他的这种对于价值投资的个性解读,在业内的确是独树一帜的,为有意学习价值投资的后来者提供了一条思路。
在投资的现实中,随着人们认知的演进,在价值投资的名称之下,又分化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如保守价值投资、真正价值投资、纯正价值投资、价值投机等,不一而足。方法如此之多,以至于有心研究价值投资的大众反而被弄糊涂了。
反观人们崇敬的大师如巴菲特和芒格,他们似乎从来不在意是否有价值投资这个标签。倒是巴菲特说:“如果不进行有价值的投资,难道我们要进行无价值的投资吗?”以富有智慧著称的芒格老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靠谱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
总之,尽信书不如无书,广大读者应该广征博览,最终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出合适的投资成功道路,因为每一片树叶都不会完全相同。
这本书是《静水流深:深度价值投资札记》的延伸,这么多年过去,张延昆先生以亲身经历证明了自己不是“风一阵、云一阵就散了”的风云人物,感谢他带来的这本投资攻略,感谢他有心带着我们翻山越海去领略投资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