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对建筑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由国内某大型IT企业于2020年4月12日至22日组织发放和回收,从管理会计视角对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2020年3月29日我国本土疫情大规模传播已基本阻断。本文发放调查问卷的时间处于疫情高峰过后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复产的阶段,与疫情初期的调查(朱武祥等,2020;秦宇和李钢,2020;李建伟等,2020)相比,企业管理者已掌握与疫情有关的更多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样本涵盖不同规模、产权性质和细分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程度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我们共回收有效问卷274份,每份问卷对应一个建筑业企业。由于2020年第一季度湖北省处于疫区中心,不确定性因素极多,为了缓解一些不可观测的遗漏变量对结论的影响,本文剔除答题者地点定位于湖北的企业(共10家)[3],最终得到264个观测值。
我们选取建筑业企业进行研究,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建筑业企业通常由一个母公司和旗下的子公司、孙公司构成,集团管理集中度较高,业务相对同质化,适合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同时,管理会计软件发挥成效需要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这往往依赖于成熟的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这些特点使得建筑业企业适合作为财务信息化的研究对象。第二,建筑业企业项目地点分布广泛,而新冠肺炎疫情会阻碍人员的跨地区流动,企业对远程办公的需求强烈。第三,选取单一行业可以排除财务信息化行业间差异对结果的影响。由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线下生产销售依赖程度高的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而外卖、电商等行业反而逆势增长,采用单一行业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更能反映财务信息化本身对组织韧性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建筑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问题的需求。
(二)变量度量
1.被解释变量
借鉴DesJardine et al.(2019)用危机中企业表现衡量韧性的思路,本文的调查问卷通过三个题项衡量组织韧性,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业绩的冲击程度。这三个题项分别是所在企业第一季度盈利水平、国内施工营业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和新签合同额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百分比,对应变量分别为Change_NetIncome%、Change_Revenue%、Change_NewContract%。选项设计为10个区间,分别为增长20%以上、增长10%—20%、增长0—10%、持平、降低0—10%、降低10%—20%、降低20%—30%、降低30%—50%、降低50%—70%、降低70%以上。被解释变量取值为每个区间的中位数(如增长10%—20%则取值为15),而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选项按端点取值(如增长20%以上取值为20)。使用企业业绩指标变动比例而非业绩绝对值衡量疫情冲击程度,缓解了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
2.主要解释变量
有关信息化的题项涉及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管理会计软件和远程办公系统三个方面。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成熟度(FSSC)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比较成熟”“初步建设并运营”“正准备启动财务共享系统建设”“尚未建设,有了解意向”“尚未建设,也不打算建设”,分别取值为4、3、2、1、0。管理会计软件使用涉及七个题项,分别考察企业在费用报销、预算管理、资金预测和计划、债权债务管理、管理会计报告、合同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七个管理会计领域使用软件的情况。每个题项根据软件应用特点设计5个或4个选项,分别取值为4、3、2、1、0或3、2、1、0,值越大代表软件使用程度越高。例如,关于使用费用报销软件进行费用管控情况的五个选项为:“是,实现费用线上申请、审批、稽核全过程管控,并与第三方差旅集成”取值为4,“是,实现费用线上申请、审批、稽核全过程管控,未与第三方差旅集成”取值为3,“是,实现费用线上报销,未实现费用标准、费用预算管控”取值为2,“尚未建设,有了解意向”取值为1,“尚未建设,也不打算建设”取值为0。而关于合同管理的四个选项为:“合同在线下管理,未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取值为0,“合同实现线上审批,未建立合同全过程管理软件工具”取值为1,“已建立合同管理软件工具,实现合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取值为2,“在上述基础上已实现合同管理与招标管理、物资管理等ERP系统一体化应用”取值为3。管理会计软件使用(Software)为七种软件使用得分的均值。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程度(RemoteWorking)的度量使用五点量表,由“非常高”到“非常低”分别取值为4—0。最后,为了使各变量大小可比,我们将上述变量取值进行线性调整,最大值调整为1,最小值调整为0。
3.控制变量
首先,本文控制了企业的基本特征,包括员工规模、产权性质、主要项目所在地和建筑业细分行业。员工规模(Size)用员工总数的自然对数衡量。对产权性质设置中央管理企业(Central)、地方国有企业(Local)、混合所有制企业(MixedOwnership)三个虚拟变量。若企业类型为中央管理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则对应变量取值为1;若三个变量均取值为0,则表示企业类型为民营企业。问卷样本中不含外资企业。主要项目所在地(Oversea)在国外取值为1,在国内取值为0。对建筑业细分行业(Industry)变量,若企业属于勘察设计行业则Industry取值为1,若企业属于建筑施工行业则Industry取值为0。其次,我们控制了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能力(ManagTool),排除了因管理会计工具而非软件影响疫情冲击的可能性。将各种工具应用能力分别打分(0—4),然后加总得到ManagTool。此外,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技术含量影响了其核心竞争力和利润,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更可能是一种机遇,本文用企业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对本企业作用的感知——新基建政策利用情况(NewInfrastructure)衡量企业产品服务的差异(段文斌,2020),使用五点量表,从正向促进作用“很明显”至“很不明显”分别取值为4—0。最后,我们控制了与此次疫情十分相关的四个变量,分别为现金和融资约束(FinCon-traint)、管理能力(ManagAbility)、供应商供货困难(SupplierDiff)、运输管制(TransDiff),试图控制不可抗力因素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变量具体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定
我们使用模型(1)验证三个假设:
Change_Performancei=α0+α1FSSCi+α2Softwarei+α3RemoteWorkingi+α4ManagTooli+α5Sizei+α6Centrali+α7Locali+α8MixedOwnershipi+α9Overseai+α10Industryi+α11NewInfrastructurei+α12FinConstrainti+α13ManagAbilityi+α14SupplierDiffi+α15TransDiffi+εi
(1)
其中,Change_Performancei为以下三个变量之一:企业第一季度盈利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百分比(Change_NetIncome%)、第一季度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百分比(Change_Revenue%)、第一季度新签合同额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百分比(Change_NewContract%)。我们预期α1、α2、α3显著为正,表示财务信息化增强了组织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