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马匪来了
司州,建兴郡和河内郡交界。
在这太行深处,群山之间,一座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里,无意间闯入了一群凶狠蛮横的马匪。
看着山脚下的麦田,领头的马匪兴奋的叫喊道:“抢不抢?”
“抢!”马匪们发出野兽般的嘶嚎,随后便随着头领,朝着山下奔去。
麦田中,勤劳的村民正在辛苦的耕耘,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
嗖!率先袭来的是,是几支飞掠而来的箭矢,其中一支正中一位村民的胸口,鲜血喷涌而出,引得周围村民一阵恐惧。
“杀啊!”,还没等村民完全反应过来,马匪们的叫喊声就已经传到他们的耳畔。
面对着十几匹体重高达三四百公斤、朝着自己迎面撞来的战马,以及那些马背上肆意挥舞着刀剑的马匪,恐惧瞬间占据村民们的大脑,纷纷放弃河谷里的耕田,朝着山腰上的村落跑去。
“桀桀桀!”领头的马匪发型是鲜卑的索头,嘴里不断发出渗人的怪笑。
马蹄不断蹂躏着麦苗,跨下战马的爆发力能够让他们轻松追上逃跑的村民,甚至是跑到村民的前面进行拦截。
噗呲,出鞘的寒刀落下鲜红的血滴,鲜血从一位村民的颈部涌喷出来。
“老大威武。”其他马匪恭维着领头的马匪。
“少废话,冲进山腰上的那个村子,粮食、女人随便抢。”
头领的刀锋直指村庄,在他们眼里,什么道德、人性那都是扯淡,血红的瞳孔里只能看见兽性和欲望。
时间流逝,青山的影子遮住挂在山腰上的村庄。
两个时辰后,这群马匪们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个村庄,他们已经凌辱了足够多的妇女、杀了不少反抗的青壮,抢走了许多粮食。
但是他们满足了吗?
没有,他们还没将村民的粮食彻底掏空,有限的人数让他们只能带走一些年轻的姑娘、少量能够拿得动的粮食。
三日后,等到他们将这群姑娘全部卖做僮仆,吃光这点粮食,他们将再次洗劫这个村庄……
高都驿,值得一提的是它距离高都城有点远,离天井关倒挺近,但靠着南来北往的商旅,倒也在附近发展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为这群走南走北的商人们提供些服务。
此时此刻,日当正午,一群被绳子勒住双手的姑娘们,正被马匪们押往这里。
等到了这个小镇,他们就能通过各种渠道,将这群女人们卖作僮婢,赚得盆满钵满。
乱糟糟的头发遮住姑娘们的哭脸,驿路的两旁都是高峭的峦壑。
“喂,朋友,能不能借点水?”
一句鲜卑话从远处传来。
还算宽阔的驿路上,远处的三人三骑格外显眼,其中一位腰弓髀槊的骑士脱离队伍,朝着马匪们急速靠近。
“喂,朋友,搭个话,借点水。”
刺眼的阳光被骑士的影子所遮挡,观那骑士的面容,正是高除忧。
“好啊,请喝。朋友,能问下你的名字吗?”
留着索头的领头马匪听着熟悉的鲜卑话,亲切的回应道,并将自己的水袋递给了眼前的小年轻。
“怀朔,贺六浑。能打听下你的名号吗?”
高除忧其实是个很懂变通的人。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既然说是胡人能够方便一些,他也不是那么死板。
“敕勒大姓,仆骨氏,听说过吧。我名为仆骨浑。”领头的马匪颇有些骄傲的说道,虽然他家早已经沦落成替北魏在河阳等地放马的牧户。
仆骨,也就是仆固,唐朝时的仆固怀恩,就是此姓。
“哦,原来老哥姓仆骨啊,我姓斛律,都是背井离乡的草原雄鹰,如今在此相逢,真是一见如故啊!”
高除忧先玩了手狐假虎威,然后又和这马匪攀上了亲戚。
算起来自己的大哥是斛律金,借用下斛律的姓怎么了?
两人就这样谈得兴高采烈的走到镇子门前,两人甚至还颇有兴致的玩起了相互谦让的戏码。
“小友,斛律是真正的敕勒大姓,您先请。”
“这是哪的话?大哥长于我,又怎能后于我进去?你先请。”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嗓子、我一言语,客气了半天,直到马匪的队伍率先进入小镇,高除忧才回到他的队伍里来。
“高大哥,你刚才到底是为啥,要和那家伙聊那么久?”莫多娄贷文疑惑道。
本来高除忧并没有打算带他来,但他自己却突然跟来,说是已经向镇将请了命,要给高除忧他们当个向导。
其实镇兵想要离开,所属军镇的管辖范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北魏一直在峻边兵之格,不仅是为了平城旧都及皇陵的安全,也是为了随时有足够的骑马武士能够供他们调遣,镇压汉族的反抗。
“你不感觉他们很危险吗?”高除忧提问道。
“那你还贴上去?”莫多娄贷文也是懵圈。
“他们绝对不简单,用得是军中的行军阵列。主骑、头敌、二敌、督骑分得很清楚,那群奴隶也被他们夹在阵容中间,能很好的防止奴隶的逃跑。”
傅元兴看了眼马匪的楔形阵列,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他跟高除忧亲历过战阵,有一定经验,能够辨认出马匪们的骑兵配置和阵列。
“嗯,他们中应该有人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但是持弓的只有四五个,其他都是使刀的,连马槊都没有。”
出身北镇脱产武士的高除忧,对骑兵的见解极深。
在他眼里,不会使用弓箭和马槊,单靠着刀剑和战马体重输出的骑兵,就是在浪费马,也就欺负欺负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
解释一下,主骑、头敌、二敌、督骑。
这是我根据《开原图志》得出来的一套骑兵阵型。
毕竟南北朝时期的骑兵阵列,肯定不可能流传到现在。
不过,考虑到骑兵作战的特性和方式其实没有太大变化,应该和南北朝时期也差不多。
主骑也就是指挥官,他走在骑兵队伍的前列,观察敌情,然后真正接战的时候,他其实不一定会亲自上阵,而是可能和督骑会合,作为预备队。
头敌和二敌就是一线交战和二线交战的部队,在头敌接战后,可能被敌方增援来的骑兵趁机击败,这种时候就需要在后面布置二线部队,来拖住敌方的增援骑兵。
督骑就比较简单,听名字就知道,是督促其他骑兵作战的,也就是督战队。
这套战术既可以用于小规模的骑兵,也可以适用于大股骑兵。
不过那时候,这些个作战单位就被替换成更大的骑兵方阵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