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屠龙之术:无效工作经验
职场中的赞美和期许,不过是最廉价的小红花。
1
《庄子·列御寇》中说,有个人叫朱泙漫,拜一个叫支离益的人为师学习杀龙的技巧,足足学了三年。可等他学成下山,却发现自己苦练的本事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龙。
故事的寓意是,不要去学习那些无用的技术或者本领。
但这个故事有两个让人疑惑的地方。
其一,你很难找出某个技能是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也就是说,故事中警告我们远离的东西,在现实世界里似乎并不存在。
其二,朱泙漫是学成下山之后才发现世界上无龙可杀,可是作为老师的支离益早已“学成”,早就知道这个技能是没有用处的。那他为什么还收下这个徒弟,鼓励他,教导他,看着他起早贪黑整整学了三年?
我想试着换一种方式,说说朱泙漫的遭遇。
2
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职场故事。
一个年轻人刚从校园走上职场,发现单位的同事竟然都不会用Excel,每个月底的报表都要提前几天就开始人工录入。于是他毛遂自荐,用Excel一个人干完了好几个人的活。领导、同事都夸他“还是大学生厉害”。
再后来他就成了专职的录表员,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同期一起入职的同事已经在业务部门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而他却是录表越来越多。
第四年,我们的主人公终于醒过神来,表越录越慢,错误也越来越多。终于,有个新毕业的大学生接替了他的录表工作。
交接工作时他夸赞道:重点大学的就是厉害,录表又快又准。小姑娘两颊绯红,害羞地否认。
“到现在她还在录表。”
和寓言故事一样,主人公也花了三年的辛苦,训练出“录表”这个技能。可等他练成后,却发现自己的同事们用同样的三年训练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具备竞争力的技能,在竞争的道路上把他远远甩在了身后。
在整个过程中,同事们不停地勉励他、夸赞他,让他不断接收到正向的反馈,以至于在虚耗光阴的道路上一直坚持。
看完这个故事我意识到,那个关于屠龙的寓言或许可以有另一种解读。
成语词典里说,所谓屠龙之术,是指毫无用处的技能。
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某个没有任何使用场景的技能,哪怕跳大神这种封建迷信活动,在某些地方都能挣到钱。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一类技能确实相当于“毫无用处”——那种人人都会的,随时都可以被替代的,机械式重复劳动的技能。
这样的技能在职场随处可见,比如上文例子中的“录表”,比如编造毫无用处的假文章,甚至有的单位会安排年轻人给所有领导办公室倒开水、送报纸,美其名曰“和领导处好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于是这个新人每天上午都在往返跑中度过,而领导们对于新人能力的唯一印象,就是一个送货及时的“快递员”。
所以,这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第一,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无用的重复劳动上,因为重复劳动训练出的技能没有价值,或者根本不能称为技能。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有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踏入了这个陷阱。
第二,要提防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让你把时间花费在“学习杀龙”这种事情上的人。
今天的年轻人都很焦虑。
社会竞争过于激烈,求职越来越难,发展越来越难,大家你追我赶,仿佛抽空看了场电影就会被加班的同龄人落下了。
忙碌成了提供安全感的“良方”。今天很忙,睡前就有一种充实感;今天很闲,睡前就辗转反侧,觉得自己又浪费了一天。
如果长期处于忙碌的状态,那么劳累会让自己安全感爆棚,仿佛自己正开足马力朝着似锦前程奔跑。
3
《庄子·列御寇》中讲的故事比较简略,我们不妨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细节。
如果是你拜了一个师父,学的是杀龙这个根本不存在的技巧,你随时都可能从骗局中醒过来,放弃这份错误的坚持。
那么,你觉得师父要怎么做,才能让你受骗三年,起早贪黑刻苦训练?
答案是不断地提供正反馈,让你沉浸其中。
这个所谓的老师一定会惟妙惟肖地告诉你,这个招式可以斩龙的脖子,那个步法可以躲开龙的火焰。每一次你取得了进步,他都会在一边满意地颔首微笑,告诉你今天吃的苦都是有价值的。他还会拍拍你的肩说,你真是我优秀的徒儿,继续努力,将来一定会名扬天下。
于是年轻人日复一日地苦练,日复一日地沉浸在锻炼自己的充实中。这种充实的幻觉让他失去了判断力,虚度了大好年华。
而他的老师,得到了学生的学费,积攒了千金的家财。
在现实的职场上,最常见的致幻剂,就是那句“能者多劳”。
在上文的例子里,难道整个公司真的没有一个人会用Excel这种基础办公软件?
我想不是。
事实上,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机械劳动的岗位,职场老人都避之不及。大家都明白,谁成为“机械劳动”的“能者”,谁就会在宝贵的成长期失去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这时候,大家就会把这朵名叫“能者”的光荣的小红花,戴在某个冤大头的胸前,不断给他足够的正反馈。在他享受着所有人的夸赞而埋头苦干的时候,同事们转过身,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个人的锻炼和成长。
于是年轻人日复一日地加班,沉浸在虚幻的成长中,失去了判断力,浪费了大好年华。
而他的前辈和同事们却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前程。
单纯的忙碌,不能让人成长。
单纯的疲累,不能让人进步。
每天为了练习“杀龙”流血流汗,唯一的效果是感动自己。
忙碌是一种致幻剂,药效是提供“我在进步”的错觉。当每天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你觉得这又是向前奔跑的一天,殊不知自己可能只是在原地踏步。
原地踏步的时间长了,双腿也会很疲累。但这种疲累不能让人前进哪怕一步,反而会让人失去原本可以用于奔跑的气力。
致幻剂通常是有毒的。
单纯的忙碌,就是其中很常见、也很隐蔽的一种“致幻剂”。
那什么是有价值的忙碌呢?
马云老师曾说“996”是福报,我倒觉得他的忙碌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的。
1988年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教师,1995年辞职创业。
当教师的七年间,马云发起了西湖边的英语角,开始建立自己的名气,成立了海博翻译社。为了生存,翻译社卖过鲜花和医药用品,马云亲自背着麻袋到义乌进货。在翻译社的工作中,他结识了一名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有机会参观国外的公司,了解到互联网未来的可能性,于是开始寻找机会创业。
需要强调的是:付出这些努力的时候,他的身份是一名在职老师。
如果马老师每天忙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琐事,每天“打完杂”“录完表”回家只想瘫在床上,那么他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独立思考的,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以上所有让他开阔视野和人脉的工作。
愿意忙碌、愿意打拼当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我们必须确保一件事:所有的忙碌都实打实地用于自我的提升。
只要忙碌确实让自己获得了新的经验,增长了新的知识,丰富了阅历,甚至可以在简历上加上一行,那就是真正有效的努力,而不是原地踏步的辛苦。
偶尔也效仿一下成功学的套路。如果你是想要奋斗的那一类人,那么在选择“忙碌的方向”的时候,成功人士马云老师是值得我们多多学习的榜样。
4
文中的那个职场故事我是几年前看到的,可直到今天还记得。
最后,主人公对新来的小姑娘也说着那句“能者多劳”。
或许这就是职场吧,那些微笑着的赞美和期许不过是最廉价的小红花。他们希望年轻人都被小红花感动,就不会索求自己应得的报酬。
“到现在她还在录表。”
学习杀龙的少年,在发现世界上没有龙之后,也变成了教人杀龙的老师。
这也算另一种版本的,屠龙的少年化身恶龙的轮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