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果累累见真情
自1996年开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以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同安区、集美区共向海原县无偿援助资金1.05亿元,先后援建项目620个,涉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这些资金的注入、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海原县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海原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全县脱贫攻坚的步伐。限于资料,仅记述如下援建项目。
海原县马万山广播电视多路微波传输站
1999年7月19日,厦门市援建的海原县马万山广播电视多路微波传输站开始建设,总投资190万元,其中厦门市投资100万元。2000年1月,传输站建成并一次性试播成功,可发射中央一、二、三、四、六、八套和宁夏、山东、浙江、四川卫视及海原自办台,辐射半径为70公里,覆盖宁夏、甘肃两省区的海原、同心、固原、西吉、会宁、平川、靖远7个县区的近70万人,海原县16个乡镇136个行政村1.2万户6万多人可以随时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收视覆盖率为80%。老百姓可以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获取大量的治穷致富信息和易于接受的科技文化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
贾塘乡中心幼儿园
针对贾塘乡学前儿童多,各完全小学附设的学前教育场所既无幼儿教育活动空间,又无教育教学设备的情况,厦门市同安区政府援助资金,新建了贾塘乡中心幼儿园综合楼1栋,占地面积299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1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126平方米。该幼儿园总投资892万元,其中厦门市同安区政府捐助6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10万元,县内自筹82万元。工程于2016年4月开工,2017年6月建成,2017年9月招收教学班6个,幼儿总数310名。现有教职工总人数14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该幼儿园是贾塘乡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贾塘乡幼儿教育的办学条件,减轻了教师负担,促进了全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海原县新图书馆
海原县新图书馆是闽宁协作建设项目。厦门市同安区政府协作帮扶100万元用于图书馆所需软件、设备购置和多功能报告厅建设。图书馆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2015年6月竣工搬入, 2016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3284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内设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成人阅览室、地方文献资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新图书馆的建成,凝聚了闽宁合作的拳拳真情和挂职干部的心血汗水,有效解决了群众看书难问题,也为海原“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河镇鹭海移民新村
三河镇鹭海移民新村是海原县县内移民安置区,共安置县内生态移民239户1084人,属无土安置。安置区建设总投资2090万元,其中补助投资1680万元,地方筹资310万元,闽宁对口资金100万元。安置区建设移民住房239套12906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54平方米。配套建设幼儿园、村级活动场所等附属设施,自来水、电均入户,主干道和巷道硬化。新建面积800平方米集健身、休闲娱乐和停车为一体的湖里广场1个。新村居民户均配套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各1台,户均新建养殖棚圈1座,配套铡草机1台,并配套绿化及环村防护林工程。
关桥乡麻春村新农村建设项目
麻春村位于海原县城北部,关桥乡西部,属于北部干旱带山区,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9个自然村,共有724户2874人,其中贫困户183户,占总户数的25.28%;耕地面积33932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845亩。近年来,该村利用井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不断加强投入、改进服务、科技兴农,大力推进小茴香特色产业、无公害硒砂瓜和劳务经济,小茴香年种植面积200亩,硒砂瓜年种植面积5900亩,成为全乡小茴香和硒砂瓜种植大村。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扶贫、发改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麻春村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贫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扶贫攻坚工程,重点对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培育、社会事业、环境生态建设等四大类项目进行扶持,项目总投资3292.4万元,其中扶贫资金495.5万元,行业部门投入1488.8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6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037万元。主要项目内容包括:危房改造189户(极度贫困户40户,低保户81户,扶持户68户);硬化村道9000米,每5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盏;土改砖墙8000米;整修大门100座;道路两侧绿化种植补植树木4500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台;集水场地硬化200户;安装垃圾箱40个,改厕200户;建设占地10亩的村庄文化广场1处,并配套排水、给水及休闲附属设施和健身器材以及村部、村卫生室等。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麻春村的经济发展,麻春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4953元,增加到2015年的6120元。
海原县智慧城市物联网系统平台
海原县智慧城市物联网系统平台目前为国内领先的城市智能管理系统,为厦门市同安区援建海原县的对口扶贫项目,总投资100万。
该平台以路灯杆为载体。项目分别在海原南门广场入口、政府街十字路口、体育场门口3个人流量相对大的点位安装了智慧灯杆,可实现对这3个区域的视频监控。遇到重大活动,该平台可根据人口密集程度,调配警 力 进 行 疏导,避免发生踩踏事件。同时,该平台还可进行政府文件及各类信息的视频发布、海原区域环境的实时监测,实现20台配电柜及政府东西街部分单灯的智能控制。
未安装控制系统前,海原县使用传统的时控器对路灯的开启熄灭进行管控,开关灯时间固定,但夏季冬季日出日落时间偏差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如按照实际日出日落时间来控制,需人为地去现场,一个点一个点地更改设置,耗时耗力。此外,为保证亮灯率,每天晚上还需要安排专人每一条路、每一杆灯地巡查,耗费人、车资源。加装智联信通智能控制系统后,所有加装控制器的配电柜均可实现远程任意时间的开启熄灭时间设置,不再需要专人到现场进行调节,工作人员直接在监控室一键设置,任务下发就可实现;加装单灯智能控制的区域,可实现任意一盏灯任意时间的开关任务,还可选择亮灯的不同时间点,进行按需调光。
海原县妇幼保健所门诊楼
针对海原县妇幼保健所办公条件简陋,功能科室不健全,有些项目无法开展的实际,厦门市1999年4月援建了一栋三层,建筑面积1631平方米的门诊楼。该门诊楼总投资130万元,其中闽宁援助资金50万元。门诊楼设立办公室及功能科室共8个,设置病床25张,极大地改善了海原县妇幼保健所办公条件,为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较好开展奠定了基础。
海原县中医医院住院部楼
1999年12月,在海原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福建省赴海原干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政府捐资40万元,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投资66万元援建的海原县中医医院住院部楼(同安楼)正式立项。住院部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
2000年10月底,闽宁海原县中医医院住院部楼落成,结束了海原县中医医院无住院楼的历史。该楼2000年12月投入使用,设置床位120张,设有内科、外科、肛肠科3个病区,极大地改善了海原县人民的就医条件,为海原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提升社会效益、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造福海原人民的目的。
海原县中医医院综合门诊楼改造项目
海原县中医医院门诊楼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建筑面积980平方米,属砖混结构,截至2007年,已投入使用20余年。屋顶大面积漏水,采暖、供水、排水、供电线路严重老化,墙皮严重剥脱,且因楼周地基大片塌陷,墙体多处裂缝,无法继续使用,急需改造。
2008年年初,福建省第7批援宁挂职干部了解到这一现状后,积极争取到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和集美区政府帮扶资金50万元,在海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筑总面积1320平方米,总投资270万元的海原县中医医院综合门诊楼于2009年10月动工,2010年12月竣工。
海原县中医医院综合门诊楼投入使用后,结束了该院针灸科、妇产科无住院部的历史,门诊部各诊室、检验科、中药房、收费处办公面积紧缺的现状明显改观,群众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
海原县中医医院综合门诊楼的落成,使医院病床设置由原有的100张增加到160张。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年收治住院病人能力由原有的3000人次达到5000人次,年接诊门诊病人能力由原有的8万人次达到10万人次。
海原县人民医院新院
海原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县47万群众的医疗、急救、保健等工作,医院年门(急)诊量21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1.8万余人次,年手术病人3500余人次。
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2013年8月,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建设海原县人民医院新院。新院占地100亩,建设规模为33894平方米,设置床位400张,总投资16445.10万元,经过3年的建设,新院于2016年10月8日正式启用。
海原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得益于历届闽宁帮扶领导对海原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新院建设项目减轻了县财政负担,切实改善了广大患者的就医条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
在海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改扩建项目中,于2006年10月得到闽宁帮扶资金50万元;2007年11月项目投入使用后,得到闽宁帮扶医疗设备资金10万元;2015年海原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实施,又得到帮扶资金200万元,共计获得帮扶资金260万元。
海原县第五小学
新建的海原县第五小学设教学班64个,可容纳在校学生2880名。校园占地面积4784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668平方米,其中综合楼1幢7022平方米,教学楼4幢8416平方米,均为框架结构,厕所200平方米,门房30平方米,还有围墙、大门、室内外管网等附属工程。
工程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共计投资2637万元,其中校安工程专项资金2010万元,闽宁援助资金160万元。2013年7月底项目竣工,秋季开学招生。
海原县五小录播室
2016年7月,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为海原县五小援建1间录播室,折合人民币40余万元。通过这间录播室,海原县五小学生可以与同安区实验二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实现两地学生在线互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