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想像力衝破牢籠,處處也可是場地
另外一點,是大家剛才討論時我想到的。其實「場地」可以指任何地方。去年我到歐洲,除了去一些大型劇院欣賞文化節目之外,我在哥本哈根的一個舊區,參加了一個最好玩的文化活動。大家可以想像,那個舊城區小路很窄,當地的一個時裝設計師協會卻想出了將舊區四通八達的小路打造成全世界最長的一道時裝天橋;他們真的綿延舊區鋪了長達一公里的粉紅色地毯。啟動禮由市中心的廣場開始,模特兒除了是打扮漂亮的女士,更有小朋友穿童裝,活動目標是宣傳丹麥的時裝設計。整個活動非常好看,居民開心得不得了,觀眾是流動的,一路從廣場沿着由粉紅色地毯打造的「時裝天橋」在旁跟着走,差不多走了一個小時才完成。這時裝天橋後來更成為健力氏世界紀錄最長的時裝天橋。
我覺得很多社區都可做類似活動。其實,不同場地都有局限,我們往往會因這些局限而不想再多行一步。哥本哈根卻不用劇院,不用室內禮堂,索性就在露天地方舉行。當日模特兒差不多走到終點時,突然傾盆大雨,我還以為她們的妝髮會散亂不堪。誰知道她們竟妝容無損,髮型依然完好;而且非常專業,保持笑容,繼續在大雨中完成時裝表演。我覺得非常好看,有些途人為模特兒遞上雨傘,活動令居民產生歸屬感。我提出這事,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場地和文化活動在哪裏舉辦都可以,我們要做的應該是發掘社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