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化月曆跨四季,各適其適
至於現有的公共文化設施,我們一直持續為社區服務,包括不同的文化演出場地、博物館、文物中心、圖書館等,香港全年的文化月曆活動,主要在以上場地舉行。春夏秋冬豐富多姿,今天只揀選部分分享,例如春天我們有香港藝術節、國際電影節、花展、傳統文化綵燈會、太平清醮等。步入夏季就有法國五月、香港Art Fair,另外就是香港書展、文學節、香港雙年獎、國際綜藝合家歡、戲曲節、流行音樂會等。秋天,我們有Fine Art Asia、國際爵士音樂節、攝影節、綵燈會、大坑舞火龍等。冬天還有國際美酒佳餚月、設計營商週、粵劇體驗場等。
文化月曆很豐盛,但如何進一步深化,如何透過文化藝術活動凝聚社區,讓大眾投入參與,在過程體驗到提升與欣賞,以及與藝術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藝術落社區,重點是希望將文化藝術與社區結合,其中一些例子包括我們的社區文化大使曾經舉辦《舞在圍村》,由中藝團指導有興趣的市民,以圍村做背景,大家一起在音樂、微風中舞蹈。而社區演藝節目試驗計劃,則是我們與區議會合作,如在中西區社區會堂讓市民和小朋友學習現代舞並演出;在九龍東的社區文化藝術播種計劃,在觀塘海濱公園展覽由藝術家製作的大型雕塑,同時讓同學擔任導賞員,培訓香港未來的藝文幼苗。同學在學習成為導賞員的過程中,同時理解當區歷史文化以及藝術家的作品與構想。
西九現在每年也搭建大戲棚,透過各種方法讓市民大眾,尤其是新的一代,在社區戲棚一起欣賞粵劇,接觸我們的傳統文化藝術,也是一個大眾樂見的方法。而學校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讓同學彷彿有十八般武藝,回想當年在學校做舞台劇,實在沒有造工這麼精緻的背景和漂亮的服裝,今天真的很不一樣,設備條件進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