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支持文化藝術發展,提升高廣深度
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在文化藝術的持續提升,交流和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從擴闊藝術工作者的視野,到市民大眾對欣賞藝術的深度都是重要的,因此我們希望全方位推動香港的文化發展,以幾個基本原則支持文化政策,包括:以人為本,讓更多市民及藝術工作者一起參與。其次是多元發展,讓藝術表達和表演形式自由創作,是香港文化發展非常重要和有利的條件。此外就是全方位推動跨界別合作,今天在座有很多來自各界包括區議會的朋友,彼此可以建立多渠道合作,與不同團體和學校在社區攜手同行。
那麼建基於以上政策及原則推出的具體文化藝術工作有哪些?我在這裏簡單地與大家分享。香港現在每年持續投放超過30億元在文化藝術發展工作中,佔政府總開支約百分之一,與其他地方比較,台北市在前幾年的水平是0.9%,法國亦相若。比例上我們與世界各地相似,但私人贊助差距仍大。香港一年大約有1億元用於藝術推廣的私人贊助,但美國單單在西雅圖已經超過10億元,故此香港進一步推動企業支持文化藝術的空間頗大。
在我們每年投放30多億元支持藝文的預算中,大約有3億多元是用於支持九大藝團,同時大約有2億元是支持中小型藝團,撥款由民政事務局及藝發局審批。人才方面,香港每年大約有900名學生從演藝學院畢業,而港大、中大及浸大都設有藝術或文化管理課程。近年康文署亦提供了一些關於文化藝術的實習計劃及行政人員培訓,為未來西九文化區儲備更多人才。我們還透過場地伙伴計劃撥款,讓合作藝團聘請藝術工作者;藝發局亦有不同實習計劃和獎學金,全方位培育藝術人才。長遠而言,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拓展觀眾群,最終希望各類藝術文化活動能提升市民大眾對藝術文化的喜愛和欣賞能力。香港每年大約有三萬項演出,當中大約四千項是由康文署策劃的。
學校方面,我們有學校文化日的計劃,亦有邀請不同藝團作為文化大使進入學校,讓同學從小有機會接觸藝術文化。此外,音樂事務處每年都會培訓約八千名學員。不論怎樣,我們需要繼續共同努力,從各方面以多元手法推動文化藝術,因為文化工作如教育一樣,非十年甚至百年不見其功,是長遠的投入、長期的參與,這是過去幾年我在工作上的深切體會。
在這裏我想簡單介紹一下香港主要的藝文機構。我們現有一系列不同的委員會,正在為文化藝術工作給予意見,包括有關藝術發展及教育的委員會,我們的博物館、圖書館,場地及節目也由有關委員會提供意見。文化遺產及粵劇方面也如是。我們會聆聽各方建議,以檢視文化藝術工作需要如何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