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的創意
格式塔心理學派(Gestalt psychology)的創始人之一科勒(W. Köhler),在1914年左右養了一羣黑猩猩,以牠們為“豚鼠”做了不同的實驗,並寫成了《猿的智力》(The Mentality of Apes)。
其中一頭黑猩猩叫露娃。牠剛運到才三天,在籠中仍很孤獨。科勒把一根棒子放進籠裏,牠便用棒子刷掃地面,又把香蕉皮撥到一處,然後便漫不經心地把棒子丟到距圍欄約四分之三米外的地方。十分鐘後,科勒把水果放在籠外牠伸手不能及之處。露娃饞極了,在欄杆的縫隙之間拼命伸長手臂去抓,當然沒法成功。於是牠就以黑猩猩的經典模式不停地表示抱怨:牠把嘴唇嘟長了幾吋,以懇求的目光看着圍觀的人,又發出嗡嗡的嗚咽,最後還一跟斗栽倒地上。就在牠傷心與哀求之際,時間已過了不少。突然,牠掃視了棒子一眼,嗚咽戛然而止,牠抓起棒子,伸出籠外,動作雖然不太利落,卻成功把香蕉撥到伸手可及的距離。在過程中,牠不假思索便把棒子伸到遠處香蕉的後面。
露娃這次發現的過程,完全沒有經過以飼料電擊進行的條件反應操練,甚至沒有任何反覆嘗試;從牠瞄了棒子一眼開始,目的便已明確,行動更是如流水行雲,一氣呵成,與實驗迷宮裏的小鼠東竄西撞絕不相同。對露娃來說,這成就是原創的,牠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
牠的生命裏確曾有過兩項技能:牠早已懂得把手臂從欄杆縫隙之間拼命伸展,去攫取籠外的食物,環繞着這類動作的種種心智活動,組成了第一塊認知構架。另外一塊,則關係於怎樣以棒子掃刷地面及撥弄地上的雜物;但這動作只是一種無目的的嬉戲,就如投擲、捲滾、碰撞周際的實物,是不少動物品種的共有習慣。突破的一刻,發生於露娃把目光投向棒子的一剎,上述兩塊本不相關的認知構架驀然契合,“嬉玩之棒”搖身一變為“攫物之耙”,可用以“駁長”自己的臂膀。這正是柯斯勒(A. Koestler)所說的“偶聯作用”—創新行動的機制。
以一些遊戲的能耐,移植到實用裏去,人類歷史中倒有不少例子。伽利略(G. Galilei)把荷蘭製鏡師發明的望遠玩具,指向天際星空,便震驚了世界。公元前二世紀,阿歷山大港的希羅(Hero of Alexandria)早就發明了蒸汽機,視為機械玩具,要到兩千年後,人類才想到把這玩意,移到火車引擎等實際用途上。嗜賭骰子的法國騎士梅里(De Mere),向帕斯卡(B. Pascal)請教必贏之術,乃催生了概率論。
不過,黑猩猩露娃還不算是最聰明的黑猩猩呢,還有另一頭叫蘇丹的黑猩猩,牠大概是同類中的天才了,常常表現出難以想像的創意。
一天,科勒給蘇丹兩根棒子,然後把一隻香噴噴的香蕉放到籠子外棒子也夠不到的遠處。在以前的實驗裏,蘇丹已學會用棒子去攫取手不能及的食物,此時牠如常用一根棒子去撥弄。擾攘良久仍未成功,之後牠又嘗試其他辦法─包括拉了一個木箱到鐵枝前,站到上面去試;然後又把一根棒子放在地上,用另一根把它推到香蕉所在的遠處,總算碰到香蕉了,但當然還沒法把它“釣”回來。
一個小時之後,蘇丹放棄了。“牠懶洋洋地蹲坐於那在籠內遠處閒置的木箱上。過了一會牠又站起來,拾起那兩根棒子,回去坐在木箱上,漫不經心地把玩着。就在這玩耍的過程中,牠雙手分別抓住那兩根棒子,剛巧首尾相連成一條直線,牠把那較幼細的一根,往那粗壯的一根的尾部洞口塞進了一點。突然,牠霍地跳了起來,跑到那在前此一段時間內已不屑一顧的鐵枝旁邊,然後開始以這對連了起來的棒子把香蕉撥近自己……”
在這段文字記載裏,我們看到蘇丹先嘗過一小時的失敗,然後牠放棄了,心已旁騖,但是一個新現象的掠現,觸發牠再度思考原本的問題,新的信息塊片和舊的認知結構便驀然契合,讓牠窺見一個完整的答案。整個過程符合了以後將詳細提及的華萊士(G. Wallas)“創新過程的四階段”模型──包括準備、孵育、頓悟和驗證四個環節。
賽佛特(C. M. Seifert)等認知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更細緻的理論,叫“伺機吸納”假想(opportunistic assimilation hypothesis),闡明在各階段裏的心理機制。理論的細節不易詳述,但總的來說,是指初期的努力雖然失敗,卻在創新者的腦海深處為下一次的操作設置了最有利的舞台。從蘇丹那迅速跳下箱子,跑向籠邊那一氣呵成的動作看來,那些以前失敗的嘗試,已讓牠把原來的資訊組成一個臨時的結構,特別有利於吸納新的相關信息。這個結構雖不完整卻極活躍,而且還暫時穩定,未因中段的分心遊耍而支離破碎,所以在新的信息翩然而至時,完整的答案便可倏忽築構成了。
在這裏也可看到,失敗的嘗試在創新及學習行為中的重要性。有一些學生總急切地想從老師或書本,拾到應付課程中難題的獨步單方,希望以後可如法炮製,恐怕不是好的學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