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卫生之道的普及教育
【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提要】阐明上古之人之所以“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得益于讲究卫生。同时指出,卫生之道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人都能掌握的。首句“圣人之教下也”,末句“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都在说明卫生教育对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卫生之道”是可以通过教育普及的,普及卫生之道的教育,提高大众对卫生的认识,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讲解】文章中的虚词我就不讲了,因为你们还有医古文课。“圣人之教下也”,这里的“圣人”是指懂得卫生之道的一些人,他们在向老百姓普及卫生之道时都教些什么呢?
从外环境来讲,对“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人在大自然中生存,人和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虚邪贼风”是指不正常的气候,是致病的因素,对此要有所认识,这样才能“避之有时”,才能够预防而不受其侵袭。“有时”作“经常”讲,即经常要预防不正常气候对人体的伤害。从内环境来讲,人体内在的健康、强壮是主要的因素,是能起绝对作用的因素,为此就要做到“恬惔虚无”,才会“真气从之”。“恬惔虚无”与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醉入房是反其道的,所谓“恬惔”就是节制欲望,不追逐名利,要懂得生活,要安于平淡,不要去妄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情,不要有杂念。“真气从之”,人的精力、真气充沛、饱满,就能随心所欲地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于是“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安”是“何”的意思,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虚邪贼风怎么能进入体内呢?保持清心寡欲,身体健康,即使有“虚邪贼风”来侵也能抵抗。
“是以志闲而少欲”,“恬惔”就是“志闲”,“虚无”就是“少欲”,这样则“心安而不惧”,心情舒畅、安定,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担忧的了。于是“形劳而不倦”,工作量再大也不感觉疲倦。这一点很多人都会有体会,只要安心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工作量再大,即使身体疲倦了,精神上也不感觉疲倦。精神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不支,稍微动一动就会感觉疲劳。这是因为“气从以顺”,精神状态好,全身之气就“从”,就“顺”。于是“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要怎样就怎样,可以做到随心所欲或如愿以偿,你会很有满足感、成就感。我的体会,凡是事业心、专业心强的人,很容易找到这种感觉,都会有这方面的体会。“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一种境界,是安心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出兴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而如愿以偿。
要达到上述的这种境界,就要做到“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服”包括周围环境、饮食起居习惯等,“任其服”就是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适应,而不是挑挑拣拣;“俗”是“风俗”之意,在任何地方工作都能适应当地的环境,与当地的人友好相处,从中获得快乐,这就是“乐其俗”;无论是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安于自己的本分,不去和其他的人攀比,这就是“高下不相慕”。这样的人,即“其民故曰朴”。这里的“曰”字,不少的校勘家认为是“日”字之讹,我同意作“日”字解。“日”是“日常”之意,“日朴”是说日常生活朴素、简单。作“日”字解,比作“曰”字解的意义更多些;“日”还有“日日”经常的意思,意思是说,要做到一阵子的“志闲少欲”容易,经常如此,一辈子如此,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诱惑都能如此,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我认为作“日”字解,更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
这样的人就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再好的东西他可以不看;“淫邪不能惑其心”,任何诱惑不能让他心动;“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只要没有物欲就什么都不怕,无私无畏嘛;愚、智、贤、不肖是几种不同的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情操,就是领悟了卫生之道,身体会越来越强壮,心情也越来越好,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所以能够活到天年乃去,或活过百岁身体仍很健壮的人,一般来说是因为“德全不危也”。“德”者“善”也,“德全”是指能处处、事事合乎卫生之道,一点不打折扣地遵循卫生之道。“德全”就可以“不危”,那些危害生命的东西,那些致病因素,都不能危及到你,可以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一辈子。
总而言之,这段文献是说“卫生之道”是可以通过教育而使愚、智、贤、不肖等各种人群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