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逃难香港
生逢乱世,是很多名人传记里常会提到的一句话。是的,生逢乱世,多遭坎坷,然而也往往是乱世才真正能造就英雄,李嘉诚的一生正印证了这一点。从幼年开始便历经动荡环境,少年丧父,一人独挑大梁,商海中沉浮数十载,换来今日家业辉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尽管近代以来的局势早已预示着不可避免的大战,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战争来的还是太突然,泱泱神州一时几乎无以应敌,不到半年时间,“弹丸小国”日本靠着坚船利炮竟侵占了中国许多疆土。国破家难安,潮州的百年宁静被撕裂,灾难在即。
战争何其残酷,而在中华大地上爆发的中日战争,使百姓遭受的苦难何其悲烈。战争突发,举国激愤,有志之士振臂呐喊。而当时在潮州,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一直就是支持学生运动的知识分子典型。根据窦应泰先生的著述,早在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时,李云经就在潮州参加过学生运动,抵制日货并散发传单。
在一次演讲中,李云经曾这样说:“同学们,如果说‘九一八’只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那么如今日本已把战火烧到我们的眼前了。如果我们这些手握笔杆的人还不觉醒,那么鬼子有一天就会来到咱们的家门口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云经的爱国情怀一直深深影响着李嘉诚。而李嘉诚无疑秉承了父志,尽管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但在内心本质上李氏父子殊途同归,那就是都有一颗华人的爱国心。
随着战争形势每况愈下,宁静的学校也早已是阴霾笼罩。1939年6月21日,日军飞机对汕头市进行大规模轰炸,随后海陆军队悉数出动,汕头沦陷。教育科终于沉痛宣布,所有学校即刻停课。这一年李嘉诚已念到小学六年级,最后一课李嘉诚始终记忆犹新,是国文老师慷慨激昂讲解岳飞的《满江红》。最后,师生含着悲愤的热泪,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面对以不可阻挡之势直向潮州扑来的日军,面对潮州所辖的庵埠已陷敌手的消息,李云经做了最艰难的抉择:全家撤离潮州。彼时,李云经的老母亲,李嘉诚最慈爱的奶奶正卧病在床,脉若游丝。
局势不容迟疑,李云经全家冒险转移到了后沟,见到了同为教师的弟弟李奕一家。由于长途跋涉,更加上老人病情严重、惊吓过度,虽然全力调治,依旧难以回生。不久这位一生清贫持家、坚强耐劳的老人便去世了。两兄弟含泪把母亲安葬在了后沟的半山墓地里。
李嘉诚在后来回忆时说,14岁,当他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他还经常会记起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祖母一句朴素非常的话,却成了李嘉诚幼年困顿时的激励。这不能不让人钦佩李嘉诚本性中那一种执着与奋争的精神。
不久,潮州彻底沦陷,不忍长期打扰胞弟的李云经在一番彻底分析之后明白,不出任伪职,而让全家有一条活路的唯一办法,便是全家搬离沦陷地。此时,温婉的妻子庄碧琴劝他:“如果在内地实在无法生活,不如就投奔家兄去吧?”妻子的兄长庄静庵便是香港钟表业著名的殷商。李云经思量很久后终于决定:逃难香港。
当年冬季,李云经辞别胞弟,带着家小,出澄海到揭阳,经惠来到陆丰,经临近香港的宝安县到最后抵达香港。一路上,李云经打工度日,小嘉诚也力所能及地帮衬着照顾弟妹。据陆敏珠讲述,“当时只有11岁的嘉诚已俨然像个大人了,不但帮母亲照顾弟妹,还到野地里去挖点儿野菜来给家人充饥。……在一家人逃难的途中,只有十一二岁的他却表现出超人的坚强和忍耐力。”
就这样,他们在1940年2月中旬上路,一直走到7月才辗转来到香港,找到了庄静庵先生,临时安顿了下来。
年弱单薄的李嘉诚对香港这片繁荣之地充满着好奇,当他奔跑眺望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后面会有更艰难的挑战在等着他。
陆敏珠评价道:“不可否认,环境的改变为成就李嘉诚的事业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的确,在李嘉诚的一生里,“坚忍”的品质不可忽视。困苦磨砺坚强,逆境塑造成功,这句话在李嘉诚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踏入香港,让李嘉诚进入了一生中最为艰辛但也最为重要的转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