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苗族的婚姻、贸易与社会秩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清水江流域苗族的恋爱与情感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及其人群

清水江系洞庭湖水系沅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贵州省黔南自治州贵定县南麓青杠坡,上游称为马尾河,流经丹寨、麻江,经下司过炉山(今凯里),至旁海岔河口左汇重安江,始称清水江。继续向东过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天柱,在石溪出贵州流入湖南,至托口纳渠水后名沅江。清水江在黔东南州境内长376千米,流域面积1488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重安江、巴拉河、南哨河、乌下江、小江、亮江、鉴江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 地理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81.清水江及其支流所经过的区域构成了从贵州山地地带向湘西丘陵地带逐渐过渡的一道独特自然景观。以清水江的主干及其支流为基础的水上交通将整个清水江流域连成一片,在跬步皆山、陆路难通的黔东南地区形成独特的水路交通网。

清水江流域地形复杂,既有中山、低山、丘陵,又有平原大坝。山峦重叠,连绵不断,低山坡度较缓,在20~40度。土壤较为肥沃,土质疏松,适宜杉木、马尾松和油茶、桐油、柑橘等速生经济林木的生长。尤其对要求日照少、湿度大的杉木生长极为有利。数百年来,清水江流域因其盛产杉木而享有“杉木之乡”“高原翡翠”的美誉。

清水江流域的开发较晚,并与西南边疆云南省的经营有莫大关系。自元代统一中国西南后,云南成了中国西南边陲的守卫重镇,因其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代十分重视云南的稳定,重视西部疆域的拓展,清代也是如此,在明代基础上继续集中经营西南边陲的云南、贵州。明初,王朝政府通过驻军设屯,使经湖南沅水向西至贵州镇远、沿驿道向西南穿过黔中、经普安入滇之路成了通往云南最为便捷的通道,清水江流域正是在这条通道的两侧。迄至明末,朝廷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仅仅限于清水江流域东部和北部的边缘地区,直到清初雍正年间,王朝政府才通过开辟“新疆”,将清水江流域的广袤大地纳入王朝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王朝政府在开辟“新疆”之路上遇到了“化外之地”苗人的抵抗,至康熙时,一些“生苗”在王朝政府强制力量下,走向“向化”,“(康熙)三十三年八月,清水江韩世儒、米元魁等作乱,官兵往戢之,贼遁走。冬,知府宋敏学、副将罗淇清请巡边以弭奸匪。于是平鳌、文斗、苗光、苗馁等寨生苗皆纳粮附籍”。雍正时期是清水江流域大规模纳粮附籍的时期,张广泗在黔东南地区设置了八寨、丹江、都江、古州、清江、台拱“新疆六厅”,并设堡屯田,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新疆六厅”共设堡一百零九座,安置屯军八千九百三十户。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368.雍正时改土归流后,开通了清水江航道,“清江,源出都匀东北诸山,绕城西南合流,俗名‘长河’,又曰‘剑河’,亦名‘马尾河’;在八寨厅境曰‘鸡贾河’;在麻哈州境曰‘平定河’;在清平县境曰‘凯里河’;入清江厅界始名‘清江’。旧时陷苗境道塞,雍正七年,鄂文端与巡抚张广泗请开浚,自都匀府起至楚之黔阳县止,凡一千二十余里,于是复有舟楫之利。今贾人鬻清平铅下武陵,抵汉阳,由此道也”。吴振域.《黔语》卷上:开通清江之利[M]//黔南丛书(第二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依靠清水江便利的流通渠道,下游的“盐布粮货”溯江而上直达黔中地区;清水江流域内以木材为主的地方土产也源源不断地顺江直下,经沅水顺接长江水系进入全国市场。这一长期而持续的贸易交换过程必然影响当地社会生活和族群关系,清水江流域的族群交错分布,分外复杂。

一、寨头苗寨概况

(一)地理位置

寨头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三穗县西南部,距县城约20千米,320国道穿寨而过,玉凯高速公路靠近村寨边,交通十分便利。寨头河发源于镇远报京,流经寨头,过岑松,注入清水江。河水冲击成一条狭长河谷盆地,灌溉着两岸稻田,是当地重要的灌溉水源。寨头村号称是“全国第二大千户苗寨”,《咸同军事史》中记载“寨头者,苗疆之门户也”。寨内居住有12个房族,有神秘的“接龙桥”、古老的“蚩尤庙”,多彩的苗族歌舞。这里节日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种,诸如“二月二”禳桥节、姊妹节、吃新节、中秋节、牯藏节等。特别是“二月二”禳桥节,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天全寨12房族都要到纳老禳桥(接龙桥),吹笙跳舞,欢歌喜庆,浓郁的民族风情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旅客,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达万人以上。寨头,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栖息疲惫心灵的乐园。

寨头共有两个村落组成,寨头村、上坪村,坐落在30度倾斜的寨头坡上,两村一上一下,紧密相连。寨头在使用苗姓氏时,多以祖宗的名字或以前祖先居住的地名为姓。有Eb waib(欧弯)、hait liex xeet(干柳现)、Buil diel(碑揪)、Ngox niaok(呕娘)、langl diangx(郎奖)、xangs seil(祥设)、Eb bud(欧补)等十二大房族,这些房族的名字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在清朝寨头人口已有千户之余,故现在有“苗寨门户”之称。寨头人自称为“hmub(莫)”,意思为苗族人,该村姓氏以万姓为最多,也有吴、潘、张、杨等姓氏。据《三穗县志》记载,寨头吴姓从天柱远口迁报京,从报京迁入寨头;张姓由天柱赖洞迁剑河观摩,又由观摩迁寨头;万姓由剑河的高雍迁来,各地尚有老祖坟存在;杨、潘两姓分别从湖南新晃、凉伞和贵州天柱迁入。

在该流域与寨头村属于同一支系的苗族村落有巴冶、新民、新合、小巴冶、良上等。这些地区苗族人穿的服饰、文化、习俗、唱歌等都基本相同,遇到什么重大节日大家都会参与,一起举行。

在寨头的寨头村共有17个自然小组,上坪村有11个自然小组,石坪村有5个自然小组,每个小组约60户。在寨头寨子较大,寨头村在公路的下面,上坪村在公路的上面。石坪村较两个村落离得比较远,据两个村落有15千米的地方,人口较少,只有5个自然小组。每个小的村落都有独立的村委办公地点,村民小的纠纷、矛盾可以独立处理,如果遇到涉及村落大的集体活动,需要三个自然村寨的村主任等村干部们共同协商。

(二)关于开寨始祖

据寨头村上寨的活路头张某说,村子里面到底是谁先搬来住的说不清楚了,因为当时树木特别多,根本就看不见人家,人口很少,后来有一天听说老人家在河边洗菜,就看见上游漂过几片菜叶子,心想:“上面是不是也有人家在住呢?要不然怎么会有菜叶子漂下来呢?”于是就顺小溪而上,找到了另外一户人家,于是两家就结为兄弟了。黔东南非汉族群非常重视迁来此地的先后顺序,很多地方有不成文的规矩,如外姓外地人迁来此地要改姓,如锦屏县彦洞乡瑶白村,村中大部分人都姓滚据不完全统计,滚姓居民占当地居民总数的97%以上。,开始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直到后来一位老者说出了其中的由来,说有很多外地人逃荒、躲避战乱逃到此地,因为无法独立生存,所以必须依附于当地较有威望、势力的家族,所以就改姓了。老者还提醒说,这边的人死去后会在墓碑的后面刻上自己原来的姓名,由于墓碑后面被土全部盖住,所以不会被发现,而墓碑前面所镌刻的姓名是到了瑶白村之后改的姓名。这样做是为了以后的子孙可以知道自己原来的姓名,知道自己的根,等到以后出人头地、发达了之后还可以“寻根”。

(三)生产生活

寨头村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苞谷、小米、洋芋、高粱、小麦等谷物次之。经济作物有桐油、辣椒、蔬菜、油菜、蓝靛等。林业种植有用材林木种植和经济林木种植两类,用材林木种植主要是杉松的栽培,经济林木种植主要有桐油、茶油及桃、李、梨树等。养殖业在寨头较少,饲养的家禽牲畜主要有鸡、鸭、猪、牛、羊等,养殖方式主要是放养和圈养相结合。稻田养鱼是苗族农业生产上的传统,每个农户的水田中都养有鱼。寨头村内有一个菌类养殖场,个体经营,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年有几万元的盈利收入。寨头村与岑松镇交界处,有一个小型的家具厂,属于个体私营,目前正在筹备当中。寨头村的家庭主妇们在农闲时做一些刺绣、织染活,有的自家用,有的拿出去卖钱。

寨头村村落较大,人口众多,在320国道两侧分布着多个小卖部,尤其集中在村小学路口和村卫生所旁,小卖部几乎50米一个,分布密集。从事小卖部生意的多为老年人,老妇居多,儿媳边带孩子边帮忙。她们很少外出进货,一般都由城镇的供货商直接开车送货。有了这些小商铺,人们生活方便了许多。但物品种类不齐全,价格较贵,村民仍然会每逢赶场天到岑松、台烈、三穗等周边集市赶场。在这个地方交通十分便利,因为公路畅通,几乎每一家都有摩托车,方便出入。妇女还可以乘坐班车或客运面包车(此种车为村民自行购买,平时自用,逢赶场天就暂时承担起客运的功能,价格与班车价格一样),到岑松为两元钱,到三穗县城为五元钱。村民到集市上赶场多为买东西,妇女们买日用品、买食物和水果,男人多买农具,家用电器等大型生产、生活物件。该村村民自己也参与到岑松的赶场活动中,把自家种的稻米和自家养的鸡、鸭、羊等拿到集市上去卖,也有妇女把自己的手工刺绣品拿到集市上去卖的。该村平时除了小卖部外,还有从事其他商业活动的农户,在320国道寨头段的中央,是全村从事经济交易最多的地方,有专门卖鸡鸭的个体商户,也有卖猪肉的商户,还有食物外卖和打铁制造的商户及货品稍微齐全的小卖部,可以说这个地方是该村的经济中心。到了大型的节日庆典时期,这一路段异常热闹,如禳桥时,这一路段有10多家卖鸭子和鸡的个体户,不全是寨头本村的人,还有来自周边村寨专门从事活鸡活鸭贩卖生意的人。

外出打工赚钱是该村村民的重要收入之一,寨头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对货币流通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现实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该村中心建有一个农村信用社,方便村民存钱、取钱、汇款等。劳务输出所换取的货币在该村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农业生产也是该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现在生产条件提高,科学种田,农田产出量增多,村民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可以用这些稻米去卖,换得一些货币,用于别的支出。商业活动也给村民带来了收入,在该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不占少数,很多人通过商业活动发家致富,经济收入不低于外出打工。林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其他副业虽然所占比重较少,但也是村民收入的来源。

几乎和全中国农村地区一样,寨头村的一日也是三餐制。但三餐的时间略有不同:三餐的时间一般是上午十点、下午两点和晚上七八点。村民起床后先去田里干活,习惯每天早晨醒来之后去外面转转。一些年纪稍微长一点的人一般饿了才会吃饭(因为消化功能已经大不如前了),吃过饭就睡午觉,起来继续干活,不饿就到晚上吃一餐,饿了就吃中午饭。这是他们当地一般的饮食规律,但年青一代则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外面上学、打工后,年轻人逐渐适应了城市早八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的吃饭时间,他们回到家后还是按照城市中的生活习惯来安排自己的作息。村民主食为大米、米粉等,早饭有特色的是油茶,油茶原是有盛大庆典时才吃的,但现在村民富裕了,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做来吃了。寨头服饰多种多样,无论男女,都有春、冬两个大的时节的节日盛装。鞋子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多为手工制作。以前的服饰多为妇女们手工制成,但现在由于务工和参与别的生产生活中,用于做衣服的时间就少了,同时,集市上买来的那些绣好的面料和头巾也很好,很漂亮,价格也不贵,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自己绣了,而是到集市上买绣好的机织品,然后拿回家自己再做一些简单的剪裁和缝纫,这样一件苗衣很快就做成了。平时生活中,苗族盛装很少穿,在结婚或有重大活动仪式时才会盛装出席。随着外出打工,汉文化的渗透,大部分中青年平时都穿汉服,尤其男性更是普遍。平时不太重大的活动妇女一般穿普通的苗族服饰,这些服饰以蓝色为主,下面是各种颜色的裤子,头上包裹头巾,这在寨头村老年人中十分普遍。盛装是十分少见的,即使穿也是有重要的人出席的隆重场合才穿,平时妇女们不舍得拿出来穿。

改革开放之前,寨头村几乎是清一色的木房子,但木房子经常起火,火灾给村民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现在寨头村的木房子几乎绝迹,只有零星几户人家是木头房子,有的现在还住人,有的则已荒废了很久。砖房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盖一次就可以住几十年,比起木头房子来说,砖房的建造时间要长很多,但是发生火灾的概率小,加之村民们又都有些经济实力,砖房慢慢就流行了起来。砖房流行起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房子的装修问题。以前盖木房子的时候,装修最多是刷刷油漆,用不了多少钱,而砖房就不一样了,要刷墙壁、要装修,而且也不能很快入住。但是随着公路的通车和村中出去打工的人渐渐多了,人们还是纷纷盖起了砖房,村中很多建筑队,都是去浙江那边的建筑工地上上班,所以盖房子的人工成本还不是很多,找找亲戚乡邻,房子也就盖好了。

村民们在闲暇时间的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空余时间基本上是在每天的下午,睡完午觉醒来之后,妇女们就会抱着孩子在自己门口附近三五成群地聊天,顺便做些活路。年轻妇女和年纪稍长一些的妇女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有不同的结群方式。人少的时候,年龄的界限就比较模糊,年轻妇女和年长妇女围成一团,唠唠家常,做些针线活,绣头帕,绣十字绣之类的。但是当年轻妇女和年老妇女的人数都较多时,会分散成几撮人,每撮人的数量是5~6人,当然数量不是绝对的,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妇女们除了在自家门口聚集聊天做事情之外,还喜欢去村中小卖部门口,这些地方人流量较大,可以看见很多住在寨上不同地方的人,而且人们都到那里聚集,聊天的对象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年长的男人们也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他们不太喜欢小卖部门前,而更乐意在小卖部西边的猪肉摊和菜摊之前聊天,还有几个老人把自家种的菜拿到街上卖,在卖菜的同时和年龄相近的老头儿们聊天,但他们一般手里不会做其他的活路了。寨头村村民的娱乐文化形式多种多样,除了看电视、邻里聊天、上网以外,还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山歌赛、篮球赛等。山歌赛每年都要举行数次,一般持续三天;而篮球赛就是在节日时举行,一般是村与村之间的比赛,主力还是以中学生为主。访谈人万云(寨头小学教师)说在这个地区不管是大村还是小村,各组都要踩芦笙,到二月二的时候就是这边的接龙祭桥节。不管是哪一家不管是多少客,有多的要用长桌子吃饭,用大锅煮饭。一到二月二前几天,村民要准备一大盆一大盆的腊肉,还要去买一些肉,准备充足些,以防止人多没得吃。过了二月二之后,马上就到了姊妹节,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进来,只是大家自然按照性别和年龄找到自己的伙伴,年长的找年长的,年幼的找年幼的,男的找男的,女的找女的,寨头村的人们称这样为“打平伙”,大家每人兑些米,兑些酒,年轻的小伙子和小姑娘聚在一起对歌,颇有乐趣。寨头村的节日从春节开始,一直都持续到年底。

寨头苗族人除了喝酒吃肉会友以为,还喜爱唱歌跳舞,尤其是在节日和婚嫁喜事,会组织大家吹芦笙、跳芦笙舞。此时小姑娘、少女们和妇女们都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小伙子和中年男人也会穿上民族服装,大家一起跳芦笙舞,场面十分热闹。

20世纪90年代时,寨头村曾经有一个舞厅,很多热恋中的男女都会到舞厅跳舞、谈情说爱。虽然当时舞厅很破旧,但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适婚男女都觉得能够上舞厅是件极有面子、极自豪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的姑娘小伙都出去打工了,寨子里没有多少年轻人留下来,舞厅也没有市场了,寨子里又开了游戏厅、台球厅,近几年岑松镇上又开了网吧,舞厅也慢慢不流行了,退出了寨头村的舞台,由此兴起了打麻将和滚地龙。滚地龙是一项含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参加的人不仅有年轻小伙子,还有刚刚结婚几年的少妇们,男人们出手比较大,女人们则比较小心谨慎,有的只赌一块钱。

(四)寨头村的教育

寨头有两所小学,紧挨320国道的是寨头小学,设有一年级到五年级,老师多住在本村或临近村寨,只有少数几个老师住在三穗县城,每天都是坐班车上下班,中午就不回家,在学校休息一下。这里面的学生都是寨头村和上坪村的孩子。而石坪村小学相对来说规模更小,只有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小学生,老师多居住在石坪、寨头和上坪。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文化落后,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尤其是30岁以上的妇女,80%都是文盲,中老年男性一般为小学毕业,部分人读了初中,很少人就读高中。这样的男女受教育程度悬殊的情况和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关联。按照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女孩迟早是要嫁人的,将来是别人家的人,读那么多书没有用,让女孩上学就等于帮别人培养,所以在寨头村一般中老年妇女很少有人认识字。而男孩才是这个家庭中未来的继承人,所以,在男孩身上下的功夫比女孩儿要多得多。随着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意识的提高,以及现在社会对高学历文化知识分子的需求,学历对于个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让他们接受文化教育。尤其是当地的一批知识分子家庭,鼓励自己的子女上学,寨头村已经培养了几十个大学生。例如,杨国忠和万云夫妇都是寨头小学的教师,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目前家里有两个大学生,小儿子在读高二。石坪村小学老师杨富贵也注重子女的教育,女儿高中没有考上大学,他就让女儿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门技术。在2011年高考结束后,他鼓励儿子在假期充电,并给孩子报了英语培训班和钢琴培训班,高考成绩下来后,填报志愿,最后如愿被凯里的一所高校录取,虽然学费比在三穗县城读高中时高出了很多,但是杨富贵老师说只要孩子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无论需要多少钱,他都是心甘情愿为孩子付出的。

(五)寨头村的生育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村民的性别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但是由于是少数民族村寨,国家的生育政策还是有照顾,每个家庭可以生两个孩子。但现在很多正值生育期的妇女都进城打过工,她们的观念也受到了城市生育的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要二胎,但前提是自家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

另外国家的优惠政策也对寨头村的生育观念有影响,现在如果只剩一个孩子就做结扎手术,那么国家就会给4000元的补助,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这4000元还是有诱惑力的,而且现在养育一个孩子也很不容易,怀孕的时候需要补充营养,生孩子进医院也需要钱,孩子生下来的奶粉、办酒、将来的教育、嫁娶问题都已经被考虑进来,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原来,所以很多有了男孩的家庭主动放弃了二胎。

寨头村婴孩的卫生问题较严重,在炎炎烈日下,几片木头上晒着很多片尿不湿,显然,这家人为了节省尿不湿的钱,把一次性使用的尿不湿二次利用,其实,这样做还不如传统的棉尿布对婴孩的健康有利。但是尿不湿这样的现代化的东西进入村寨之后,由于村民的经济能力有限,不仅没有改善村中的卫生水平,反而将传统的照顾孩子的方式边缘化,影响了村寨中婴孩的健康成长。

村中妇女生育也有一些禁忌。俗语说“30天好过,30年难过”,是说在生孩子之后坐月子的时候要注意,要是这月子里面自己不管不顾过得很舒服的话,以后到一定年纪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在月子里面,不能吃辣的,尤其不能吃花椒,也不能吃各种各样的调料,只能吃盐巴和猪油。猪脚汤是帮助下奶的。他们有的人在煮鸡蛋的时候也要加一点猪油。苗族的生育政策是允许要两个孩子的,但杨大姐说她已有个儿子,虽然国家允许再生一个自己也不打算生了,生了养不起。生完孩子之后不能给产妇按摩,如果按摩手臂,以后手臂会痛。刚刚出生的孩子都会用一块棉布包裹好,有的孩子比较安静,于是小手就可以不管,喜欢乱动的孩子就把胳膊和手也包裹在棉布里。最后用一根绳“捆扎”好。现在医院里的孩子一般要洗澡。每天洗一次,就在出生后的前三天还在医院的时候,出了院就不知道了。

(六)寨头村的发展新思路——民族风情旅游

寨头村紧邻320国道的下面,有一片很大的空地,是芦笙堂,从芦笙堂下去,经过一座风雨桥,就是寨头风情园。这里是一个专门宣传寨头文化的地方,也是当地政府着力打造的旅游基地。芦笙堂是由宁波市的一些机构资助建造的。风情园收集和收藏了很多寨头古老的苗族文化物品和资料。有一个专门的苗族文化陈列室,里面摆放的是寨头村当地居民的一些手工生产用具和纺织品,如纺车、绣花鞋、一年四季男女的苗族衣饰和当地的一些器具等。还有一个大的多媒体播放器,如果有县城、市里或远方的重要来宾,里面就不断地播放曾经拍摄寨头村节日和自然风光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尤其是一些民族歌谣场面。寨头风情园的董事长叫万贵山,如果风情园有什么活动,就会主动通知我们参加,多多宣传他们的本民族文化。他和寨头村的村干部不断地为民族文化的宣传努力,让上级政府重视起来,不断地向上级领导写申请,寻找资助项目。通过他们的努力,成功申请到了3000多万元的国家资金来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准备把寨头村的砖瓦房修建一下。计划房子里面仍旧是砖瓦房,但是外表会用苗家人特有的木房子进行包装。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宣传,也是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万贵山很强调当地文化保护的问题,当然作为一个文化商人,他最关注的还是资金的问题。对于木房子和砖房子的问题,万贵山也表现出难以取舍,木房子是传统的居所,但是大城市的砖房子又有诸多方便,所以将砖房子和木房子结合,外表是木房子的样子,内部结构是砖房子,这样内外兼修,达到外表美观,内部安全,是目前房子结构的最佳选择。

二、台江县施洞苗寨概况

施洞镇位于贵州省台江县北部,苗岭山脉余麓,清水江南岸,与黄平、镇远、施秉、剑河、四县毗邻,隔江与施秉县马号乡相望,镇区距台江县城38千米,距州府凯里70千米,距旅游胜地施秉杉木河60千米,距历史古城镇远30千米,全镇行政面积10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067亩,其中:田面积10480亩,土面积1578亩。辖21个村居,97个村民小组,4401户,19101人(98%)为苗族,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施洞水上交通下可至湖南洞庭湖,上可至州府凯里,路上有828县道和镇台旅游公路在镇区通过,是台江县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古镇。施洞,苗语称“展响”,意为“贸易集散地”,古时叫狮洞口,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始建台拱厅(今台江)时隶属之,清咸丰同年间曾在此建制,民国初年称为友助镇,辖十五堡,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建设时期改为施洞区,1991年拆乡并镇,改名施洞镇。“十二五”期间施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夯实二个基础,培育三大产业。即围绕发展为中心,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镇设施建设,重点培育银饰刺绣、乡村旅游、绿色生态产业,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园,稳步推动施洞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资料来自施洞镇镇政府宣传栏。

施洞镇镇中心位于街上村,整个施洞镇21个行政村沿着清水江分布,据施洞镇前文化站站长刘某说,最早来到施洞镇居住的人应该是芳寨的,芳寨原来并不叫芳寨,是后面叫的,之前应该是“荒寨”,是“荒凉的寨子,孤孤单单的一个寨子”,后来随着人口逐渐增加,慢慢地有了柏子坪、偏寨等其他的一些寨子,芳寨的人就觉得“荒寨”这个名字不是很好听,就谐音为“芳寨”。街上村应该是最晚形成的一个寨子,因为修了公路,大家觉得在路两边住比较方便,于是纷纷从河边搬上来修房子,于是沿路两边就全都修起了房子。一家银饰店的老板娘说:“来街上修房子是妈妈(来自石家寨)的主意,现在想来是很有眼光了,因为街上村的房子可以租出去拿来赚钱,我就利用这边的位置开个银饰店,做些小生意,这几年生意一直不错,现在已经请了几个工人帮我做事,多亏了妈妈的眼光。”

施洞镇以当地的银饰著称,塘龙村基本上70户有50户都是做银饰生意的,占到了自然寨的71%左右。银饰的销路主要有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内销。施洞镇周边的村寨还保持着传统的婚俗,娘家要为要出嫁的姑娘准备一身盛装,以现在市场价来估算的话要十万以上,要一家人一下子拿出十万块钱来买一身银饰盛装非常困难,于是这边的村民就慢慢地买,今天有钱了买一对手镯,明天又攒了钱就买一支银簪。苗族家庭当有第一个女孩子诞生的时候,当母亲的就要开始准备给自己的姑娘准备银饰了,小的时候买一些手镯和长命锁,等孩子慢慢长大,母亲就每年添一些银饰,像苗衣的前襟,买了之后还要绣花,绣了花还要将银质的小挂件绣到衣服上,工序很复杂。所以,一套苗族盛装蕴含了一个母亲对女儿从小到大的所有关怀,其时间和感情成本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施洞镇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是年轻姑娘最欢喜的节日,全国各地的游人、媒体都来目睹这一盛况,当地的苗族姑娘也将自己的节日盛装穿出去,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家族的繁盛,这样的节日也刺激了苗族银饰业的发展。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全国各地的游客卷入了这一场“苗族银饰的盛宴”,以旅游纪念品形式将苗族银饰带回家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苗族银饰的发展空前繁荣。苗族银饰中最值得当地苗族骄傲的是其精致的拉丝工艺,这种工艺特别专注于手工制作,需要一整天都坐在工作台前,用一只镊子完成几乎所有的手工操作。做银饰这门手艺原来是传男不传女的,慢慢地,这种观念逐渐淡了,据刘老板娘讲,她母亲是跟舅公学的,然后自己是跟母亲学的,现在不分男女了,只要是亲戚,谁想学都是可以学的,只是外面不认识的人来学还是很谨慎的,近几年有不少外面的人过来学,很多人家是收学费的,每天至少要400元,一般学一个月就差不多可以学会了。至于花样,可以根据别人的样品自己再去学习、研究一下就会了。

施洞地区的苗族钟爱银饰,是有历史原因的。据施洞镇前文化站站长介绍,这边由于木质结构的房子经常发生火灾、强盗来抢劫这样的事情,如果是银锭子的话,不好拿,逃亡的路上很容易掉,于是就有人首先将银子熔了,制成很粗很粗的项圈,挂在脖子上,这样逃亡的时候双手就可以腾出来拿更多的东西,这种方便易携带性是当初苗族人民将银子穿在身上最主要的原因,后来就慢慢有人将银子制成各种各样的花样(花鸟鱼虫)、各种用途(手镯、项圈等),渐渐地,银饰的流行圈慢慢地扩散。在今天,银饰更看重的是它的观赏性和社会功能性,而非易携带性。随着时间和社会境况的变迁,银饰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原料银子的质地、纯度、花样到加工技术,现在已经有很多家庭银饰加工作坊引进了先进的抛光器、模子,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赚更多的钱,而且新的银饰花样寨子里的人也很喜欢。据一家银饰店的老板讲,新颖造型的银饰主要卖给年轻人,一般作为平时佩戴的饰品,年纪大一些的人还是倾向于买传统样式的银饰,一方面,这些银饰可以作为将来女儿出嫁时的嫁妆;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样式的银饰可以自己平时走亲戚、吃酒的时候戴,和自己的年纪相配,也配合了那些传统的苗族吃酒活动,显得吉祥。

三、锦屏县加池苗寨概况

锦屏县加池村在行政上隶属河口乡,河口乡紧靠清水江,东邻平略镇,南抵启蒙镇、固本乡,西与剑河县南加镇毗邻,与彦洞乡隔河相望。加池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加池村的寨名还有一个故事:据当地的老人讲,加池村过去叫“家十”,因为这个地方有九户人家和一户寡妇,寡妇虽然不能算一家,也能算半家,如果加上这家寡妇,就成为十户人家,就叫“家十”通过笔者长期在苗族调查的经验,苗语中有的词语和汉语的顺序是正好相反的,如“热闹”,苗语就说成“闹热”,笔者猜测当地人是根据苗语的意思再字字对应成汉语,于是词语顺序就与汉语相反了,后来笔者也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当地的苗族人,他们中有部分人赞同这种想法。,因为“家十”和“家死”音较为相近,对整个村寨发人不利,于是后人就将寨名改为“家池”,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就改“家”为“加”,加池村由此得名。加池村主要的姓氏为姜,约占全村的80%,除此外还有马、杨、唐等姓氏。加池村离著名的文斗村仅有5千米山路,距三板溪水库3千米,位于三板溪水库南岸,附近有中仰、文斗、平鳌、韶霭,党仰等村寨。加池村交通不便,2010年,在村干部的带领和政府的支持下,申请到香港营造基金的一笔资助,修筑了一条通往清水江江边的石板路。全路长1100米左右,全是用青石板铺就的,宽约1.5米,从码头一直延伸到村寨中,方便村民下到清水江边坐船出行。2012年,村内开通了“公路”,当地村民称为“公路”,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只能叫一条通道,只是这条通道相比石板路要宽很多,一般的小型货车可以通过。路面上并没有水泥,也没有沥青,还是土路。与人们意识里公路的概念相差甚远,由于种种原因,加池村这条公路上并没有通往其他地方的班车,只是村寨内人们运输建筑用材如砖、水泥等的方便通道,因为这些建材要用船运输的话,那1100米的石板台阶路就要全靠人力背,是一件大工程,成本还要增加;如果是用公路运输的话,可以用叉车进行操作,省工省时。加池村保留了较多的苗族风俗文化,村中老人无论男女都极爱唱歌,苗歌、山歌都很流行,民风淳朴。

初到加池村,热情的村民们带着笔者去了寨子中清朝时期留下的一座四合院大宅。这座大宅院是一幢典型的清代四合天井式建筑,清瓦顶四合院天井式纯杉木建筑,分三层,长约15米,进深将近20米,占地约270平方米。北面正屋为五柱重檐悬山顶三层结构,南面前堂及东西两厢为三柱单檐悬山顶两层结构。除正屋中柱及其他立柱采用了紫檀木等上等木材外,整座房屋均用本地盛产的优质杉木建成,卯榫相扣,不用一钉,房顶覆盖烧制的青瓦。四合天井由平整的青石板砌成,长三丈多、宽一丈六,天井四角的石板各有一凿成古钱形状的排水孔,汇聚于天井的屋檐雨水由此通过暗沟排走。这种引进湘湖汉族风格继承清水江中下游地区苗族民居的特点,是湘黔文化、农耕文化和林业文化互动融合的产物。宅院中住了两户人家,一位是80余岁的老翁,另一位是拖儿带女的30多岁的姜氏后人。

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族群,在明初之前主要是侗族和苗族。清朝及民国以后才有汉族及其他民族迁入定居。时至今日,这一区域民族人口中仍是侗族、苗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清水江流域的苗族由来已久,据当地人回忆说他们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从别处被人骗赶来的。来到清水江之后,他们依水而居,种植水稻,开发山林,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重建家园。

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刺绣文化源远流长,苗家女子从小就开始跟家中妇女学习挑花刺绣,衣领、衣袖、裤管处的刺绣尤为精致。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苗族女童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不得不一再缩短学习、练习刺绣的时间。苗族刺绣者和刺绣中的能工巧匠越来越少,进入21世纪以后,也有不少民族文化爱好者呼吁重拾刺绣文化,当地苗族教育中的有志之士也采取了“苗族文化”进课堂的措施,补救危难中的民族文化。

在清水江苗族的民俗文化方面,以姊妹饭和龙舟节最有代表性。姊妹饭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尤其是施洞地区苗族青年男女择偶恋爱的集会节日。这天未婚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盛装,特别是女青年,身着新制的右衽花边大襟衣,两肩及袖口都绣有精致图案,系着图腰,下装着百褶中裙,裹脚,头戴银饰,颈挂银链,从四面八方汇集偏寨踩鼓场上,踩鼓游方,寻找知音。夜半,姑娘即把红、绿、黄、紫、白等颜色的糯米相杂包成糯米饭团,悄悄地送给意中人,表达爱意。这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充满青春活力和爱的节日。龙舟节是清水江两岸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地六七十个苗族村寨共同举行的传统集会。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开始,上自施秉平寨,下迄施秉廖洞,历时4天,最后于施洞结束。龙舟由三根粗大完整的杉树挖槽并排捆扎而成。中间一棵叫母船,两侧两棵叫子船。施洞龙舟赛船中间分成7个舱,每舱长1.8~5米不等,中间4个舱是供装载节日期间亲友赠送的礼物和供桡手们中餐所用食品。龙头选用水柳树雕刻而成,有角、耳、鼻、眼、腮、须,颈背刻鳞片,施以红、金、黄、绿、白各种颜色。龙眼嵌上玻璃镜片,炯炯有神;龙嘴含一活动珠子,龙头高昂,须发逼真。龙头两边置有弯角一对,角上分别书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船上人员有“鼓头”(苗语称“该牛”)1人,锣手1人,撑篙1人,理事1人,舶公1人,桡手16名。竞赛开始,鼓头背靠龙头,面向桡手,出发时先鸣一声铁炮,鼓头按“咚!咚!咚!”的拍节猛击木鼓,催促桡手们奋勇向前;锣手顺着鼓点拍节末声击锣以应之。岸上,身着盛装的观者呼声如潮,鞭炮声响彻云霄。两岸观众达数万人。

清水江是西南地区连接大陆腹地的一条重要航道,清水江沿岸的居民也因为这条清冽之江与外界及上游、下游的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尤其是婚姻文化。清朝中后期清水江因放排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商品经济文化,而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当地的社会生活及社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