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本解读靠涵养,但也有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一个观点,引发了很多共鸣和回应。

他认为教材里的文章可以分为四类:定篇,例文,样本,用件。

什么是“定篇”呢?“定篇”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

这样的经典作品要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当然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读进去,读出感觉。这里就涉及文本解读的理念与方法。

作为“读者”的文本解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例如读《去年的树》,有的读者联系时代热点认为这篇文章是呼吁保护环境的;有的读者认为这篇文章是在呼唤诚信品质,因为文章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不断追问、不断寻找,最终兑现自己诺言的“歌唱者”;还有读者参阅了作者新美南吉的创作手记后认为这是一篇描写友情甚至爱情的文章,写的是一个跨越生死的爱恋故事,并且用里面的两个人称代词“他”和“她”加以证明。这种种观点,谁对谁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又如读梁实秋、林语堂的文字,有人真喜欢,认为他们是文采和文字天赋比较好;有人却不屑一顾,他们认为一个作家在自己的国家危难之际,躲进小楼成一统,风花雪月,花鸟虫鱼,就是缺少责任的担当,不够男人。谁对谁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关于作为“读者”的文本解读,管建刚写过一篇文章,我赞赏文章里面的一个观点:文本解读时,每个人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不管是所谓“美”的,还是“丑”的;所谓“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所谓“正统”的,还是“偏颇”的。只要是你自己内心里“生”出来的,这个“生”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收获。

作为“读者”的文本解读,为什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1.不一样的“阅读先见”。

因为每个人理解文本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理解文本的先见是不一样的。解读文本的“先见”,即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积累的一切:包括理性、智性、悟性、个性、感情、直觉、下意识等。甚至有人说,“一切阅读皆误读”。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读者”的文本解读主要是一种个人行为,因此感悟无论怎么“深入”,都不为过;观点无论怎么“新奇”,都不为过;体验无论怎么“多元”,都不为过。

2.走向“读者崇拜”的读解理论。

尽管“阅读先见”早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放在百十年前,即使在西方,人们也认为阅读理解是有对错之分的,因为当时的读解理论是以作者为中心的。中国古典文论中“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思想也可以划入这类读解方法。这类读解理论发展到极端,就是千方百计揣摩作者的意图,追求读者之心和作者之心丝丝入扣、契合无间。谁的理解偏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谁就错了。但是读解理论发展得非常快。整理一下中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脉络,可以发现文学读解理论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由作者中心论发展到文本中心论,再到现在的读者中心论。所谓“读者中心”,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读出自己的观点。文本读解理论的发展跟人类社会制度的改革、人类社会整个思维方法的更新是步骤统一的。现代社会民主意识觉醒,人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任何一个领域的共同发展潮流。

3.文本的未知结构。

以前文学作品强调清晰、明确的主旨,但是现在很多文学家越来越反对在作品中显性地阐明意义,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越有这样的特点,用余秋雨的话来说,这类文学作品具有“未知结构”。你不能简单地说这个主人公是好人或者坏人,你不能简单地说这件事是好事或者坏事,你的感受是复杂的、多义的,甚至矛盾的。例如你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你说那老人,那渔民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搏斗,把一条非常大的鱼打回来了,然后大鱼被其他的鱼一口一口吃掉了,只拉回一个空骨架,他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就是这种没有定论的“未知结构”使《老人与海》这部结构简单的小说成为经典。

作为读者的文本解读,有相对的优与劣

作为“读者”的文本解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有相对的优与劣。例如,作为一个读者,在交流阅读感受的时候(讨论、看书),我们会发现:有的读者,对主题意蕴的感悟非常敏感、丰富。同样是读《犟龟》,大多数人议论的是这只龟的倔强,反思的是这只龟的固执己见,但梅子涵却读出了这个道理:只要上路,就一定能遇到一场自己想看到的婚礼;同样,读比安基的《戴脚环的大雁》,大多数人呼吁要保护鸟类,要给大雁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梅子涵却认为:大雁的美是他的对手成就的,艰难、危险、苦难重重的野生环境,使大雁练就了强健的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和令人叹服的警觉。

有的读者,对细节的体验非常细腻、到位。同样是读《一夜的工作》中这句话:“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王崧舟读时,目光在字里行间,心却浮想联翩。他想到了这座房子原本的辉煌与华丽,他想到了原主人的奢侈与铺张,他想到了总理置身其中的种种情景,他想到了作者看到此情此景时的心潮澎湃。有了这种体验,才可能有后来课堂的精彩。

有的读者,对表达形式的感受非常警觉、敏锐。同样是读《桥》,很多老师始终纠结于文中老支书的品质、精神,在课堂上感之悟之,歌之颂之;而有的老师,一开始就关注这篇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震撼人心,意味隽永,这是典型的小小说的结尾;有的老师,一开始就关注这篇文章的语言,单词成句,单句成段,语句短促有力,节奏感强,与现场的氛围相匹配,充分体现了“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谈歌的语言特色。关注点不同,课堂的着力点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的读者,对于文章有极强的呼应、批判意识。同样是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他们内心会追问自己:假如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怎么做?同样是读《猴王出世》,他们会思考:如果有机会,我们选怎样的“猴”当我们的“王”?同样是读《弟子规》,他们会讨论:究竟哪些“规”适合现代社会?有的读者就是注重文章与自身生活的关联,善于从文章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他们不会一味被动地接受文本,不愿意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他们总是不断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是善的吗?这是美的吗?

所以一个读者,要多读书,多思考,通过读书去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读书去认识形形色色的人,通过读书去欣赏五湖四海的风景,通过读书去经历与众不同的人生,通过读书去接触丰富多元的观点,通过读书养成特有的语言敏感……只有这样,你读书时才可能“视接千里、思通万载”,有感受,有发现,文本解读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读懂文章,有一些通用的方法

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文字的推敲,我们可以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

其次是还原生活。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生活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鲁迅救治车夫有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不少老师教这一段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但圈出以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的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建人是生物学家,在旧社会都属于“白领阶层”,而拉车的是被称为“引车卖浆之徒”的底层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分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形象写照吗?

第三种方法是寻找“缝隙”,也就是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这本是“新批评”倡导的方法,我们可以放大来用,不仅要发现作品自身的“矛盾”,也要发现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很多老师都读过当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且往往把它当成一首对生活的赞美诗来欣赏。但细读这首诗,会发现许多“缝隙”。比如,面朝大地才能看到春暖花开,而诗的标题却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不“从今天起”?我们常说“从明天起六点钟起床”、“从明天起节约每一分钱”,这些都是具体可行的,但想“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行吗?诗中把“你”和“我”分得很清,“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么“我”究竟想做什么?“我”将会到哪里去获得幸福?……尽管字面上诗人在歌唱俗世的幸福,而暗示的却是他心灵的痛苦。事实上,这首诗写成的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由此看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一首热爱生活的赞歌,而是海子告别世界的内心独白。

第四是比较对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有修改,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作品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尽管都是唐代作家的送别诗,但由于朋友去的地方不同,朋友此行的目的不同,两首诗抒发的感情以及惜别之情表达的方式就不相同。

第五是“知人论世”。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王崧舟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10000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细读,魔术般地将短短36个字的《长相思》化成了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才有十足的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课堂。不过“知人论世”要注意两点:一是参阅别人的意见最好在自己的解读之后,避免先入为主;二是作品的艺术世界并不是作家自己生活的简单再现,我们不能在作家和作品之间画等号。

以《景阳冈》为例,看文本解读

名篇之所以是名篇,肯定经历了时间检验,布局、结构、文字无不处处精彩。我觉得,和教材里多数的其淡如水、其味如蜡的课文比,《景阳冈》的价值实在是高出很多,但教材仅仅将其安排成略读课,一节匆匆而过,可惜了!这样的课,上个三四节,探究点文学的妙处,完全有必要。

大多数老师上这节课,一般会先让学生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这种四分法为多),然后讲喝酒体会武松的豪气、上冈体会其倔强、打虎体会其智勇,基本就完了。这种教学,仅仅得精妙之皮毛。

《景阳冈》一文的解读,我认为要抓两个字:人、物。

先说“人”。小说,人是第一位的。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是常用的塑造人的手段。这篇课文也不例外。

看武松的“语言”。有体现其豪迈的:“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喝酒时一饮而尽:“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当店家回只有熟牛肉时武松说:“好的切二三斤来。”也有表现其固执的:“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来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还有表现其胆大的:“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还有“自言自语”,给自己壮胆的:“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更有表现其害怕的:“阿呀!”

看武松的“动作”。就说打虎那一段,施耐庵用了很多动词,“抡”、“跳”、“劈”、“按”、“揪”,但几乎所有人在分析武松反应快的时候,不是分析这个“抡”、“跳”、“劈”、“按”与“揪”,而是分析这个“闪”。“闪”字背后,内容太多,从“闪”字中可以看出武松速度很快。本来大虫速度就很快,武松每一闪都能闪过大虫,可以看出武松反应也快,他知道自己硬拼的话是拼不过老虎的,所以他前面几下先躲过老虎,后面再伺机进攻。闪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虫背后看人最难,所以他就躲到它后面,大虫就得用很多力气来从后面攻他。

看武松的“心理”。(1)“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3)“我怕什么!”(4)“怕什么。”(5)“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5处,都在写不怕。我们走夜路时,会告诉自己,没什么可怕的,没什么可怕的,我不怕。但有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说不怕,尤其是重复说不怕的,实际是怕。所谓的不怕,都是给自己壮胆。武松这等英雄,也和我们一样,学生如果感悟到这点,应该会会心一笑吧。

再说“物”。初学写作的新手,往往只顾直接写人,通篇都是人的话、人的动作、人的心理。读多了这种,给人有点急赤白脸的感觉。高明的老手,就懂得多种技巧,比如多线并进、以景寓情、闲笔生味,等等。施耐庵不但是老手,更是高手、圣手。他在文中写到了几种“物”,精彩之处丝毫不弱于直接写武松的言行心理。

比如哨棒。

课文中12次写到哨棒:

(1)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

(2)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3)武松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

(4)武松拖着哨棒走上冈来。

(5)把哨棒插在腰间。

(6)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7)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躺下来想睡一觉。

(8)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9)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10)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11)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

(12)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哨棒,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开哨棒。

哨棒是干什么的?是古人行路防身用的棍棒。哨棒是为了驱狼的。过去,山东道上狼群极多,过往客商习惯带一根哨棒。哨棒的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来有点龙吟虎啸的劲头,狼群听了,以为是什么猛兽来了,就会惊慌逃窜,附近的人听到哨声也会出来帮忙。这哨棒,就是武松的武器。也是他敢上冈的底气和依仗。好比今天电影里英雄手持的AK47。可谓一棒在手,天下可走。

一般来说,文章重复出现的事物,都是作者的匠心安排,哨棒出现了12次,肯定有其意义所在。

这“哨棒”,给我们很丰富的信息,如前面几处,武松坐卧行走哨棒都不离身,说明武松表面看起来很粗鲁、不听劝,固然是艺高人胆大,实则也可看出他是个外表狂放、内里谨慎的人。

这“哨棒”也给了我们很强烈的暗示,如从(1)到(9),写了9次哨棒,我们下意识会认为老虎来了,哨棒该发挥威力了。果然,武松和老虎的正面战,上来用的就是哨棒——可惜,太紧张了,哨棒没打着老虎,打树上,折了。当然,也正因为折了,武松无奈之下只好靠肉搏,赤手空拳而胜猛虎,成就了武松之名。否则,论杀虎数量,李逵杀了四只,岂不应该更精彩?事实是,李逵为母报仇,用斧子砍杀,和武松的没有做好打虎准备、仓促上阵、赤手空拳比,显然精彩指数低了不是一点。

这“哨棒”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常人化的武松。如第(12)处,明明老虎已经死了,他又用哨棒打了一回,可见武松心有余悸、不敢相信自己。这和我们常人一样的举动、心理,让我们觉得英雄不是脸谱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有优点有缺点,有我们不及之处也有同我们一样之处。这在传统文学中,是比较少见的。

此可谓,一根哨棒,精彩纷呈。

一篇文章,读出感觉了,就有上的兴趣

上课的时候,有了自信,就敢面对学生的问题,就敢和学生对话。

一篇文章读出感觉了,上课就有思路。在《景阳冈》里,作者精心安排的“物”还有“榜文”和“酒”,各有各的妙用。我上《景阳冈》时,设计的思路完全来自我自己的解读,看了下面这个课例,相信你们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文本解读”。

一个重要人物

T:这个单元的课文我都很喜欢,比如《将相和》,比如《草船借箭》,今天这个《景阳冈》我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选自四大名著之一,大声说——

S:《水浒传》。

T:来,跟我一起写,有的同学会遗漏这个书名号(师生板书:《水浒传》)。这本书讲的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揭竿起义的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的作者考试是要考的,跟我一起写——

S:施耐庵。

T:(师板书:施耐庵)你要知道这水浒传有108将,你知道的有——

S:豹子头——林冲。

S:武松。

T:武松,他的外号是什么呢?

S:行者。

T:非常好,行者武松。

S:智多星吴用。

S:黑旋风李逵。

S:及时雨宋江。

……

T:还有许多许多,对不对?但是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边,施耐庵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文字给了——武松。(板书:武松)给了行者武松。这篇文章,编者给它加了个题目——“景阳冈”。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来写,我估计你会写——

S:“武松打虎”。

T:是啊,大家喜欢看“武松打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打虎,我们还要关注武松,我们要透过这场打虎,去思考武松这个人。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今天来思考这个问题,行不行?

S:行。

十八碗酒和三处榜文

T:(板书:人)这篇文章是一篇白话文,有几个字比较难读,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略)

T:再看这个字,谁会念?你总会念吧——(课件:筛)

S:shai。

T:这个字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出现,为什么?因为这个店家反复地为武松筛酒,“筛”就是“倒”的意思,就是“斟”的意思,斟酒倒酒,那么他前前后后给武松筛了几碗酒呢?我们来数,请个同学来读这句话——(课件: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S:(读)

T:读得好,满满筛了一碗酒。几碗了?

S:一碗。

T:继续读。(课件: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

S:(读)

T:几碗了?

S:两碗。

T:继续。(课件:店家又筛了一碗。)

S:(读)

T:几碗了?

S:三碗了。

T:再往下读。(课件:店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

S:(读)

T:几碗了?

S:六碗。

T:武松的酒量够好的,再往下读。(课件: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

S:(读)

T:几碗了?

S:九碗。

T:再往下读。(课件:店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T:几碗了?

S:十二碗了。

T:前面是一碗一碗地筛酒,现在是三碗三碗地筛酒。再往下读。(课件:店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S:(读)

T:几碗了?

S:十八碗。

T:这前前后后武松共喝了十八碗酒。限于篇幅,教材里这篇文章啊,缩短了。后来具体怎么筛酒的句子缩成这样一句话——(课件: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T:共吃了十八碗。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出店家是不愿意的,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S:“无奈”。

T:还有呢?

S:“只好”。

T:这就奇怪了,按照道理一个是卖酒的,一个是买酒的。如果有客官要买酒那应该是高兴啊!那店家为什么心不甘情不愿呢?

S:他认为武松肯定要过景阳冈,他这个酒很会让人醉的,他不想让武松在路上被老虎吃了。

T:那店家良心真不错!我说句闲话啊,这店家跟现在很多黑心商家比起来心地真好!现在很多黑心商家,卖过期的、变质的,甚至有毒的东西,对不对?你看这店家为他人考虑,为顾客考虑。来读一读。(课件: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S:(读)

T:他不断地在阻拦,不断地在劝说,是吧?好,再看一个词。(课件:榜文)读——

S:榜文。

T:“榜文”是什么意思呢?你们预习过的。

S:就是当时的一个命令。

T:不够准确,我们五年级的人哦,预习要看文章下面的注释。

S:旧时官府的告示。

T:这告示上大致写了什么内容呢?你现在马上翻开书,找到相关的话划下来。

S:(画线)

T:×××,请你来读一下。

S:“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T:(课件: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是不是这句?这告示上大概就写了这样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

S:(读)

T:“请勿自误”是什么意思?

S: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T:武松如果仔细看,愿意读,这一路上可以看到几处这样的告示?几处?不忙着举手!

S:有三处。

T:分别哪三处?

S:店家的门口有一处,还有大树的树干上有一处,还有庙门前有一处。

T:你说当时的政府,当时的县衙也挺负责任的,他们没有报纸没有网络,到处粘贴这个告示,就是为了让大家小心。武松在酒店墙上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告示,读——“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T:如果酒店墙上遗漏没看到,走到大树下,这树干上也写着这样的字,读——“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T:妙就妙在这路上还有一座山神庙,这山神庙中当然可以贴这样的告示,前面没看到没关系,抬眼一看,读——“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T:也就是说武松可以一次一次看到这样的告示,对不对?奇怪了,店家阻拦了,告示提醒了,可是武松偏偏还要上这景阳冈,偏偏还要遇到这老虎。你说原因是在别人呢?还是在他?

S:他。

上冈的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酒和榜文都没有拦住武松)

T:那么好,我们就思考着第一个问题,这武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都说这山中有虎,他偏向虎山行。请你默读1到7自然段,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这个时候你可以拿起笔,可以划,可以批注。有一个叫金圣叹的人读《水浒传》,全都做了批注,恨不得他批注的字比这小说还要多。

S:(划)

T:我们要概括地说,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就从这些段落里面去找。有想法了吗?你负责说。我负责记录。大声说。(适时板书)

S:倔强。

T:我会记住这个词是你想的。

S:武松是个爱面子的人。

S:自以为是。

S:多疑。

T:不相信别人。

S:胆大。

T:大到可以包天。

S:我觉得武松是个豪爽的人。

S:暴躁。

S:我觉得武松是个要强的人。

S:争强好胜。

S:防备心强。

T:我记录了很多词,这是你们阅读时的感受。有的感受未必大家都体验到了,要解释一下。比方说多疑、自尊心强,谁来解释?

S:第四段“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来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这句话就是说他怀疑店家留他在家里歇歇是不是半夜要害他性命。本来店家是一片好心,他反倒怀疑是要害他性命。

T:明明一番好意,武松却怀疑了。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T:谁来解释武松爱面子、要强?

S:文章第六段的最后说“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武松如果是个不爱面子的人,肯定会回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现在不回去,肯定觉得自己是个好汉,所以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

T:你看武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好汉,一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竟然把好汉的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你说这个要面子,你说这个要强啊,都一目了然。

T:你看啊,武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倔强、爱面子、要强、多疑。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就不可能上冈,就不可能打虎。不相信?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先自己读读店家的这番好心的解释。(课件: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作‘三碗不过冈’。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

S:(读)

T:这店家其实够耐心的吧,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文质彬彬,很有礼貌,你们说这武松该怎么来回答?

S:他就会先谢过店家,然后下冈去了。

T:可是武松什么反应呢?我们一起读——(课件: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T:因为武松是这样一个人。

T:另外我建议你们读原版,原版的对话更精彩,连脏话都有。编者就是怕我们看到脏话把原版改掉的,但是那脏话就反映出武松的性格,“怕甚个鸟啊”,谁来读这句话?把这个感觉读出来。

S:(读,赢得掌声)

T: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啊,好。我们再往下看,这店家是好人啊,他劝了半天,劝得仁至义尽了——(课件: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冈下路口都有榜文,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过冈。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在我家歇了,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

T: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不胆大,不那么逞强,你说这个武松,会是怎样的一个反应?

S:武松可能会说:“多谢店家的好意,我心领了。”

T:“心领了”的意思就是放弃上冈。武松如果真的放弃上冈,会有后面这一出武松打虎吗?武松真实的反应是——(课件: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来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T: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好,再往下走,我们继续读。(课件:大约走了四五里路,来到冈下,看见一棵大树,树干上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面写着两行字。武松抬头看时,上面写道:“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T:看到这样的告示,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文质彬彬,很有礼貌,他的反应是——

S:肯定回去了。

S: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S:回去最多让人笑话,可总比丢了性命好啊。

T:可是武松不是这样的人,武松真实的反应是——一起读。(课件: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T:再往下看,终于走到这庙门前了,读。(课件: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

T:如果前面说没有印信,只有树上写着那么两行字,对不对?这里可有这么货真价实的印信,这印信是什么?

S:官府的印章。

T:是啊,如果武松这个人不倔强,不爱面子,不暴躁,不自以为是,不多疑,文质彬彬,很有礼貌,看到盖有官府印章的榜文,他的反应是——

S:回去。

S:不应该走着回去,应该跑着回去。

S:别死要面子了,走为上策。

T:好,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这样的反应,可是这武松呢?读。(课件: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T:你看武松就是这样的人。有一点点的倔强,有一点点的要强,有一点点的自以为是,脾气有一点点的暴躁,有一点点的防备心,胆子特别大。因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上了冈,打了虎。

武松的“过人之处”


T:历史上打虎的英雄多得是,但是我们最喜欢看的就是武松打虎。

S:我觉得我们喜欢看武松打虎就是因为他赤手空拳跟老虎打。

T:一般的人做得到吗?你做得到吗?(笑声)都做不到,所以他肯定不是普通人。他有过人之处。(板书:过人之处)下面,轻声地读后面部分,注意要发出声音了,因为那一部分不发出声音就可惜了,然后边读边想,他赤手空拳打死那老虎,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S:(读课文5分钟)

T:谁来说?

S:他的拳头像钢铁一样。

T:说得太具体,不够概括。能总结出来吗?

S:他的反应快。

T:反应快,好。(板书)身手非常敏捷。

S:力气大。

T:还有吗?

S:武功好。

T:武艺高强。

S:谨慎。

S:我发现他用脚踢和用拳打的时候,感觉他的拳和脚非同血肉之躯。

T:那就是他武艺高强,那就是他力气大。

S:还有就是他的胆量很大,普通人看见老虎早就吓得腿都软了,哪里还有这般力气。

S:我觉得武松非常聪明。

T:聪明加上勇气,那就叫作智勇双全了。

S:我觉得武松还有自知之明。

T:这些“词语”是你们的概括,下面请你们到文章里找依据解释。

T:比方说这“反应快”,很多人说这武松身手敏捷,反应快,就看一个字,你们说哪个字呢?

S:“闪”。

T:你看武松“闪”了几次?

S:4次。

T:老虎一出来,武松——闪,老虎一扑,武松——闪,老虎一掀,武松——闪,老虎一剪,武松还是——闪。这武松是不是只会“闪”啊?(笑声)我们往下看,你把看到的武松的动词圈出来。

S:(看,圈)

S:“抡”。

S:“跳”。

S:“劈”。

S:“按”。

S:“揪”。

T:这样的词还有。但是我们来分析哦,几乎所有人分析武松反应快的时候,不是分析这个“抡”,不是分析这个“跳”,不是分析这个“劈”,不是分析这个“按”和“揪”,而是分析这个“闪”,他一闪再闪,从这个闪里边可以看出什么呢?你们四人一小组讨论。

S:(小组讨论)

T:谁先说?

S:我们组讨论出来的结果就是“闪”可以突出他的主动性,如果比较一下,“躲”和“闪”, “躲”就是比较被动的,比较害怕的,“闪”就是比较主动的。

T:好一个主动,尽管跟“躲”的意思有相近,但是“闪”字里边可以看出他前面有防守,后面有进攻,太棒了。

S:我对他有补充,一般人见到老虎都是吓得腿都软了,而武松他就是一闪闪到它的后面,所以说他勇气很大。

S:我们小组认为从“闪”字中可以看出武松速度很快,本来大虫速度就很快,武松每一闪都能闪过大虫,所以他速度真的很快。

S:武松见到老虎不是很慌张。老虎这么一吼,吼得整个山冈都动了,这一吼气势很大,通常人听到这一吼之后,吓都给吓死了。

T:好,结果他还在闪,你不要小看这个闪哦,这个“闪”字里边可以看出很多。

S:我有补充,我们可以看出武松速度很快,那肯定步子很大。武松是条好汉,步子这么大。说明他武艺确实高强。

S:我们组从“闪”字里看出他很谨慎,他知道自己光是硬拼的话是拼不过老虎的,所以他前面几下先躲过老虎,后面再打。

T: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武松在当时危急情况之下做出的选择,先防后攻,对不对?太棒了。

S:老虎不是要扑上来吗,武松知道老虎看不到后面,所以他跳也是有策略的。

S:他闪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虫背后看人最难,所以他就躲到它后面,大虫就得用很多力气来从后面攻他。

T:闪的位置好,还闪出技巧来了。看来对老虎的习性也比较了解。

S:他的视力好,因为当时天已经黑了,天黑的时候我们一般看不清什么东西,但是他可以看清老虎长什么样。

T:好,“闪”字还可以看出视力好。哈哈哈哈。

S:他知道老虎的习性就是攻他三下,劲就泄了很多,这时再去打老虎,就比较容易一些。

T:这个“闪”字好不好?可以看出好多东西,对不对?可以看出武松聪明吧?可以看出武松谨慎吧?其实聪明和谨慎还可以从其他很多细节看得出,我们时间不多,我就开放一个名额。你还从其他地方看出他的聪明和谨慎吗?

S:我从第十二段和第十三段看出他很谨慎,武松松了手来,去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他怕大虫没死,就又用棒子打了一回,然后后面说武松打死那只大虫之后,觉得周围天很黑,他想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的话怎么打得过?因为他力气已经耗光了,所以他还是先下冈去了。(掌声)

再“过人“终究还是人

T:各位,我们发现武松是不是有过人之处?

S:是。

T:他的力量过人吧?他的反应过人吧?他的智慧过人吧?他有这么多“过人之处”,可他终究还是个——人。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一个神了?

S:不是。

T:我刚才提到过金圣叹,金圣叹做的批注很有意思,他经常写大段的话,但是在这一段批注里边,他就这么简单,出现了大量的“人”。(课件)他认为武松还是血肉之躯,终究还是一个人。所以下面请你静下心来,就打虎这一段做批注,在哪些地方你也像金圣叹一样写一个“人”字?从哪里你看出武松毕竟还是一个血肉之躯,毕竟还是一个平凡的人?

T:我们还是按顺序来,有谁在第九段写上这个“人”字吗?

S: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说明他有点怕老虎。

S:酒都作冷汗出了。说明他还是一个平常的人。

T:这一段还有吗?那一处没发现的话,太可惜了。

S:武松见了,叫声“阿呀”,说明武松吓了一跳。

T:哎呀,那一声“阿呀”太绝妙了。那个金圣叹就在旁边写了一个字“妙”来,我们“阿呀”一下。

T:武松见了叫了一声——阿呀。

S:我在这里写了个“人”字。武松使尽平生气力举棒就打,结果打到了树上,棒都断了,我觉得这棒断得太好了,这让人觉得武松紧张,让人感觉很真实。

S:我是看到第十一段最后一句,老虎一点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也就是说能把老虎打得那么惨的武松,自己肯定也很累。

S:我也是在第十一段写了个“人”字,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这个“乱”字说明他连看都不敢看了。

T:好一个“乱”字啊!再往下看还有吗?

S:我还是在第十一段上写了个“人”字,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说明他还是很怕老虎的,怕它又站起来,说明他心里还是留着点防备的。

S:武松心里想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这里让我觉得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前面是在恐惧中憋着一股劲,等这股劲泄了,整个人就快软瘫了。

S:我在最后一段写了个“人”字,最后两段,武松找那条打折的哨棒,武松要去找,说明前面确实吓得不轻,帽子也不见了,哨棒也找不到了,说明在这过程当中武松一直是慌张的。

T:从这么多细节里可以看出,他也只是普通的一个人。那作者这样写,你觉得好吗?武松可是个大英雄啊。

S: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武松这个人真实。

S:现在很多电视里的英雄是打不死的。我们觉得这些电视很烂。

T:同学们,我喜欢你们,和你们上课很开心。武松这个人,最终打死了老虎,一举成名,戴红花骑大马,成为一个英雄。

T:故事再往后发展,他一直在打“老虎”,你知道他在打什么吗?

S:打贪官。

T:打什么?

S:打凶手。

T:打什么?

S:打那昏庸的朝廷。

T:对,那些“虎”可比这只老虎难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