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书名为什么不同?
《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它们的内容相同,它们的文字也基本相同。但是,它们为什么要起两个不同的名称呢?
现存元至治间建安虞氏刊本“平话”小说,共计五种。兹将书名列表如下:
1.《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封面题“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别题“吕望兴周”。
2.“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
卷上末叶末行作“新刊全相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平话”。
3.“新刊全相平话秦并六国”
封面题“全相秦并六国平话”,别题“秦始皇传”;卷上首叶首行,作“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卷下末叶末行则作“新刊全相评话秦并六国”。
4.“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封面题(全相续前汉书平话),别题“吕后斩韩信”。
5.“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
封面题“新全相三国志平话”。
细观这五部小说的书名,有两点至堪注意。
第一,书名概为“新刊全相平话×××……”,或作“新刊全相×××……平话”。格式一律,整然有序。
“三国志”云云,和“七国春秋”、“前汉书”一模一样。《三国志平话》这个书名,和其他四个书名并列、组合在一起,自然而又妥帖。相反地,如果代之以“三分事略”的书名,势必破坏了和谐,失去了匀称。因此,由《三分事略》而改名《三国志平话》,其原因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其他四部小说书名的开端都是“新刊全相”四字,唯独《三国志平话》却在“新刊全相”之上再冠以“至治”二字,特别标明了刊印的年代。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增加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企图增加这部书在发行过程中的号召力。不外乎要显示出它和“至元新刊”的《三分事略》的区别,以刊印年代的新近来争取读者的注意和购买,从而扩大自己的销路。“新刊”是书商们喜欢使用的字眼,关键在于那个“新”字。因有“至元新刊”的《三分事略》在前,所以,《三国志平话》在至治年间刊印时,理所当然地要加上比“至元”更新更近的“至治”字样。如果处于相反的情况,有了“至治新刊”的《三国志平话》在前,其后刊印的《三分事略》为什么添上一个比“至治”更旧更远的年号呢?那是很难理解的。须知,《三分事略》或《三国志平话》之类的书属于“普及版”的性质,在当时,它们主要是卖给一般的读者,而不是以版本收藏家为主顾的。
就《三国志平话》这个书名而说,它显然晚于《三分事略》。那么,就《三分事略》这个书名而说,它有没有可能早于《三国志平话》呢?
“三分事略”这样的名称,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同样是元代的讲史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14]不正以“事略”二字为书名吗?在元人诗文中,多以“三分书”称演述三国故事的讲史话本。例如王沂的诗句,“回首三分书里事,区区缚虎笑刘郎”;“君不见,三分书里说虎牢,曾使战骨如山高”[15]。《东京梦华录》著录了宋代讲史艺人霍四究,其人以“说三分”擅场。可见三国故事话本以“三分”为名,由来已久。因此,《三分事略》的书名完全有可能早于《三国志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