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邻里:有无

(题外:“玩伴”和“有无”之间有一章给我自己看的,没发出来,哈哈哈😜)

前面一些章节,我介绍农作物时提过,有一些农作物在村里只有少数家庭种植。

比如我邻居玩伴阳贵家种的木薯,我小学同学华易家种的甘蔗。

大多数家庭没有这些种植面积少的作物,可以在我们村里的圩市里从有的人家购买。

不过邻居之间,如果关系处得不错的,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始终显得生疏了些;但以物易物吧,又显得斤斤计较。

一般来说,自家有什么是别人家少的,自己做吃的时候多做些,然后送给别人,或者别人过来串门聊家常的时候塞些;也不计较谁多谁少,这样挺好的。

上两个月我在家里呆了几天,有一天看我妈煮的一个菜里有个配料很少见就问哪来的,她说是去邻居家拿的。

小时候,阳贵他们家生日会,我基本都会过去蹭吃蛋糕。

而大伯家和堂嫂们有什么好吃的菜品和水果也常送些给我们。

我们家种植淮山和花生等旱地作物,收获了会送些给他们。

有时承蒙别人关照,最喜欢的就是抓两只自家养的鸡和种的花生榨好的花生油去回礼。

另外我妈做粽子、年糕、田艾籺也有一手,同样可以送人。

除了吃的,一些药材和电器工具也可以互通有无。

在广东,凉茶是个很普遍的东西,大街小巷都有得买。

但是小时候村里可没有这种店,都是乡亲们自己家煮的。

基本所有的家庭都会种植盆栽,而盆栽主要就是那些可以用来煮凉茶的药材。

有时候为了凑一个配方我妈可能要去几家人那摘。

我们自己家也有种一些,有段时间还种了很多薄荷,主要是我在照料。

有一次有个大叔过来摘薄荷我还不乐意,又被我妈狠批了一顿。

至于电器工具,以前电视不普及就好多家孩子跑一家去看电视;大人们洗大件衣物怕晾不干就去家里有洗衣机的用甩干桶。

很多家庭建房子时为了省运砖的费用,就共用吊砖上楼的机器;还有借脱粒机,借拉货的手拉车,借耕牛……特别穷的时候,还得借锄头,借镰刀……

除了借东西,有时还会借人力,平时谁家有什么事情比较需要人手,特别是结婚,基本就是找邻居们帮忙。

所以,乡下的人情味确实会比较重。

不过有时可能又有点被“绑架”了一般,不得自在。

村里面,除非是基本不认识的那种,否则只要谁家有喜事都要凑个份子钱,即使平时基本没有往来,说到底怕别人看法。

平时处得不错的,其实暗中也会有所比较,比如谁家孩子考试分数高,谁家老公赚钱多,谁家买车买房了之类的。

不过,这种比较其实整个社会都是吧,要专说乡亲们这样似乎不大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