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黄花分外香
——回族作家马青作品论
回族作家马青1952年生于杭州,祖籍山东青州,1958年随父母支援宁夏,曾上山下乡,进过工厂,从事过图书管理工作,1985年调宁夏文联从事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著有小说《插队的故事》、散文集《北方的心》。
别林斯基说:“苦难是磨炼人生的最好学校。”对于马青来说,下乡去泾源山区是她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是青春与苦难同在,是追求与失望并存,坎坷与收获双得,犹如关牧村的歌“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希望和追求是那么多。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是啊,那是泾河,老龙潭的发源地,在那里留下了马青的少女情怀,留下了她的田园牧歌,留下了她对未来的热切向往,留下了她人生第一课的足迹。
知青文学已经被许多人描绘成控诉苦难的旋律,但是马青却另辟蹊径,她以好奇的目光看山山水水,她以放歌山乡的欢乐看待青春岁月的第一步,她以超越苦难的大无畏气概诉说昨天的故事。于是,我们看到了少女知青们分吃死羊羔肉、偷砍山上的树木、偷吃豌豆、丢失内衣的风波、上厕所的尴尬等等情节。银盆子、秀兰、良俊叔都鲜活地在我们身边灵动起来。泾水洗衣,洗掉了一路风尘,也洗出了清亮与欢乐。她把洗衣的过程诗意化了:清水浸一道,皂水闷一道,再清水投几道。经泾河水洗涤的衣衫别有一番色泽光鲜,以目观之,清亮;以手抚之,绵软。洗净的衣衫满满当当晒一河滩……由于大家能聚在一起着实热热闹闹地唱歌跳舞,红红火火地庆贺“九大”,自豪地实现了宣传活动“抢在其他大队前头”的宏愿,也使女知青淡忘了在大雪中紧急“滚”了三个钟头夜路的艰辛,沉醉在欢歌笑语中。由于不必出工也拿工分的缘故,知青们兴高采烈地紧随覃秘书上街游行,去完成政治任务,并为队伍庄严地高呼“打倒可的松”(尼克松)而笑弯了腰。马青的讲述是用明朗和单纯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没有抱怨,没有伤感,更没有控诉。有的只是对青春岁月的眷恋,对已经逝去时光的回味,对那一方水土的怀念。特别是对农村姑娘银盆子充满了感激,她回忆银盆子帮助知青烧炕,给知青送荞面馍馍,帮他们找厕所、找丢失的内衣,果榛给知青做死羊羔肉、跳忠字舞以及捧着高粱饴追着车来送别她们等感人场面,使我们看到了当地贫下中农对知青的疼爱,知识青年在山区感受到的亲切温暖,消释了悲苦,淡化了艰辛。她这样写道:“当年,我们‘傍’着公社,就像如今姑娘‘傍’着大款。我们爱公社,——我们唱着这首歌长大;接着唱另一首歌——公社是棵常春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投入公社的怀抱。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成为人民公社忠实的守望者。”
同样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什么在别人笔下凄凄惨惨切切的,而到了马青笔下却是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盎然?我以为是马青的心态要比别人好。她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时,表现的是:承认现实,面对现实,粉碎幻想,勇敢地接受现实。所以,她平静地走向苦难,那么苦难就变成了人生的功课。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使一切归于自然平静。我想,这大概是与家庭遗传因子有关吧。马青的父亲是延安时期的老革命干部,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家庭的言传身教,使马青成熟得要比同龄人早一些。那么,当她写《插队的故事》时,她体味的就不仅仅是苦难,而是多味人生,是少女山乡行,是田园牧歌的畅想,是山里砍柴的探险,是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游戏,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就是社会生活必须体验的内容。我很欣赏她这种笃定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为什么马青总也不显老相的原因。
真情、真诚、真挚是《插队的故事》的核心。没有真诚,绝不会有如此率真的人生体验和本色披露。真诚地对待生活、评价生活是马青宝贵的品质。“我常想,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真正的生活,生活就是这样,该怎样就怎样,既没有必要夸大它的美好,也没有必要渲染它的阴暗,一切都是真实的面貌,真实的感受。”有了三真,才能客观地评价那一段知青生活,才能够做到不跟风、不盲目、不媚俗,坦诚地直抒胸臆。
马青插队的地方至今仍然是被国家列为贫困山区的泾河边,那里地域环境恶劣,靠天吃饭,十年九不收,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敝体。家家户户娃娃多,晚上全家人钻进一条被子,一溜儿排开,一家一溜儿小脑袋。更为可悲的是近亲结婚导致傻子多。因为水质的问题,大脖子病也很多。书中“四大金刚”和“十二平均律”的故事集中反映了这一状况。就是在这穷乡僻壤马青感受到了真、善、美,体悟到了温暖的亲情感、纯正质朴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和情操,挖掘出了珍贵的人间财富。公社书记、覃秘书、民兵团拜团长、林业站守林人、卫生院孙大夫以及不知名的和善妇人,等等。即使是写那些目光发直、神情呆滞、智力低下的傻儿,也尽力表现他们的善良可爱之处,于字里行间表露出人道主义的怜惜与同情。
《插队的故事》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主席当年所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正确性。马青用多幅笔墨叙述了“良俊叔”给予她们的教诲。这是一位敦厚慈爱的乡村长者,他在隆冬的夜晚,给知青们讲“上新疆”的故事,品味着他咬文嚼字、别有一番书生意韵的古雅言辞,使知青们感受着山乡的文明。目不识丁的山民同样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杰出的才华,同样有着美好高尚的心灵。许多农村的人物都曾经是知青们的老师。
马青在深山沟里生活了几年,她的描写涉及地理风物、民情风俗、人文背景,等等,一方面写出了山乡的清纯、秀美、高远;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不甘俯仰、奋进昂扬的一代知青的精神面貌。笔下的人物和故事达到了默契与共识,完成了小说的美学追求。
2003年,马青出版了散文集《北方的心》,收录了她以往发表过的三十篇散文,还有对七位作家的专访。散文部分包括“亲情回旋”“坊间杂咏”“作家速写”“游历采风”“音乐之声”五个部分。这是散文,也是马青的成长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她从江南到塞北的一路风尘,可以看到金华的卵石街,西湖的风景,可以听到莲花山的西北“花儿”是那么悠扬婉转,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女儿对父亲的一片深情。马青的散文没有女性作家的儿女情长,有的是直抒胸臆的率真,没有遣词造句的考究,有的是说话的直白。这也许是她文章的特点吧。
马青的散文更具备杂记或随感录的风采。题材选择也更丰富一些。她的散文有谈论自己的(《织趣》《“青”有独钟》《我的音乐》);有谈论他人的(《最熟悉你的身影》《绿色女人调式》《常青院落》等);有温馨甜蜜的亲情回忆;有怀念父亲催人泪下的呜咽文字。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记,把读者带到了天南地北、崇山峻岭……她的“坊间杂咏”包括十二篇短文,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杂记。从自己织毛衣到给妹妹织,延续到为妹夫、妹妹的孩子织毛活;有儿童时代的同院邻居,有活蹦乱跳的小伙伴;有行走在马路上观街景的感触;有关于我的小城、我的散文、我的小名;杂七杂八,娓娓道来,生动且有趣。因为黄瓜能减肥,能美容,所以爱吃黄瓜,特意为黄瓜诌得《瘟瓜赋》:“小小瘟瓜,有几条阴谋诡计。一心想,倒我胃口,败我躯体。瘟瓜巧设鸿门宴,黎民百姓不上钩,更哪堪识破歹人心。齐声讨。一回傻,二回懵,三回察,四回清。望黄河两岸,菜地无边。芸芸众生擦亮眼,瘟瓜猖獗能几天。待何时还我康健来,翘首盼。”看,一首摹《满江红》对传说黄瓜污染超标的恐怖变作声讨。读来好笑,好玩。
马青爱水,她如此说:“西湖岸边的柳浪闻莺是我生命中最早的家。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重返故土,在湖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那一刻,心中无比安宁,仿佛连人带心跌入湖底,去水中打捞往日的岁月。”“我到过杭州的西湖,无锡的太湖,济南的大明湖,北京的昆明湖,青海湖,九寨沟的湖,云南的洱海湖,宁夏境内的七十二连湖。”此外,还嫌不够,又写了一篇《到西湖去》,你看看,她多么爱湖。水光山色,陶冶性情,穿山越水,增长见识。行走在山水间的马青是开朗活泼的,而沉浸在音乐中的马青是多情的。那“花儿”,那信天游,那志愿军进行曲,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那“忧愁河上的桥”……许许多多的歌儿构筑起她成长的路。她说,人需要调适自己,过分的文明使人虚假,适度的“野性”使人真实。她所说的调适就是唱歌,就是音乐。
读马青的散文,轻松、活泼、自然流畅,如观赏一幅幅画儿,如听一支又一支歌,让人愉悦,让人放松,让人有精神享受的美感。我想为文为人,最高境界便是叫人喜欢,从这个角度来讲,马青是一个成功的回族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