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室庐(1)

此卷为居住环境营造之用。对宅居建筑布局、门窗设置及居室内部陈列布置,都有细致安排及描述。

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1〕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2〕之踪,而混迹廛市〔3〕,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4〕有幽人之致。又当种佳木怪箨〔5〕,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蕴隆〔6〕则飒然而寒,凛冽则煦然而燠〔7〕。若徒侈土木,尚丹垩〔8〕,真同桎梏樊槛〔9〕而已。志《室庐第一》。

【注释】

〔1〕吾侪:吾辈,我辈。

〔2〕绮园:指秦汉之际的隐士绮里季、东园公,因避秦乱世而隐居商山,与夏黄公、甪里合称“商山四皓”。

〔3〕廛市:商肆集中之处,闹市区。

〔4〕斋阁:书房。

〔5〕箨:指竹笋外层的皮、笋壳。

〔6〕蕴隆:暑气郁结而隆盛。

〔7〕燠:热。

〔8〕丹垩:涂红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垩,一种白色土。

〔9〕樊槛:樊,鸟笼;槛,兽圈。此处喻指囚笼。

【译文】

居住于山水之间为上选,居住于村中稍逊,居住于郊外则又差一些。我辈纵然不能栖居岩洞,住于山谷,追慕绮里季、东园公这样的高人隐士之踪迹,但即使混迹于红尘闹市之中,也要门庭雅洁,房舍清雅安静,亭台楼阁具有旷达之士的情怀,书斋富有幽隐之士的情致。又应当种植佳木怪竹,陈列金石书画,使得居住其中的人不觉岁月流逝,客居此处的人乐不思归,前来游玩的人乐此不疲。夏季暑气升腾时,让人感觉清凉寒冽,冬天寒风凛冽时,则让人觉得温暖和煦。如果只是大兴土木,崇尚粉刷装饰,真如同被束缚在鸟笼兽圈中了。记《室庐第一》。

【延伸阅读】

文震亨用“室庐”统称房屋建筑。“室”指房室,古建筑是“前堂后室”,前面为堂,后面为室。“庐”则常指临时建的简陋居室,也泛指隐居之所,如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明代人崇尚山野乡居,追求“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境界。莫是龙在《笔塵》中写道:“人居城市,无论贵贱贫富,未免尘俗嚣喧……我愿去郭数里,择山溪清嘉、林木丛秀处,结庐三亩,置田一区,往返郡邑,则策蹇从之……”在山间林下结庐而居,是名士最理想的居住方式。

【名家杂论】

文震亨出身于江南书香世家,文氏家族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府,是苏州的旧家大族,世代居于诗礼繁盛之乡,讲究生活情调,喜好造园。文震亨的曾祖父文征明扩建了停云馆,父亲文元发营造了衡山草堂、兰雪斋、云敬阁、桐花院,长兄文震孟建造了生云墅、世纶堂。

文震亨自己也是一个园林艺术的践行者,曾在冯氏废园的基础上,构筑了香草堂,园内建有婵娟堂、绣铗堂、笼鹅阁、游月楼、鹤栖、鹿柴、鱼床、燕幕、啸台、曲沼、方池等景观。香草堂建得十分齐整,正如他所说:“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江南园林的繁盛,是自明代开始。明代的造园业出现过两个高潮,一是成化、弘治、正德年间,另一个是嘉靖、万历年间。尤其是嘉靖末年,天下太平,于是士大夫中有富厚者,皆来治园亭。江南一带,则私家宅院林立,亭台楼阁不可胜数。不只是苏州,杭州、南京、昆山、绍兴、上海松江等地,也都是亭馆布列,繁盛无比。建造园林的耗资之巨,可想而知。乃至有学者认为,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生长缓慢,是因钱都花到造园中去了,被园林消耗殆尽。

当时的高雅之士,喜欢去山水绝佳处建园。如苏州的范长倩,居住于天平山的精舍,他在山中耗费巨资疏凿池沼,建亭榭堂庑,植嘉树美竹,尽享山林之乐,声色之娱,在吴中一代颇为轰动。

但不是人人都能去山中建园,山中交通既不便利,花费又高昂。造园家计成便倡导因地制宜,城里也可以建造园林。文氏家族是“大隐隐于市”,世代居于苏州城,故而文震亨开篇便讲,虽然他也仰慕归隐山林的“商山四皓”,但即便居于闹市,也要拾掇一番,使门庭雅洁,居住惬意。

园林主人须得有深厚的美学功底,高超的艺术匠心,才能建造出一座花木扶疏、亭榭翼然,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而文震亨生在艺术世家,艺术修养固然不在话下,其审美品味也卓然超群。对于只知道砸钱而不懂情调的土豪,他是不屑的。造园这事,真不是光有钱就行。

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两旁用板为春帖〔1〕,必随意取唐联〔2〕佳者刻于上。若用石梱〔3〕,必须板扉。石用方厚浑朴,庶不涉俗。门环得古青绿蝴蝶兽面〔4〕,或天鸡饕餮之属,钉于上为佳,不则用紫铜或精铁,如旧式铸成亦可,黄白铜俱不可用也。漆惟朱、紫、黑三色,余不可用。

【注释】

〔1〕春帖:又称春帖子,自宋代开始流行的一种风俗,立春日在门帐上贴写有诗句的帖子。宋代的翰林,一年八节要撰作帖子词,诗体近于宫词,多为五言、七言绝句,贴于宫苑中的门帐。明代,这一风俗开始在民间兴起,立春日贴的称为春帖子,端午日贴的称为端午帖子。

〔2〕唐联:唐诗中的联句。

〔3〕石梱:石门槛。

〔4〕古青绿蝴蝶兽面:门钹兽面的一种花式。

【译文】

用木作为门框的横格,横斜着钉上湘妃竹,只能用四根或者两根,不能用六根。门的两旁,用木板做春帖,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唐代的联句中绝佳的,刻于春帖上。如果用石头做门槛,必须用木板门。所选石材要方厚浑朴,才不俗气。门环选用古青绿蝴蝶兽面,或天鸡、饕餮之类钉在上面为佳,不然,就用紫铜或精铁,按照旧时的式样铸成也可以。黄铜、白铜都不能用。木门上漆,只能用朱、紫、黑三种颜色,其余颜色不能用。

【延伸阅读】

门上的拉手称门钹,有的门钹做成兽头形,称兽面。明代初期对门钹有严格的规定,官员府邸按照官阶来决定用哪一种门钹。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规定:“王府、公侯、一品、二品府第大门可用兽面及摆锡环;三品至五品官大门不可用兽面,只许用摆锡环;六品至九品官大门只许用铁环。”但到了明代中后期,天下升平日久,江南富庶之家云集,大门用兽面已经很普遍。

【名家杂论】

《阳宅十书》中说:“大门吉,则全家皆吉矣,房门吉,则满屋皆吉矣。”宅院的大门很重要,处处细节都有讲究,但凡世家大族,绝不能在大门上出错。

门开几扇?常见的为双扇,也有四扇,但不能弄出六扇大门。开六扇的是官衙,故而衙门又称“六扇门”,谚语曰:“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如果民宅开六扇门,那便有僭越之嫌,要惹祸上身了。

门漆的颜色也有讲究。黄色是不能用的,那是皇室的专用色,“人主宜黄,人臣宜朱”,黄色之门极为高贵,只有皇宫才能用。朱漆大门也是至尊至贵的标志。据《礼记》记载,古时天子对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是赐“九锡”,即九种特用物,包括: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这里面的“朱户”,就是朱漆大门。到明代,朱漆大门仍然是宅院主人身份高贵的标志,但已经用得很普遍,乃至没有官位的普通富户,也可以用。

用青色也犯忌,要避讳“青楼”。原本朱门、青楼都是指豪门高户,如《晋书·麹允传》称“南开朱门,北望青楼”。但后来,“青楼”逐渐成为妓院的雅称,以至正经人家连青色的漆都不用了。

黑色大门古时很普遍,是非官宦人家的门色。如济南旧城民居四合院,大门漆黑色,门楼色调是深灰的瓦顶搭配灰白的台阶,门上衬以红底对联,黑、灰、红三色的搭配,非常经典。

由门延伸出来的一个词语——门第,旧时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民国美女作家凌叔华,被称为“高门巨族里的兰花”,“高门巨族”这四个字,传神地描绘出了凌叔华显赫的家世背景。民国大约是旧式世家大族最后的繁盛时期,民国之后,所谓的“高门巨族”则风流云散。但“门第”的观念从未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消失,而是余音袅袅,时有回响……

自三级以至十级,愈高愈古,须以文石剥成;种绣墩〔1〕或草花数茎于内,枝叶纷披,映阶傍砌。以太湖石叠成者,曰“涩浪”〔2〕,其制更奇,然不易就。复室〔3〕须内高于外,取顽石具苔斑者嵌之,方有岩阿〔4〕之致。

【注释】

〔1〕绣墩:指绣墩草,又称沿阶草,一种常绿草本植物,常种于庭院阴凉处。

〔2〕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水纹状。

〔3〕复室:指复屋,是具有双重椽﹑栋﹑轩版﹑垂檐等建筑结构的屋宇。

〔4〕岩阿:指山的曲折处。汉代王粲《七哀》:“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译文】

门前台阶从三级到十级,越高越显得古雅,要用有纹理的石头削成。在里面种上绣墩草或几株草花,枝叶随风摆动,映照着台阶。用太湖石砌成的台阶,称为“涩浪”,它的形制更加奇特,但是不容易做好。复屋的里面要高于外面,用未经开凿的带有苔藓斑痕的石头镶嵌台阶,才有山间的风致。

【延伸阅读】

古建筑有平屋、重屋、复屋之分。平屋指单层的平房。重屋指带双重屋顶的建筑,也指带楼阁的建筑,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周礼·考工记》记载:“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宋史·礼志四》说:“三代之制不相袭,夏曰世室,商曰重屋,周曰明堂,则知皆室也。”夏、商、周三代的礼制建筑都不同,夏朝是世室,殷商是重屋,周代是明堂。

至于复屋,清代学者俞樾云:“复屋者,于栋之下,复为一栋以列椽,亦称重橑……《作雒》之重亢、复格,亦似皆复屋之制。”文震亨说“复室须内高于外”,复屋的建造,里面的建筑,台基要高于外面,这样有高度的落差,有利于日照、采光,建筑外观也显得庄严大气。

【名家杂论】

台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礼制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文震亨说台阶“愈高愈古”,这话极有道理。台阶越高,越有古意,这种古意,可以直追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宫殿,都是基台崇伟,建在高台之上,铺着长长的台阶,极具崇高威仪之感,朝觐者要一步步登台阶而上,仰视大殿,而大殿建筑高得让人头晕。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引用元代某人的记述,说“予至长安,亲见汉宫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如未央、神明、井干之基皆然,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竦”。从汉代宫殿的旧址看,台基非常高,如同山一样耸立,看着都让人悚然而惊。可知当年汉武帝站在高高的大殿之上,宫娥珠翠环绕,武士威严而立,文武百官则伏地山呼万岁,那场面该是何等地震撼,诚可谓“大汉雄风”。

登台阶也有规矩。《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登台阶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迈步之前,主人和宾客要谦让一番,然后主人先登,客人紧随其后。不能单脚迈,每上一层台阶,一只脚踏上时,另一只脚也必须跟着踏上,等两脚并齐,然后再上第二层台阶。

江南宅院毕竟是婉约旖旎的,没有秦汉宫阙那样的壮阔之美,故而台阶能建几级就可以了,太高也吃不消。台阶要装饰得漂亮一些,种点沿阶草或者鸢尾、虞美人之类的草花,还须用碧青的苔藓点缀几许诗情。古人提到台阶,多半会想到青苔,台阶上长着苔藓,便带着一种古雅的诗意。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而李白的《长干行》是“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则为“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若无青苔的映衬,该是多么枯燥无味。

用木为粗格,中设细条三眼〔1〕,眼方二寸,不可过大。窗下填板尺许。佛楼禅室,间用菱花〔2〕及象眼〔3〕者。窗忌用六,或二或三或四,随宜用之。室高,上可用横窗一扇,下用低槛承之。俱钉明瓦〔4〕,或以纸糊,不可用绛素纱及梅花簟。冬月欲承日,制大眼风窗〔5〕,眼径尺许,中以线经其上,庶纸不为风雪所破,其制亦雅,然仅可用之小斋丈室。漆用金漆,或朱、黑二色,雕花彩漆,俱不可用。

【注释】

〔1〕眼:指窗上的格子。

〔2〕菱花:指菱花纹,古代常用的一种装饰花纹,用菱花棂格的窗户称菱花窗。

〔3〕象眼:指做成三角形图案的窗格。

〔4〕明瓦:透光的瓦片,以提升室内的亮度。明代多用蚌壳制作明瓦,把蚌壳磨成薄片,可以透光。

〔5〕风窗:窗户的一种,可拆卸,用以开关通风。

【译文】

窗户用木板做成大格子,中间加细木条,隔成三个小孔格,每小格二寸见方,尺寸不能过大。窗户下面填板一尺左右,供佛的楼阁禅室,夹杂使用菱花窗格和象眼窗格。窗户忌用六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扇、三扇或四扇。室内空间高的,上面可以开一扇横窗,下面用低的栏杆承接。窗户都要钉明瓦,或者用纸糊窗户,不能用绛红色绉纱及梅花纹的竹帘。冬天想要多接收太阳光,需制作孔格大的风窗,孔格直径一尺左右,中间用线竖着缠在上面,这样窗户纸不会被风雪刮破,这种形制也很雅观,然而仅可用于小屋斗室。窗户的漆用金漆,或者朱红色、黑色两种颜色,在窗格上雕花或做彩漆,都不能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