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权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与全球秩序的转变(“大国的兴衰”系列)
(英)保罗·肯尼迪更新时间:2025-05-22 18:01:49
最新章节:文后插图开会员,本书8折购 >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上有六个海军强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海权的胜利》从二战前六大海军强国的基本面貌一直写到战争结束,是一部二战海战的全景纪实。同时,保罗·肯尼迪教授延续了他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方法,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与战略分析结合起来,从经济、军事、技术、地缘政治、战略思想、政治决策等多重角度,为我们盘点了六国海军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详细分析了六国海军沉浮的原因尤其是美国海军快速崛起的原因。二战海战导致了美国海上霸权的兴起,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的全球秩序。肯尼迪教授的这本新作,为我们深入认识这种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助益!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马百亮 王一鸣
上架时间:2025-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海权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与全球秩序的转变(“大国的兴衰”系列)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文后插图
- 致谢
- 附录三 美国排名第一:1930—1960年各大国战舰总吨位
- 附录二 假设的因果链:从苏里南的铝土矿山到1943—1944年西太平洋的海空胜利
- 附录一 1943年5月6日,在黑暗中击沉U艇
- 附录 从三个角度看二战中关键的1943年
- 结语 历史的洪流
- 第十一章 二战中的海军和海权:一次盘点
- 第五部分 影响与反思
- 冲绳岛战役
(英)保罗·肯尼迪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研究
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社会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制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是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动,造就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础。实土卫所逐渐向州县系统演进;卫所城址逐渐由军事功能转变为兼具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的城镇;卫学教育开启民智,推行教化,逐渐形成了贵州的文化区域中心,并加速了风俗分区的形成;卫所移民的持续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军户群体,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他们不仅卫戍边疆,而且与少数民族人群一道,逐军事23.8万字 - 会员
晚清协饷制度研究
自秦统一天下,郡县制推行开始,王朝体系不断发展,至清代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相维的国家治理格局。清代,财政方面的权力主要操诸于上,各省财政是盈是亏、是否需要补助完全由中央决定,并因此建立了一套财政转移制度——协饷制度,来酌盈剂虚。协饷制度载之典册,见诸奏章和私人著述,是有清一代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安排,时至今日这项制度的立意和余绪仍然在发挥作用。晚清协饷制度的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历史经验,并对当下现实有军事27.6万字 - 会员
中国甲胄史(套装全两册)
在人类文明史中,每一个民族的战争史都是其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不断的征战中,集精神、智慧、技术、财富于一体的武备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个阶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最为突出的标记,它们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本书作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通过对古籍史料的研读,并结合相关的绘画、雕塑,以及历代出土的甲胄实物和诸多收藏家的藏品进行反复考证,归纳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军事34.5万字 - 会员
无敌舰队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非虚构写作的至高典范,历史叙事的尽美极则。该书以1588年英西大海战为核心,详细描绘了无敌舰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其对欧洲历史的深远影响。不仅有对宏大战役的精彩描写,还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当时欧洲各国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军事战略以及关键人物的命运。军事28.5万字 - 会员
甲午海战
一百三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中日海战几乎贯穿了战争的全过程,是战争爆发、转折和最终结局的突出标志,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对于双方的胜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清廷为什么会战败?谁是责任人?教训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发了国人百数十年的反思,时至今日,“雪耻甲午”仍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情节。本书以北洋海军的军事行动为主线,从丰岛海战、黄海海战、旅顺之战、威海卫沦陷、北洋舰队覆灭五个部军事33.5万字 - 会员
明代广东海防指挥体系时空演变研究
明代广东地区的海疆防御格局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集中体现在海防军事指挥体系的时空变动中。本书在对广东海陆分布格局、海岸地貌类型和明代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等海防地理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明代广东沿海倭寇、海盗入侵的时空分布特征,沿海卫所、水寨与海防的空间部署,以及澳门开埠对广东海防形势的影响。进而从明代两广总督、镇守广东总兵、副总兵、参将等明代广东地区军事指挥体系的高层建制入手,通过细绎文军事15.1万字 - 会员
大清团练
本书聚焦晚清团练运动这段历史,剥开笼罩在“团练”身上的历史迷雾,展现一个特殊群体在一个特殊时代的历史命运和遭际。从唐代以来,政府利用地方民间组织的武装力量守城防盗,是为“团练”。晚清时期,面对内忧外患和八旗、绿营军战力羸弱的现实,清政府不得不鼓励地方“办团练”以守土保疆、维系统治。在国家权力与地方势力、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博弈场中,团练运动以其独特的历史轨迹,改变了地方政治社会结构,改变了地方社会军事28.9万字 - 会员
雅典的帝国悖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研究
本书立足于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试论雅典帝国内隐的政治冲突。伯罗奔尼撒战争是雅典通向帝国的直接途径,也是其他希腊城邦捍卫自身独立的最后手段。战争暴露民主制之短:不利于做战事决策。雅典面临两难:或动摇城邦之本,牺牲民主制乃至其引致的个体性,成就正式的希腊帝国;或维系民主制,有碍战争取胜,帝国夭折。军事24万字 - 会员
中国甲胄史(下)
在人类文明史中,每一个民族的战争史都是其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不断的征战中,集精神、智慧、技术、财富于一体的武备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个阶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最为突出的标记,它们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本书作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通过对古籍史料的研读,并结合相关的绘画、雕塑,以及历代出土的甲胄实物和诸多收藏家的藏品进行反复考证,归纳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军事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海权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与全球秩序的转变(“大国的兴衰”系列)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上有六个海军强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海权的胜利》从二战前六大海军强国的基本面貌一直写到战争结束,是一部二战海战的全景纪实。同时,保罗·肯尼迪教授延续了他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的方法,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与战略分析结合起来,从经济、军事、技术、地缘政治、战略思想、政治决策等多重角度,为我们盘点了六国海军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详细分析了六国海军事史32.9万字- 会员
日本大败局3:瓜岛浴血
瓜岛战役让太平洋战争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而该战役的惨烈战况也成为无数老兵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本书以极其详尽的史料(包括参战老兵的回忆资料),还原了瓜岛战役如火如荼真实战况,对交战双方战略部署、高层权力博弈、战役指挥以及指挥官及士兵素养、情报运用、武器配置、战技术的革新、基层官兵的战场视角等细节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和对比,并配以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的太平洋战场。军事史20.6万字 - 会员
中国兵史:史学宗师解读中国兵史
本书堪称一部关于中国兵史的完整读本。读者获得一部雷海宗先生对中国兵史研究的完整读本。有关中国兵制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雷海宗不走传统兵制史的路子,从侧面发力,引入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兵的精神,也就是武德的历史及其丧失,其间牵出中国文化中很多值得注意的特点,进而为中国史学别开生面。梁启超先生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军事史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