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求生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点兵出征

卯时初,晨雾未散,董卓已披挂甲胄立于郡守府衙堂前。堂内烛火摇曳,李儒青衫素袍,正低头核对粮册,墨笔在竹简上划出细密的痕迹。

郡丞张某与都尉王某立于阶下,官袍被夜露浸得微沉,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腰带铜扣。

“仓曹掾赵谦何在?”董卓虎目一扫,声如洪钟。赵谦踉跄跪前,额角汗珠滚落:“回禀主公,粮草器械皆已备齐,弓一千、箭三万、长枪一千、盾刀一千副,另有帐篷锅具四百余副!”

董卓冷笑,袍袖拂过案上兵符:“本将倒要看看,这‘备齐’二字,是否真如你口中那般利落。”

门外忽传来马蹄声碎,董璜身披玄甲,身后五十亲卫皆执火把,映得廊柱光影斑驳。

他抱拳低语:“五十亲卫已挑选,请叔父把关。凉一传来凉四口信,昨夜已遣10名暗部曲混入车队,有5名是近段时间新选入的。”

董卓挑眉,指尖摩挲袖中暗符,暗符烙着“雀尾纹”——那是前董卓命凉一以墨家秘术刻制的密纹,唯有暗部曲能识。

“二位将军,请随本将同去点验军资。”董卓转生对二位使者道。

公孙越,何必拱手一喜,同声称:“诺”。

董卓率先勒马于粮车前,靴尖踢开麻袋封口。黄粟倾泻而出,粒粒饱满如金珠。

李儒执铜斗舀粮,细验后禀报:“粟粒皆新,无霉无蛀,湿度适中,足可存二年。”

董卓颔首,忽命董璜:“仓曹掾赵谦,办事妥帖,囤粮有方,璜儿,赏万钱(相当于人民币3万块!”赵谦躬首谢赏。

往前千米粮仓东侧军械库外,甲胄兵器都已装车。董卓抽刀试锋,刃过木桩如切豆腐,刀身竟毫发无损。

凉州籍兵曹掾马主事昂然道:“此批器械乃上月新锻,千锤百炼,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董卓大笑掷刀:“好!赏,兵曹掾董璜、主事马东皆有功,也各赏万钱。马主事办事妥帖,胜合我心,即日起升为兵曹掾,董璜另有安排。”

抬眼看到崭新的皮甲,剑指最上面一件:“甲缝可透光?”刚升职的马光昂首:“回将军,甲缝皆以桐油浸棉填塞,风雨不透!”

董卓抚掌大笑:“有此新甲,何惧贼寇!”又到:“马光,此新甲还多少套?”

“三百套”

”不够,在造2000套,本将昨夜接到军报并州似有黄巾贼匪,今日我就奏请陛下出兵,削其首饮其血!”董卓表情由喜转怒,由狠辣转不屑。

转头又笑道:“取十套甲胄赠二位将军,以示同袍之谊!”

公孙越,何必,连忙后退说不可,此乃公器,不敢私用!

一个想给,两个不敢要。最后董璜建议,赏赐马匹,于是董璜打马而去,从亲卫营马厩选了两匹上等西凉马!何必喜不自胜,公孙越一副确实是好马的表情,凉州马本就比幽州马高大健壮!

“王都尉何在,选辅兵三百,由赵曹掾统领,护送粮草军械随军出发”。

“诺”王某一愣,随即转身去调兵了!

朝阳初升,天光大亮,董卓骑着一匹枣红色汗血宝马踏入河东郡北郊大营。身后跟着李儒、公孙越、何必及五十骑亲卫武将,铠甲上的铜钉在阳光中反射出冷冽的光。

辕门两侧旌旗猎猎,五千玄甲士兵早已列阵完毕,董越身披镔铁铠甲立于点将台,手中青铜令旗在风中发出细微震颤。

“整队列!“

随着董越一声令下,五千士兵脚下黄土簌簌震动。第一列刀盾兵手腕翻转,木盾撞出整齐闷响,第二列长枪兵枪尾斜插地面,第三列弓手拉弦声如春蚕食桑。董卓眯眼望去,兵阵横竖皆成直线,恍若工匠在沙盘上排布的军棋。

“验令旗!“

董越挥动赤红令旗,三百弓兵同时引箭上弦,箭簇在晨光中凝成一片寒星;再展靛蓝旗,一千刀盾兵齐刷刷竖起塔盾,青铜盾面拼成一道移动城墙;黄旗骤扬,阵型瞬息变幻——长枪兵如游鱼穿插,在外围形成旋转锋刃。白旗落下时,全军退回原位的速度比退潮更快,唯有黑旗出现时,督战队皮鞭击打空气的脆响让所有士兵脊梁绷直。

“试布阵!”

穿越而来的董子宴(董卓),着实惊的一愣一愣的,于是朗声对董越笑着道。

董越连挥三旗:锋矢阵前端五百长枪兵突进,两侧刀盾兵如蟹钳合拢;转为鱼鳞阵时,前排士兵伏地滚进,后排弓兵跃起射箭,箭雨在空中织成密网;方圆阵成型最是骇人,外圈长矛竖起荆棘屏障,内层弓弩手三轮齐射,箭靶木屑飞溅如血色雪花。

“冲锋!“

董卓战马忽的踏前半步。三千步卒同时怒吼,声浪震得辕门旗杆摇晃。前排刀盾兵以盾牌撞地助跑,后排长枪兵将矛尖对准虚空假想敌,阵型推进时带起黄尘,恰似移动的青铜山岳。

“守!“

董越突然变旗。尘烟中盾阵骤然竖起,长枪兵斜刺角度精确到分毫,三波骑兵佯攻皆被矛尖挑开。董卓注意到有个新兵盾牌微颤,正欲训斥,却见那少年在第三次冲击时突然侧身,用盾沿精准磕飞敌军马刀——竟是实战中悟出的卸力技巧。

“点验兵种!“

董卓按捺不住,率先策马驰向弓兵阵。百名弓手同时仰射,箭矢在空中交汇成菱形状,五十步外草靶无一遗漏。刀盾兵对抗训练更见血性,木刀撞击声伴随喘息,盾牌缝隙中渗出汗水与草屑。最后检视长枪兵时,董卓亲自抽考阵列稳定性——命十人突然撤出,剩余兵卒立刻填补空隙,矛尖始终如竹林般笔直。

日头当空,检阅方毕。

“牛将军,你带着本屯五十亲卫,随董越将军同去,听董将军调遣。”董卓转向亲卫牛仁(牛辅族弟,史书不可查,现编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将士何在?”董卓大喊。

“在在在!”全军自董越一下,刀盾兵以刀击盾,长枪兵以枪尾顿地,弓兵手举长弓,异口同声答。

“刀剑利否?”董卓大喊。

“无坚不摧”众将士答道!

喊声声震而欲聋,百米上空的飞鸟惊的折翅转了方向。

“好,好,甚好,李主簿已经督造了新的铠甲和武器,将士们轻装简从保存体力,多多杀敌,莫要孤独陛下信赖,也莫要辜负河东郡百姓钱粮供给!我在河东等着诸位的凯旋!!”

“将士们,卸甲,武器入库,然后列队领取下月军饷和干粮”。董卓看见押送干粮和军饷的董璜率亲卫前来后说到!

【汉末是征兵制和府兵制,府兵制是义务兵,跟服徭役一样,没有工钱,很多都要自带干粮工具,这3千兵是没有军饷的。这么做都是为了收买人心。

让将士们换新甲,旧甲旧武器就成了董卓个人财产,都是为了转移财产。提前预告这是接下来几个月工作重心】

干粮和军饷分发完毕,董越来到董卓身侧:“将军,一切妥当。”

“牛仁那里备了千金,你和牛仁各500斤,去了卢植处,多和关东将士互动,堂侄啊(部分史料记载是董卓族中堂侄),你向来刚正不阿,人又豪爽,对你来说小事一桩。

第二约束好将士不可滥杀。第三遇见英勇的地方豪强和黄巾尽可能的收入麾下!

还有,你和牛辅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矛盾,以后我会慢慢约束他的,就这样,去吧!”董卓低声说完,退后一步喊到:“出发!”

一时间黄尘蔽日,三千步卒列阵如长蛇,五十玄甲骑手分列两翼,马鬃缀铜铃作响,蹄铁叩击黄土溅起尘烟。

百余粮车吱呀缓行,麻袋堆叠若小山,牛马鼻息喷着白雾,驭者挥鞭,旗帜“哗“地掠过,绣金边猎猎卷动,残叶卷入涡流,刹那遮了半个河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