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与蒸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战云密布(1861年夏)

一、战云密布(1861年夏)

庐州城外的暑气

庐州城外,暑气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将天地紧紧包裹其中,让人透不过气来。湘军的营寨扎在一片开阔地上,木栅栏在烈日的炙烤下微微扭曲,仿佛连木材都在抗拒这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士兵们身着厚重的棉甲,汗水早已将衣衫浸透,个个面露疲色。他们在操练场上机械地挥舞着长矛和鸟铳,动作逐渐变得懒散拖沓,武器碰撞的声响也稀稀拉拉,似乎连空气都在抗拒这即将到来的杀戮。

李鸿章站在高处,目光如炬,俯瞰着整个营寨。他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却浑然不觉。案上的沙盘清晰地展示着庐州城的布局,各种标记密密麻麻,每一道都代表着可能的生死抉择。副将急匆匆地从城探处奔来,怀中的急报如同烧红的炭,烫得他手忙脚乱:“大人,太平军的火箭营已布置妥当,火球射程覆盖我军主营,这可如何是好?”

李鸿章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凌厉,急切问道:“火器局那边可有消息?”副将摇头叹道:“张景文大人虽夜以继日督造新式火铳,但距量产尚有时日,前线怕是等不及了。”

太平军的准备

与此同时,庐州城头之上,太平军的旗帜在烈日下猎猎作响,火红的旗面仿佛要将这沉闷的气氛点燃。陈玉成身着鲜明的战袍,负手而立,眺望着湘军营寨的方向。他的眼神如鹰般锐利,透着一股子咄咄逼人的气势,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将军,湘军的火力仍不可小觑,是否需再观望?”身后的谋士紧跟着他的目光,眼中精芒闪烁,轻声问道。

陈玉成微微侧首,目光如炬,直视谋士双眼,断然道:“无妨,我军的火箭营已然就位,待到黄昏,便是湘军的葬礼。”他转身走向城楼,身后跟着一队精锐的火箭兵。这些士兵身着特制的防火皮甲,头戴铁盔,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巨大的火箭发射器,里面装填着填满硫磺和铁砂的火球。

火器局的紧张

此时,远在安庆的火器局内,张景文正盯着刚送来的庐州战报,眼神中满是焦急。赵铭远在他身边,手中拿着一根新造的铜管,上面的银丝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张大人,新一批铜管已经做好,但喷射装置的调试还需要时间。”赵铭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张景文点了点头,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图纸上的喷射装置设计图。“我知道,赵师傅。但庐州的战事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再等了。”他转身看向王二,“即刻派人将新式火铳的样枪送往庐州,让前线的士兵们先试试效果。”

赵铭远点了点头,他明白张景文的决定虽冒险,但却是此时唯一的办法。他亲自监督工匠们将样枪装箱,确保每一支火铳都完好无损。张景文则在箱内附上一封亲笔信,详细说明火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暗流涌动

就在湘军和太平军都在紧张准备之际,一股神秘的力量也在暗中涌动。在上海的租界里,一名英国铸炮匠正与法国领事密谈。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低声说道:“湘军正在研发新式火铳,如果让他们成功,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意就难以为继。”

法国领事听了,眉头紧锁,点了点头道:“的确,我们得想个办法阻止他们。或许,可以考虑向太平军提供一些‘帮助’。”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朝廷里,恭亲王奕訢也在为湘军的动向感到头疼。他拿着庐州的战报,对身边的幕僚说道:“湘军的新式武器要是成功了,其他地方的军队也会纷纷效仿,到时候,整个朝廷的军费开支将难以控制。”

幕僚们纷纷点头,有人提议:“要不,我们以‘节制开支’为由,暂停对湘军的支援?”奕訢听了,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黄昏前的宁静

随着太阳逐渐西沉,庐州城外的空气似乎也凝固了。湘军的营寨里,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快速地搭建着临时防御工事。一些士兵在分发新式火铳,尽管数量有限,但每个人都看得出,这些火铳与以往的不同。

“这是新式火铳,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军官们在各个队列前演示着火铳的装填和射击方法,“记住,只有一次机会,必须精准命中目标。”

而在庐州城内,陈玉成站在城楼上,望着逐渐暗下来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命令火箭营的士兵们开始装填火球,准备在黄昏时分发起总攻。随着他的号令,城头的火箭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巨大的火球固定在发射器上,场面壮观而又充满了战争的肃杀之气。

随着第一声号角响起,庐州血战的大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