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鉴宝风云
“这就是你说的'稍微打扮一下'?“
齐墨站在会展中心门口,扯着衬衫领口。林小倩给他准备的这套藏青色西装贵得吓人,皮鞋锃亮得能照出他扭曲的表情。
“人靠衣装。“林小倩今天也是一身正装,黑西装搭配珍珠项链,头发挽成优雅的发髻,“今天到场的都是业界大牛,你不能穿那件'考古使我快乐'的 T恤去。“
齐墨撇撇嘴,跟着她走进会场。奇趣直播平台年度“鉴宝大赛“的横幅高悬,会场里人头攒动。他的目光立刻被展台上那排文物吸引——青铜器、瓷器、玉器,在射灯下泛着迷人的光泽。
“墨哥!这边!“平台小编小王兴奋地招手,“你的座位在选手区。“
齐墨刚坐下,就感到一道锐利的目光。评委席上,一位银发老者正冷冷注视着他。老者胸牌上写着“周世坤国家文物鉴定中心“。
“那就是周教授?“齐墨低声问林小倩,“他看我的眼神像看博物馆失窃案嫌疑人。“
“周世坤,我祖父的师兄,国内玉器鉴定泰斗。“林小倩嘴唇几乎没动,“他左手边那个秃顶是拍卖行老板钱进,专门做高仿文物生意;右手边穿旗袍的女人是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据说经手的文物有一半来路不正。“
齐墨挑眉:“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家学渊源。“林小倩从手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今天的重头戏是那件'金缕玉衣',据说是汉代诸侯王级别葬服,用金线将两千多片玉片编织而成。周世坤已经写了三篇论文论证它是真品。“
齐墨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展台中央的玻璃柜里,一件金玉交辉的葬衣在灯光下璀璨夺目。即使隔着数米,他胸前的铜钱也开始微微发热。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前几个环节是基础知识问答和碎片鉴定,齐墨轻松过关。其他几位选手有古董店老板、收藏爱好者,还有一位博物馆研究员,实力都不弱。
“下面进入实战环节!“主持人声音提高,“请选手依次上台,对这件罕见的'金缕玉衣'进行鉴定,并陈述理由。“
第一位选手是那位古董店老板,他围着展柜转了两圈,信誓旦旦保证这是稀世珍品,还引用了几本周世坤的著作。周教授在评委席上满意地捋着胡须。
轮到齐墨时,会场已经有些躁动。他直播间的粉丝听说他参赛,纷纷跑来现场支持,举着“墨哥威武“的牌子。
“麻烦把展柜打开。“齐墨对工作人员说。
周教授突然开口:“年轻人,这件文物价值连城,不是随便能碰的。“
“隔着玻璃看不清细节。“齐墨不卑不亢,“如果组委会不允许,我只能基于有限观察给出结论。“
主持人低声商量几句,最终同意他戴手套检查。
齐墨小心地托起玉衣一角,铜钱在胸口发烫。他凑近观察金线衔接处,又轻轻拨开几片玉片查看背面。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但会场鸦雀无声。
“我的结论是,“齐墨放下玉衣,声音清晰,“这是件高仿品,制作时间不超过十年。“
会场哗然。周教授猛地站起来:“荒谬!你有什么依据?“
齐墨不慌不忙地拿起麦克风:“三个疑点。第一,汉代金线纯度不高,会因年代久远出现氧化发黑,这件金线太过闪亮;第二,真品玉片边缘会有长期氧化形成的沁色过渡,这件沁色是做上去的,断面太新;第三...“
他翻开玉衣内侧,指向一处隐蔽位置:“这里刻着'辛卯年周制'几个微雕字,应该是制作者留的标记。周教授,您属兔吧?“
会场炸开了锅。摄像机立刻对准齐墨指的位置,大屏幕上清晰显示那几个小字。周教授脸色铁青,而那位拍卖行老板已经悄悄溜向出口。
林小倩在观众席上掩嘴轻笑,对齐墨比了个大拇指。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尽管周教授提前退场,其他评委还是一致评定齐墨获得冠军。领奖时,平台运营总监赵明达亲自给他颁奖,暗示想签他做独家主播。
“表现不错。“回程车上,林小倩难得称赞,“不过你惹大麻烦了。周世坤最记仇,而且那件玉衣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比你想象的复杂。“
齐墨把玩着冠军奖杯——一尊小金鼎:“怕什么,我有通灵铜钱护体。“
“幼稚。“林小倩白他一眼,“那铜钱只会让你更容易招惹阴物。对了,明天来我工作室,教你专业的文物摄影技术,你那直播打光简直糟蹋好东西。“
次日,齐墨如约来到林小倩的工作室。这是栋藏在胡同深处的老宅,外面不起眼,里面却别有洞天。工作室里各种专业设备一应俱全,还有间小型修复室。
“你家是开博物馆的吧?“齐墨惊叹着抚摸一台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显微相机。
“祖传的。“林小倩调试着灯光,“我祖父那辈就开始收藏研究文物。站好,我教你最基本的布光技巧。“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小倩耐心教导齐墨如何用光线突出文物细节,如何调整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甚至还有如何描述文物特征的专业术语。齐墨学得认真,时不时插科打诨逗得林小倩忍俊不禁。
“严肃点!“她板着脸,却掩不住眼角的笑意,“这件唐三彩马的颜色描述应该用'釉色莹润',不是'绿得发慌'。“
傍晚时分,林小倩接了个电话匆匆出门,让齐墨自己练习。齐墨在工作室转悠,被一面照片墙吸引。老照片上大多是林小倩祖父与各种文物的合影,还有几张与各界名流的合照。
其中一张泛黄的照片引起齐墨注意——年轻的林老爷子身边站着个穿长衫的瘦高男子,两人举着同一件青铜器,笑容灿烂。齐墨凑近细看,差点叫出声:那长衫男子分明是年轻时的齐铁嘴!
照片背面写着日期“1963年 5月“和一行字:“与齐兄共得商鼎,生死之交“。但“生死之交“四个字上有几道划痕,像是被刀尖划过。
“谁让你乱翻的!“林小倩的声音在背后炸响。齐墨转身,看到她脸色煞白,手里端着的水杯微微颤抖。
“这是我爷爷?“齐墨指着照片,“他们认识?“
林小倩夺过照片塞回原处:“老一辈的事我不管,你也少打听。“
气氛顿时尴尬。齐墨识趣地告辞,林小倩也没挽留。回到家,他立刻给爷爷打电话,却提示已关机。
当晚直播,齐墨运用新学的摄影技巧,把几件民间藏品拍得美轮美奂。粉丝数突破五万大关,打赏不断。下播后,他正整理设备,门铃响了。
门外是林小倩,手里抱着个木匣子。她眼睛红肿,像是哭过。
“抱歉下午态度不好。“她声音很低,“有些家族往事...一时难以启齿。“
齐墨让她进门,倒了杯热茶。林小倩打开木匣,取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
“我祖父的日记。关于你爷爷的部分...你自己看吧。“
齐墨翻开标记的那页。1963年 5月 15日的日记写道:
“今日与齐兄共赴陕,得商鼎一件。此鼎非凡物,齐兄言其能通阴阳,劝我勿近。我笑其迷信,强以手触之,顿觉天旋地转,见无数鬼魅扑来。齐兄咬破手指点我眉心方解。归途遇山洪,齐兄救我性命,自己险丧黄泉。此恩难忘。“
往后翻几页,又有几处提到齐铁嘴,语气从感激渐渐变成疑惑,最后是深深的忧虑:
“齐兄近日行踪诡秘,常夜半外出。跟踪之,见其于荒郊以血饲鼎,鼎中黑气缭绕...莫非那日所见非幻觉?“
最后一篇相关日记写于 1966年初:
“组织已决定批斗齐兄,我虽知其行径可疑,终不忍见死不救。今夜当送信示警,从此恩断义绝。“
日记到此为止。齐墨抬头,与林小倩四目相对。
“所以...我们两家是世交,也是仇人?“
林小倩摇头:“我不知道。祖父晚年常对着那张照片发呆,时而流泪时而怒骂。他临终前嘱咐我,若遇齐家后人...“
话未说完,齐墨胸前的铜钱突然剧烈震动,同时木匣中的日记本无风自动,快速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泛黄的剪报,标题是《文物专家林 XX离奇死亡,疑似心脏麻痹》。
“爷爷从没提过这些。“齐墨嗓子发干,“但他警告我别相信你。“
林小倩苦笑:“我祖父也警告我远离齐家人,说你们...被诅咒了。“
两人沉默良久。窗外雨声渐起,敲打着玻璃。
“至少我们现在知道,为什么铜钱会选择你。“林小倩轻声道,“这是宿命。“
齐墨正想回应,手机突然响起。是平台总监赵明达:“齐先生,有个私人收藏家看了您比赛表现,想请您鉴定一批战国文物,报酬丰厚...“
挂掉电话,齐墨看向林小倩:“接不接?“
“接。“林小倩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但我和你一起去。我怀疑这批'战国文物'和周世坤有关。“
齐墨咧嘴一笑:“搭档?“
林小倩犹豫片刻,轻轻点头:“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