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获得MC双穿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太子打劫啦!!!

朱标学习中,自然是包括算学。

这也是皇帝的必修课,不然,税收这些东西都搞不懂,被糊弄。

洪武朝第一案,就是税收数目对不上,而产生的。

因此,朱标的脑算能力很快。

五息,便算了出来。

蓝玉颔首点了点头。

顿时,整个书房都有些沉默。

朱标看着地上的这块木头,表面虽然平静,内心却有些悸动。

并说道:“蓝玉,这批木头,孤不收回来。”

“不过,你得答应我,将这批木头,卖给朝廷。”

“近些年,朝廷修筑城池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凤阳。”

“父皇的想法,本是凤阳的皇城修缮完毕,便迁都凤阳。”

“导致,南京城这边的皇宫,有些年久失修。”

“朝廷,正准备向云南采集一些木头,用来修缮皇宫城池设施。”

“可你们应该也清楚,云南路途遥远,所花费,必然要多很多。”

“你这批木头,恰好能应急。”

既然,自己儿子能搞到这一批木头。

那想来,搞到更多的木头,也是不在话下。

当然,当务之急,还是不死图腾为主,木头的事情,暂时不提。

蓝玉却有些沉默。

“太子殿下,您这不是欺负人吗?”

卖给朝廷,其实他倒是无所谓。

毕竟,给谁不是给?

可关键在于,朝廷采购的东西,一般价格都要低廉一些。

更何况,自己是皇亲国戚,价格就要更低一些。

面对那些商贾,他能随意提价,朝廷不行。

不然朱标绝对揍自己。

给富商,这木头,能卖千两银子。

给朝廷,这木头,顶多二百两。

面对蓝玉的反抗,朱标却是十分坚定的说道:“朝廷又不是不给你钱。”

“搞得,要你命似的。”

“此事,就这么办,孤定了。”

蓝玉见朱标如此蛮不讲理,就朝着朱雄英望去。

希望甥外孙能帮自己讲话。

不过,朱雄英却是询问道。

“父亲,为何要从云南运送木头?难道南京城周围,没有木头可用吗?”

闻言,朱标解释道。

“你深居宫中,不知外面的情况。”

“南京城周围的粗树木,基本都已经被砍伐殆尽,用来修建凤阳府的皇宫。”

“你皇爷爷,最近也在为这件事苦恼。”

“我们商榷,是否停掉应天府周围树木的砍伐行为,开始植树。”

对此,朱雄英倒是有些了解。

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

朱元璋曾发动,大规模的植树行动,地点就是在南京城周围。

并预计,种植五千万棵梧桐树,漆树。

在南京城试点成功过后,推广全国。

开始大规模的强制,地方农田,按照比例种植树木。

目的很简单,恢复生态,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

比如,桑树养蚕,枣柿救荒等等。

事实上,古代并非郁郁葱葱,全是森林。

相反,反倒是很多地方荒凉无比。

其主要原因还是,砍伐无度,树木生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砍伐速度。

尤其是王朝末期。

朝廷无能,百姓为了生存,砍伐无度,导致荒凉无比。

黄河和长江,泥沙含量天差地别,除了水量差距外。

最重要的就是,黄河流域出现文明的时间,要比长江流域出现文明的时间长。

这种行为是没错的。

后世,也借鉴了这种政策,退耕还林。

只不过,百姓并不懂这些,生态平衡破坏会带来什么,导致民怨极大。

毕竟,种植的树木,需要人力物力,还侵占了一些农田耕地。

“近些年来,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所消耗的树木数量,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持续这般,恐怕,到时候城外都会成为荒山了。”

洪武朝初年,百废待兴。

不论修什么,都缺不了木头。

自然免不了,过度砍伐树木。

难怪要从云南运木头。

云南人少,木头的使用量,肯定是也比较少。

这就容易养出,比较粗大的树木。

永乐朝时期,修北京城的木料,就是云南的木头,通过运河运输到北京。

这路程,不知死了多少人,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也难怪,北京城修了十几年才修好。

“舅姥爷,这木头,你还是卖给朝廷吧。”

“毕竟,好歹也会给点。”

见朱雄英这话,蓝玉只得痛心疾首,答应了下来。

他清楚。

要是再不答应。

到时候,连低价都没有。

朱标说不定,直接没收了。

再怎么说,这批木头,也是朱雄英手里出来的,赏给他的。

只要在朱雄英身边呆久,还愁没有木头吗?

朱标见状,含笑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待会,便写好奏疏,送到工部,让户部拨款。”

“到时候,你将木头送到工部审批,若无碍。”

“这钱,三天便能到你的手里。”

目前,朝廷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毕竟,没有效率的,要么被罢黜,要么被杀,流放。

高压政策,官员的效率自然是高。

蓝玉点了点头。

“是。”

处理掉这批木头,朱雄英继续开口说道。

“对了父亲,儿臣还需要人手。”

闻言,朱标想都没想,点头答应。

“要多少?”

朱雄英竖起一根手指。

“一个人足够吗?”

朱雄英点了点头。

“一个人足够了。”

“那你想好,要谁了吗?我给你调。”

现在,只要是朱雄英要的,朱标无忧不准。

就算是朱元璋来此,恐怕也和自己一样。

朱雄英摇了摇头。

“我想选些,和父亲和母亲有关之人。”

他暂时没想好,用人方面,他还是倾向于自己这一脉的人。

也就是,向常遇春靠近的将领。

朱标的皇位是稳固的,自己……不好说。

稳点,培养些自己的势力,总没有坏处。

见状,朱标倒也没有多虑。

知道为自己考虑,这是好事。

“小小年纪,心思这么多。”

朱标淡然的吐槽一句,后便说道。

“不过,你这话,倒是让我想到一个人选。”

“谁?”朱雄英疑。

“开平王之子,常茂。”

常茂?

史书上,关于此人的记载倒是很少。

朱雄英只知道,常茂的性格,比蓝玉还要恶劣。

蓝玉只是打仗的时候,性格张狂了些。

若是遇到比他厉害的,不敢造次。

比如徐达,傅友德,李文忠这些人。

但常茂不同,他是敢直接顶撞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