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宋家屯镇坐落于江城市西北郊一条宽大的古河道上,离市中心区有十多里路。没有人知道人们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在这里聚集繁衍的。20世纪初,她还是中长铁路路边上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不起眼儿的小屯落,如今镇上人口早已过万,她出息成现在这样一个大镇子只是近几十年间的事。
承载着宋家屯镇的这条古老大河的河道肯定是早在这里有人类活动以前就干涸了,因此没有人给她起过名字,知道它的历史。眼下依然淙淙流淌在她宽过数百米的河道中间的那条弯弯曲曲时宽时狭的涓涓小溪,和河道一起显示着她曾经有过的辉煌,由西而东的流向,是她古远生命的一个延续和象征。
关于这条不知名的大河,在当地居民中一直流传着一则可怕的传说。据说在这条大河下面黝黑的深渊潜伏着一条孽龙,说不定在哪一天的什么时候,它就会轰然拱开地面,腾空而起,直上云霄。那时候这里一定又会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
说起来这条古河道也真是有点儿奇怪。河道中间的那条清澈的小溪,无论旱涝,从不干涸,一年四季,长流不息,除开夏季多雨季节,水量不增也不减,而据说河道下面却是黏黏糊糊、深不可测的黑色泥浆。每当夏秋季节,纵贯本镇南北的兴隆大街穿越古河道的那段百多米的路面儿,就会变得像胶皮糖一般柔软。空行人可以从上面走过,但是由于人们不免会想到泥浆深处的那条可怕的黑色孽龙的存在,心中也不免会生出一种随时都会陷进无底深渊的恐惧,而穿越古河道的车马,在夏秋时节根本就不能通过那段路面儿进出宋家屯镇。届时,原本设在古河道北岸的菜市街和兴隆大街交叉路口儿上的汽车站,也只好临时把车站改在古河道的南岸。南来北往的各种车辆,如果必须穿过本镇,只能沿着古河道南岸或是北岸东行七八里,通过那里的国道大桥,绕道进出本镇。好在每年一过阴历八月,这里就开始落雪结冰,所以一年里有七八个月,来往的车马行人都可以顺畅地通过那段路面。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人们不把这条古老的大河叫作“河”,而是降格儿而称之为“沟”。又以沟划线,把河床以南宽过百十米、呈慢坡状的河堤及其以南的地区,称作“沟子南”;把河床以北同样宽过百十米、呈慢坡状的河堤及其以北的地区,称作“沟子北”。而本镇的居民就居住在古河道的两侧。住在“沟子南”和靠近沟子中心地带北侧的,大多是本地居民,其中有钱的人家儿比较多;而住在“沟子北”,特别是其偏远地带的,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来从山东、河北等地移来的居民,几乎都是穷人。
中长铁路就从离古河道南面一里多路的高地上通过。客车和货车,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日日夜夜,带着隆隆的轰鸣声,在宋家屯镇人的眼前跑来跑去。
繁华的菜市街位于“沟子北”的最南端,紧靠着古河道并占有部分河道,是本镇第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全长一里多路,其最繁华的地段儿也有二三百米,本镇的大小商店、鱼肉粮菜市场,羊羔儿、猪崽儿和牛驴骡马等的交易场所,大多集中在这里。她是和本镇中心大路兴隆大街垂直交叉的第一条东西向的大街。
和菜市街平行的第二条东西向的大街是位于本镇中部的柳影路。本镇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机构,如本镇的餐饮交际活动中心“协和饭店”,本镇唯一的公立完全小学校柳影路小学,本镇唯一的一家只有一名院长、医生兼护士的助产医院“玉春助产医院”等,都在这条大街上。本镇的警察派出所,也像一只恶狼一样蹲坐在柳影路和兴隆大街交叉的十字路口上,它的门前,挑着一个涂抹得血红血红的球形大电灯,向周围散布着威胁和恐吓。
本镇和兴隆大街交叉的第三条东西向的大街是和柳影路平行的黑狗大街,它是近些年开辟出来的一条比较平整的土路,宽约30米,两侧挖有上宽下窄、横切面呈梯形的整齐的排水壕沟。据说早先这里曾经有一条凶猛无比,连狼都怕的特大的神秘的黑狗经常出没,因而得名。近乎笔直的黑狗大街,比菜市街和柳影路都更宽更长,但是目前她远不如菜市街和柳影路那么繁华。这里不仅没有像样儿的学校和商店,就连房屋建筑和居民也不多,仅有的店铺是两家中医药店,算得上文化机构的是只有二十几名小学生的王万伯私塾。近几年,由于大量的山东难民和少量的河北难民不断涌来,这里才渐渐地热闹起来。由于这里的新居民主要来自山东,所以当地人习惯于把这一带地方叫作山东庄。“山东庄”也就这样子叫起来了,被列入了宋家屯镇的街市图。
从黑狗大街再往西是一块宽约一二百米、长约三四百米的平展的空地,分属于当地好几家财主。三年前这片空地被划进本镇后,就成了建房盖屋的好地方,人们普遍看好这块地皮,地价一涨再涨。
越过这片空地再往西,就是本镇近郊的庄稼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