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密道图
夜雨在琉璃瓦上敲出密匝的鼓点,林绾贴着回廊的阴影疾行。白日里发现的半片桦树皮正在袖中微微发烫,炭笔勾勒出的北斗七星与阿蛮腕间的刺青完美重叠。她望向紫宸殿的方向,高力士的书房窗棂透出的烛火,在雨幕中晕成昏黄的光斑。
“娘娘,戌时三刻了。“阿蛮突然攥住她的披帛,指尖深深掐进孔雀金线,“今日是袁天罡的祭辰,值夜的右监门卫都换了生辰带火的命格。”
林绾将钛合金簪尾抵在唇间。簪头残留的磁粉正指向书房的方位——杨国忠送来的那匣毒钱里,竟掺着能感应铁器的陨铁屑。雨丝斜掠过面颊时,她嗅到了夹在潮湿中的淡淡龙涎香气味,那是独属于天子近臣的气息。
子时的打更声从远处传来,最后一队金吾卫的靴声消失在丹凤门。林绾取下步摇上的珍珠,滚入书房门槛下的凹槽。月光穿过云隙的瞬间,珍珠表面浮现出纵横交错的丝线——这是用鱼胶和夜光粉涂抹的机关示警线。
“喀嗒。“
夹缬屏风后的《八十七神仙卷》应声移开半尺,露出暗格中泛黄的羊皮卷轴。林绾的指尖刚触到卷轴边缘,瞬间感觉颈后寒毛倒竖——三寸外的博山炉青烟笔直如剑,昭示着密室通风口的异常气流。
她猛然俯身,淬毒的弩箭擦着发髻钉入屏风。飞溅的木屑中,羊皮卷轴滚落展开,墨线勾勒的地下密道如蛛网蔓延。最骇人的是兴庆宫地底标注的符号,竟是现代化学式中代表汞的“Hg“。
“娘子好身手。“高力士的嗓音混着雨声从梁上传来。老宦官像片枯叶飘然落地,手中提着的六角宫灯照亮壁上《璇玑图》,那些回文诗的字缝里渗出暗红血迹。
林绾将卷轴往怀中一塞,钛合金簪已抵住对方咽喉:“中贵人夜半在此,莫不是等着捉鬼?“
“老奴在等星坠之人。“高力士浑浊的眼珠映出她簪头的蓝光,“神龙二年七月初三,太白昼见,则天皇后在明堂地宫接见异星来客时,用的也是这般天外玄铁。“
惊雷炸响,宫灯忽明忽暗。林绾瞥见老宦官左手小指缺失的伤口——那分明是电击造成的碳化痕迹。史书从未记载的秘辛,此刻正在羊皮卷的密道图上蜿蜒成血色的脉络。
“从此处往西三十步,有则天皇后留予后来者的礼物。“高力士将半块鱼符塞入她掌心,转身时蹀躞带上的金钥划过诡异弧度,“寅时三刻,玄武门换防。“
密道入口藏在太液池畔的假山石中。林绾按卷轴指示转动石雕莲座,池水突然沸腾如滚粥。浮起的青铜闸门表面,密密麻麻刻着历代穿越者的名讳,最新一道刻痕竟是天宝三载的“林“字。
地道里的空气泛着水银的腥甜。林绾用洒金笺裹住口鼻,簪头磁粉在壁上划出荧光路标。转过第九个弯道时,眼前豁然开朗——整面玄武岩壁上,用夜明珠镶嵌出浩瀚星图,中央太极图案竟是可旋转的浑天仪。
“武曌于此问天道。“斑驳的壁画上,戴通天冠的女皇正与短发异服女子对弈。林绾凑近细看,那异域女子手中的黑子,分明是微型集成电路板的模样。棋盘旁的诗句让她血液凝固:“烟锁池塘柳,烽火连三月——这竟是首藏头五行诗!“
指尖拂过“火“字时,岩壁轰然中开。密室中央的青铜鼎内,悬浮着块拳头大小的透明晶体,内部封存着九十年代的《人民日报》。头版标题触目惊心:“西安考古队离奇失踪,武则天陵惊现现代制品“。
“林绾研究员,若你见到这段影像,说明时空闭环已经形成。“晶体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白发苍苍的自己正在实验室嘶喊,“千万不能改变马嵬坡结局!安史之乱是维持因果链的......“
“嗖!“
弩箭破空声打断警告。林绾旋身避开,箭簇深深没入《推背图》壁画。李林甫的私兵如潮水涌来,为首者脸上覆着青铜傩面——那正是杨国忠账本里提到的“影卫“标记。
“娘娘先走!“阿蛮从暗渠跃出,七星刺青在袖箭寒光中宛如活物。她挥刀斩断浑天仪锁链,汞液如银蛇窜向追兵。林绾在毒雾弥漫前扑向密道,怀中鱼符突然与某处机关共鸣。
石壁合拢的刹那,她看见阿蛮被傩面人按进汞池。少女最后的眼神不是恐惧,而是某种夙愿得偿的解脱。密道开始崩塌,林绾攥着浸透水银的《人民日报》,在袁天罡预言般的狂笑回声里坠入黑暗。
当晨光染红骊山时,她在华清宫偏殿醒来。枕边放着半块染血的鱼符,与高力士赠予的严丝合缝。更诡异的是掌心的墨迹——不知何时竟被写上“七月七,长生殿,金簪断“的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