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家长伴护手册(5~6年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新环境下如何结交新的朋友?

案例

小诺是个文静、内向的六年级女生,从三年级就有了自己稳定的朋友小圈子,她一想到上初中要和朋友分开就感到很不舍。她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很有默契,相互陪伴,课余时间也不会感到孤单。到了高年级,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固定的朋友,只有个别同学形单影只,课间就只能坐在教室写作业,或者自己玩,很难插进别人的圈子。小诺担心到了初中,面对全新的环境,找不到这么投缘的朋友,如果自己没有朋友,课余时间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度过。

小诺的朋友也有类似的苦恼,大家在聊到这个话题会担心:“初中大家不在一起,要重新结交新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开始。”“万一话题选得不合适,或者是冷场了,那不是很尴尬?”“要和一个陌生人成为朋友,自己该做些什么呢?”

虽然对这个问题感到担忧,但是小诺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说,担心父母觉得自己小题大做,觉得这个阶段不应该为这样的小事烦恼,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一想起这个问题她就只能自己苦恼。

解析

案例中的小诺因为升学产生了与朋友分离的焦虑情绪,情绪背后一方面是对稳定的朋友关系的依恋不舍,另一方面是对要走出友谊的舒适圈而感到信心不足,担心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以让自己快速获得新的友谊。同时,虽然对这个问题感到担忧,但因为已经进入青春期,她觉得父母只会关注学习情况,不会在意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不能及时对父母袒露自己的焦虑,陷入无助的状态。

家教指导

随着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同伴关系在孩子们心中变得愈发重要。困扰青春期孩子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议题就是同伴关系的质量,因此作为家长,应细心了解孩子的人际交往情况,当孩子面临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时,及时给予孩子合理的指导,帮助他们更轻松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一)学会倾听,轻松开启话题

倾听不只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创造一个说话的情境,让对方有表达的欲望。这不仅体现在亲子之间的沟通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倾听也是打开话题、增进彼此关系的有效技巧。

合格的倾听姿态是只听、不插话、不教导,或者用简单的“嗯嗯”表示我在听你说;更高级的小技巧是可以适当运用“鹦鹉式回应法”,借由对方说的话来回应,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如孩子说:“妈妈,我好担心到初中交不到朋友。”鹦鹉式回应为:“嗯,是挺让人担心的。”类似的重述对话内容的回应方式能给孩子安心的感觉,当孩子不担心被评价时,才可以安心地表达,从而放松心情,打开话题。

当父母这样做时,也是在给孩子示范如何开启沟通的桥梁,并让人放下心防,与之建立友谊。

(二)积极主动回应,让友谊更进一步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比起在压力中获得的支持回应,好事发生时能否获得支持回应在关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作用。谢莉·盖博(Shelly Gable)研究发现在人们对他人发生好事时的四种回应类型(积极主动、积极被动、消极主动、消极被动)中,积极主动的回应方式最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如鼓励的话语、好奇地询问对方更多的细节,以及带着真诚的微笑靠近对方。

当孩子与朋友交谈时,积极主动地回应别人的好事,是有效加深友谊的法宝。如当听到朋友比赛获得了好的成绩时,可以笑着注视对方并凑过去说:“哇,你太厉害了吧,这么激烈的比赛,你表现这么好,快说说当时你是怎么做到的啊?”言传身教也很重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演练积极主动的回应法,是孩子学习这个法宝的快捷途径。

(三)万用话题秘诀,巧妙开启话题

调查发现,除了社交高手娃,大部分孩子会担心与初次见面的同学聊天找不到话题。借用5W1H法让话题自然打开,5W1H:who(谁)、what(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why(为什么)、how(怎么样),这六大要素是传递消息的重要内容,即使不善言辞,利用这个法则,也能更容易地叙述完整的事情经过。

除了这些打开话题的要素,也可以准备一个话题记录本,及时记录自己可以分享的话题,以及别人聊过的、自己也可以借鉴的话题。家长在指导孩子人际交往的时候,可以适当给孩子提供一些小技巧,并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练习,提前练习是掌握人际互动技巧的关键。

(四)积极看待沉默,加深彼此认识

即使非常用心提前练习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在真实的情境中,与陌生的同学见面聊天,依然有可能会出现突然的沉默,很多同学反馈说“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觉得沉默太尴尬了,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其实偶尔沉默也没有那么糟糕,当你与感情很深的朋友相处时,沉默也可能是彼此心灵交流的时刻。所以,在与陌生的人交往时,即使沉默来临,也不妨放下焦虑,把它当作与对方共享心灵放松和安定的机会,带着微笑坦然和对方一起享受沉默,或者等待对方开口说话,不急于打破沉默。熟识之后,甚至可以一起讨论相互的感受及沉默本身,然后再开启新的话题。

当父母能够传递这样积极的观念给孩子,孩子在面对聊天中的沉默时就不会那么焦虑,也不会因为担心沉默而回避与陌生同学建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