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流动人口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特殊群体。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总规模达到2.44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大约有6亿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改变了中国城乡结构和社会结构,加快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城乡二元体制约束,流动人口长期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口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职业病、工伤事故频发,子女上学、生活和居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如何使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些为做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流动人口工作的相关要求,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现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围绕“服务流动人口,促进社会融合”的宗旨,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启动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工作,开展了流动人口动态调查和专项调查,建立了流动人口数据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连续三年举办了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论坛,承担了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农民工办等部委委托的相关课题几十项,中心研究人员发表了学术论文近百篇。在此基础上,中心启动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丛书”的编写工作。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纪念中国人口流动迁移四十年光辉历程,分享其成功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对本中心自成立以来研究人员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从中选出23篇,编成《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一书,作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丛书”的组成部分。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概述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国外经验和管理方法;第三部分包括流动人口就业、健康与社会保障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涉及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迁移理论等内容。

本书是根据中心主任肖子华的提议编写的,他对本书的编写体例、论文入选原则、论文集框架设计和书名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中心副主任徐水源对本书的编写细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调查评估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刘金伟具体负责本书的编写工作,包括编写活动组织、论文筛选、编排、校对等。办公室负责人林颖、信息服务处负责人王博、健康服务部负责人史守庆、社会服务部负责人徐友龙对本处室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进行了筛选。调查评估处干部宁颖丹、成前和社会服务部干部李红娟参与了论文收集、分类,文字编辑、校对等具体工作。

本书主要供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研究中使用,也可以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相关服务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同时,作为中心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之一,通过该书的出版,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流动人口问题研究是一项复杂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同时,政策的调整和实践的进步也促使研究内容不断更新,因此论文集中的部分内容肯定存在遗漏、缺失或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对本书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寄: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调查评估处(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国家卫生健康委3号办公楼,邮编:100191);电子信箱:dcpgc2015@163.com;联系人:宁颖丹。

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编委会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