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梨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李安

半炷香过后,宋嵩忙完公务进入到了大厅之中。

宋锦书见他来了,起身向他问了好。

宋嵩对她慈爱地笑了好:“刚刚叔叔有些事耽搁了,让你多等,还望锦书多多包涵。”

她回道:“锦书不敢,只是不知今日叔叔找我有何事?”

“如今你也十七有余,像你一般大的女子也早已嫁为人妇,你父亲又已离去,身边无人可照顾你。叔叔就是想问问你的意思,是否要叔叔帮你相看夫婿呐?”宋嵩望向她。

宋锦书回道:“父母离去,子女应当尽孝三年。相看夫君一事不急,我自会有打算,不麻烦叔叔为我操心了。最近我也在学习经商之道,而父亲还有许多未处理完的事务,作为子女,我也有义务帮父亲做完这些事情,等府上的事情都忙完了,叔叔您大可把一些事经我手处理,好让叔叔放松些儿。”

“如此说来,锦书你倒是懂事了。那过几日你就来店铺帮我忙吧。”宋嵩对她笑着说。

结束完与宋嵩的对话,宋锦书便向他行了礼告退了。

…………

宋锦书走后,王玲看着在一旁喝茶的宋嵩:“老子,那个丫头的意思是不想嫁人啊,只是她一日不嫁,那大哥留下的家产就更危险啊。”

宋嵩哼了一声:“嫁不嫁不是她说了算,她不想嫁我自会有办法,今天我只是探探她的口风,你到时候按照我的指示去做就是了。”

明月阁内,宋锦书坐在亭子中一边饮茶一边看书。站在一旁的鹊儿出了声:“小姐,刚刚我在门外听到二房老爷和你说嫁人的事,大老爷才刚走没多久,他就着急地把你嫁出去,定是没安好心!”

她听到了鹊儿的话,笑了笑对她说:“我当然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今日找我谈话表面上是问我的意愿,实际上是对我关心实际上是对我试探罢了。”

今日宋嵩一房突然找她谈话,就是想试探她对宋池留下的家产抱有的想法。而刚刚在大厅中,宋锦书也已经和宋池说明了,她无心嫁人,而家产一事她也要争上一争,凭什么她父亲辛苦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家产要平白无故地落到旁人手上。

一阵清风吹过,有几片树叶随着风掉落到了地上,一只信鸽从别处飞来,随着那阵风把纸条放到了宋锦书的话本上。她打开纸条,心中默念上面的内容,看完之后便令鹊儿拿去烧掉。

林深传信与他说,宋池原先的茶叶无毒,但是在滴过两三滴乌痕之毒之后,那茶叶便会产生毒素,长时间饮用内部肝脏便会出现问题,最后中毒而亡。

既然是这茶叶被加工后才会变得有毒,那谁又是这下毒之人呢,她在心中不停地思索。

这时,她忽然想到了一人,就是父亲从前的随身仆从万福。现在能从最快能找到线索的方法就是从他身上去寻找了,她写了一张纸条,再命鹊儿让信鸽传信与纪陈,让他调查万福现在的住处。

光阴即逝,转眼间四月也快到头了。

宋锦书站在琳琅阁前,她看着门前的牌匾不禁失了神,不知不觉又想起了儿时与娘亲还有姐姐一起到店里看父亲的日子。

她缓步走到店里,挂在店门旁的铃铛发出响声,像是得到了什么感应似的,店里的伙计们纷纷地向她投来了目光。只见一身着青色襦衫的女子走了进来,再看看脸,那脸竟与逝去多年的大夫人五六分相像,而那眉形却与宋池的如出一格。

一位叫做李安的中年伙计向她靠近:“敢问您是二小姐吗?”

宋锦书对他微笑说:“正是,李伯伯您不记得我了吗?小时候我同姐姐经常到店里玩耍,您经常会会拿糖果给我们吃呢。”

听到回话,李安的眼角挂了两滴泪,说话的声音也带了些许哽咽:“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多年不见,二小姐长这么大了啊。您刚刚说的那些话,又让我想起了老爷呐。”

她安慰李安道:“李伯伯莫伤心,我知您同我一样对父亲的离去十分难过,但也不要因为忧思过度伤了身子啊。”

李安年轻时家里十分潦倒,那个时候他的母亲身患重病,他四处向亲戚借钱却无一人肯借给他。有一日,他同往常一样厚着脸皮登门亲戚家,最后又被亲戚毫不保留情面地赶出来,样子十分落魄。就在那时,他遇到了宋池,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人,他就像一道光一样照进了李安的人生。

在李安母亲生病之前,他家里还存有些许银两,只是被他那个可恨的表弟骗去了钱财,他的母亲心善,他的表弟说想借些银两拿去做生意,他母亲以为他那个颓废的表弟终于有些出息了,便将银两借给了他,没想到的是他那个表弟骗了他们,表面上是去借银子做生意,实际上是拿银子去赌博。在他母亲生重病急需银子之时,李安前到他家讨要银子,可没想当的是,那败家子欠了巨额债务,竟然偷偷跑了。赌馆里讨债的人见他家里没人,便气急地把他家打砸了一番。

在了解完他家的情况后,宋池十分地同情他,便伸向他援手,借了他银子,又为他请了大夫医治他母亲。他在心中发誓,一定会报答宋池的恩情。

他对宋池说:“恩公之情,李安有一日终会回报!还望您在余生中记得我,李安终有一日会登府报答,还望恩公莫要嫌弃!”

宋池听到他的话,把手放在他的肩头:“既然你想办法我,日后便在我的店铺里帮忙,帮我料理生意之事,可好?”

在听到宋池对他说的话之后,李安忍不住落了两滴眼泪,对他做了鞠躬礼:“好。”

李安看着站在面前逝去的恩人的女儿,又回想到了从前的往事。既然恩人已经离去,他发誓,便用一生报答恩人的女儿。虽君已离去,但君之女吾愿用一生报答。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