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医学的现代性批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丛书序 遵循医者厚道,让医学更有温度

韩启德

疾病就是痛苦,治病就是解决痛苦。痛苦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所以医者要回应的是痛苦,是人。

叙事医学是一个新生事物。讨论和实践叙事医学,首先要对它的定义达成共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丽塔·卡伦在《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中下的定义是:“叙事医学是由具有叙事能力的医生所实践的医学,而叙事能力是认识、吸收、解释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动的能力。”总体来说,我对此表示认同。但我认为这个定义不够理想的地方是它的“温度”不够。我认为,叙事医学不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素养。

叙事医学的基础是人性,叙事就是医生与病人内心的沟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医生做不好叙事。在我和医生们交流叙事医学时,有一个医生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作为一名医生,如果跟每个病人共情的话,我还能活吗?”确实,医生不可能跟所有病人共情,但我认为起码要以平等的态度,怀着善良的心去和病人深入交流,即便不能完全共情,起码要尊重与理解病人的感受与感情。

叙事医学在我国发展具有先天优势。第一,我们有“医乃仁术”的传统;第二,中医在传统上就是讲究叙事的;第三,跟欧美相比,我们开展叙事医学的文化环境更好,我们没有那么忌讳谈论私事。但同时,在中国开展叙事医学也有不利之处,那就是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城市大医院,病人都赶到大医院看病,医生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与病人充分沟通。本来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和签约家庭医生更有条件开展叙事医学,但他们缺乏病人的信任和激励机制,基本素质也参差不齐。

“厚道”不排斥技术,“道”包括事物的规律。作为医生,要解决病人痛苦,必须去探索疾病的规律,更好掌握技术,并且努力去开展技术创新。实际上很多医学上的创新,都起源于临床医生,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最能发现与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科学与技术问题。现在很多医生提不出问题,只满足于现在的、已有的技术,根源还是在责任心和医者仁心的问题。

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它是有科学的艺术和有艺术的科学。疾病是什么?疾病就是痛苦,治病就是解决痛苦。痛苦都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所以医者要回应的是痛苦,是人。医学是人学,医道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