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5章 黄药师
黄药师青袖一拂,满室珠光黯然失色。他负手而立,声音如寒潭破冰:“不贪珍宝,全灵风遗愿...黄某欠你个人情。”话音未落,忽见封于修从怀中取出一册泛黄书卷。
“黄岛主,在下还有一事...”封于修正欲解释,手中蓦然一轻。但见青影闪过,那册《九阴真经》已如落叶般飘入黄药师掌中。封于修瞳孔微缩——这般“飞絮拈花“的手法,竟连他这等先天高手都未能看清轨迹。
黄药师指尖抚过经书封皮,面色骤变。桃花岛上忽起狂风,桃枝噼啪欲折断。他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寒意:“梅超风的经书...怎会在你手中?”
封于修但觉周身气机被锁,如坠冰窖。他连忙运起九阳神功相抗,这才顶住对方的压力。
封于修拱手道:“这是另一件事了。那日我与江南七怪从大漠返回江南...”接着,把如何铲除黑风双煞的事情一一道来。
黄药师青袍无风自动,眼中精芒闪烁。他发觉对方在自己的“碧海潮生“威压下依旧若无其事,吐字依然字字铿锵,足见其内力已臻化境。黄药师心中不免有些惊讶。江湖上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位先天高手,自己怎么毫不知情?
封于修最后在凛冽气劲中拱手一礼,玄色衣袖纹丝不动。他声如金铁交鸣说完:“黑风双煞虽然是黄岛主弟子,然戕害无辜、扰乱江湖。在下虽然与他们无冤无仇,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本九阴真经是从铜尸陈玄风身上所得,理应物归原主。黄岛主如有责难,在下一力承担,与江南七怪无关。”
黄药师许久没有见到有人在自己面前如此说话了,他突然纵声长笑,袖中玉箫已然在手:“哈哈!说得好!好个'不得不除'!十招为限,接得下,这件事就一笔勾销。接不下...”箫尖挑起一朵剑花,“桃花岛上多座新坟而已。”
一时间海浪声忽然大作,桃林如遇飓风。
封于修神色凝重,重剑出鞘。两人气浪相冲,青石地面已现蛛网状裂痕。
封于修手腕一沉,玄铁重剑剑锋未动,剑气已激得满地桃花盘旋而起。他身形微沉,九阳真气贯注剑身,黝黑的剑刃竟泛起赤金光芒。
黄药师玉箫斜指,箫孔中忽有海潮之声。他青影一闪,已如鬼魅般欺近三丈,箫尖点出七朵寒梅,直取封于修周身大穴。
重剑横扫,如巨浪拍岸。封于修使出一式简简单单的“力劈华山”,招式虽然简单,气势却不凡,汹涌磅礴,如巨灵神开天巨斧,剑风过处,七朵寒梅剑气尽碎。黄药师不避不让,玉箫突然变招,化作“碧海听潮”,箫影重重如惊涛叠浪。
“铛!”
箫剑相击,声震四野。封于修只觉一股阴柔劲力顺剑而上,连忙运起九阳神功化解。重剑回旋,使出一招“横扫千军”,这一招如同滚滚巨浪,顿时将潮水般的箫影尽数荡开。
转眼八招已过。黄药师忽然长啸一声,身形拔地而起,玉箫在空中划出一道青虹,正是“落英神剑”中最精妙的“万花竞艳”。漫天剑气如雨倾泻,每一缕都暗藏杀机。
封于修不闪不避,重剑直指苍穹。九阳真气澎湃而出,在头顶形成一道金色气罩。“轰“的一声巨响,剑气与气罩同时溃散,余波震得周围桃树拦腰折断。
黄药师翩然落地,玉箫已收回袖中。他深深看了封于修一眼,忽然仰天大笑:“好一个重剑无锋!”笑声未绝,青影已飘出十丈之外。
封于修正欲开口,却见黄药师背对着挥了挥衣袖:“算你赢了,自己离去吧。”话音袅袅间,那道青影已消失在桃林深处,唯余满地残花随风翻卷。
封于修连忙高呼:“黄岛主,在下还有一事。听闻全真教周师叔被困桃花岛,在下与丘真人有故,能否大发慈悲,放周师叔出岛?”
话音未落,空中飘来幽幽两个字:“做梦!”
语气坚决,无从更逆!
封于修听闻,只得叹口气,看来找周伯通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封于修此次来桃花岛,除了这些琐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寻找老顽童周伯通。而找他的最重要原因则是学习他的双手互搏之术。
封于修自己私下试过,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端是轻松拿捏。也许是穿越的缘故,身体内本身就有两套记忆,封于修和郭啸天的,这么一来,分神两顾的本事就自然有了。
既然有这样的天赋,不学双手互搏那实在太可惜了。
封于修跃上树巅,四下眺望,南边是海,向西是光秃秃的岩石,东面北面都是花树,五色缤纷,不见尽头,只看得头晕眼花。
他尝试从树上飞跃而行,避免被阵法所困。哪知依旧是转来转去离不开原地,上树一阵奔跑,落下地来,连自己的枣红马也已不知去向。
封于修叹服,眼见天色渐暗,只得坐在地下,摘了一些桃子充饥,暮色深沉,终于靠着树沉沉睡去。
睡到中夜,忽听得有人吹箫,一惊醒来,箫声兀自萦绕耳际,封于修定了定神,一抬头,只见皓月中天,花香草气在黑夜中更加浓冽,箫声远远传来,却非梦境。
封于修大喜,他熟读原著,知道这是黄药师用箫声逼迫周伯通走火入魔。于是连忙追寻着箫声而去,路途曲曲折折的,有时路径已断,但箫声仍是在前。封于修不理道路是否通行,只是跟随箫声,遇着无路可走时,就上树而行,果然越走箫声越是明彻。
封于修愈走愈快,进了树丛之中,再行一会,箫声调子斗变,似浅笑,似低诉,柔靡万端。
封于修心中一荡,连忙静心凝神,他知道这是黄药师的音攻之术,不敢怠慢。一边用九阳真气护着心神,一边继续前行。
没多久,封于修只听得箫声渐渐急促,似是催人起舞。他心中一惊,连忙止步,运转金关玉锁二十四诀,初时只感心旌摇动,数次想跃起身来手舞足蹈一番,但用了一会功,心神渐渐宁定,到后来意与神会,心中一片空明,不着片尘,任他箫声再荡,他听来只与海中波涛、树梢风响一般无异,只觉得丹田中活泼泼地,全身舒泰,腹中也不再感到饥饿。
封于修到了这个境界,已是外邪不侵,缓缓睁开眼来。继续前行十余丈,黑暗之中,忽见前面两丈远处一对眼睛碧莹莹的闪闪发光。
封于修内功精湛,辨得这是一个人的双眸,顿时大喜。此人目中精光四溢,显然是个绝顶高手。八成就是老顽童周伯通了。
就在此时,那洞箫声情致飘忽,缠绵宛转,便似一个女子一会儿叹息,一会儿呻吟,一会儿又软语温存、柔声叫唤。正是音攻到了最高部分。
封于修听着老顽童的气喘愈急,听他呼吸声甚是痛苦难当,正拼了全力来抵御箫声的诱惑。
封于修连忙向前,走到相距那人数尺之地,看清他的面目。只见这人盘膝而坐,满头长发,直垂至地,长眉长须,鼻子嘴巴都被遮掩住了。他左手抚胸,右手放在背后。
封于修知道这是修练内功的姿式,收敛心神的要诀,只要练到了家,任你雷轰电闪,水决山崩,全然不闻不见。
老顽童虽然会玄门正宗的上乘内功,但瑛姑之事在其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所以心境反而远不如封于修。
眼见箫声愈来愈急,老顽童身不由主的一震一跳,数次身子已伸起尺许,终于还是以极大的定力坐了下来。
封于修见事情要糟,连忙上前抢上,伸手牢牢按住老顽童右肩,右手已拍在他的颈后“大椎穴”上,一股炙热的九阳真气就此灌输其中。
有他这么一出手,老顽童得了援助,顿时心中一静,闭目运功,整个人都安静下来。
封于修隐隐听见有人骂了一声:“多管闲事的贼子,坏我大事!”接着箫声突止。
封于修吓了一跳,回头过来,不见人影,听语音似是黄药师的说话,心里叹道:黄药师虽然与自己内力在伯仲之间,但身法远超过自己,更会奇门八卦,丹药医术,文采音律也不是自己能比拟的。天下五绝,各有所长,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武学道意,自己与之相比,可就逊色多了。
想到这里,原本那种突破先天的沾沾自喜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封于修只听老顽童气喘渐缓,呼吸渐匀,知道他没有大碍,只是在调息真气,把错乱的真气一一纠正。这种事情不需别人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