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22.展望
等到季渊彻底离开阵中,玄武才长吁了一口气。
这些年真叫他心惊胆颤。
那日他见季渊化解怨念而气运不少,便起了占卜的心思。
哪知道冥冥中气运相阻,他也是个不信邪,反而想要看看到底为何。
却不曾想有一至高意念垂落,警告他不得再探,可把他吓到了。
连忙停止占卜,又结了善缘,这才了事。
“以后还是少点好奇心吧,我可不想丢了这镇压海眼的美差。”
一道道阵法升起,将原本的阵法又加强了数倍,玄武这才安心又陷入了沉睡。
……
季渊在北海上方缓慢飞行,看着焕然一新的海景,不禁一叹。
这就是强者余韵,纵然身死只留一丝怨念也能影响一方浩瀚海域。
不知自己何时能到这种境界。
不作他想。
季渊闭目躺在虚空中,身形却飞快向东疾行。
这只是风之权柄的一点简单运用罢了。
只需设定一个方向,风就能一路托着他过去,速度也不慢,倒是方便他在赶路中修行。
北海和南海分处两极,若是直接前去那未免有些浪费时间了。
所以季渊打算先回一趟东海寻青龙神君,看看能否求到乙木之精。
顺便给通天教主请安,再看看敖广出来没。
季渊一路向东,虽然不需以法力赶路,但他也没闲着。
山海异兽录缓缓展开。
【点亮霸下图,获得能力:负岳神力,大小随心。】
霸下,龙之六子,相传其力大无穷,负三山五岳亦能行走自如。
更有大小随心之能,大可弥宇宙,小可纳芥子。
很快霸下图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季渊体内。
“不好!”
季渊展开风雷翅施展极速,随意找了一个山头,简单开辟了一个洞府便开始融合霸下之能。
这次能力与之前的不同,不再是润物细无声,而是如山洪席卷。
仙道重炼神不重炼体,因为季渊是人族的原因他的身体强度相较于其他种族还要更孱弱一些。
不过现在不同了,融合霸下能力后,季渊的身体变得更加雄壮有力,宛若力的具现。
季渊盘膝坐在地面上,仅仅是肉体散发的轻微震动便将周围山石化作齑粉。
无意中散发的肉身威压更是让方圆万里的野兽四散奔逃。
“呼,爽!”
身体中的澎湃力量不禁让季渊发出一声长啸。
“没想到霸下能力如此简单粗暴,或许我也有肉身成圣之机。”
季渊心念一动,飞至空中,身体一丈丈变大,很快便有了千丈之高。
随后季渊的身躯又迅速缩小,很快便如同微尘般大小。
“快哉,快哉,有此能力日后斗法寻宝都是大大方便了。”
季渊又回到了一片狼藉的洞府,万载时光可不止点亮了一副异兽图。
【点亮陆吾图,获得能力:掌时序,通万法。】
陆吾,虎头人身,长有九尾,司掌天之九部,调理时节,是一位神明。
这也是季渊点亮的第一位神明。
种种感悟涌入心头,曾经练过的法走过的道好像有了新的解法。
天地运行的规律更明了了几分。
“这就是通万法吗?”
“原来其根本便是对悟性的逆天加成。”
季渊心头惊讶,自己的悟性在众多图录加持下本就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如今又有一项专精悟性的能力,想来这以力证道之路当真有搞头。
至于这掌时序嘛。
季渊摄来一颗种子,埋在地上。
种子从发芽开花再到结果,最后又化作枯木。
随后掉落在地上的果子又重新回到树上,树木又再次化为种子。
这便是掌时序,时间大道!
季渊没想到陆吾图竟直接让他领悟时间大道。
时间乃变化之根源,万事万物运行的基石之一。
只能说不愧是神明级别的能力,当真不俗。
定睛一看,山海异兽录上另一只异兽也已显化脉络。
状如虎,身有翼,是为……
……
季渊又踏上了去往东海的旅程。
万载时光点亮了两幅图录,这其实是在季渊的预料之中的。
点亮图录的本质是结善因得善果。
传法人族是因,得修为境界便是果。
但问题就出在此处,经历人族一代代的繁衍,血脉与源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人族能修行有成者其实不多,善因长不出茁壮善果,季渊能得到的便少了。
其实万年时光人族只点亮了一副图,第二幅是季渊化解禺疆残念,解放北海而来。
而这也将成为他以后的重心,洪荒浩瀚无比,龙汉量劫造成影响至今仍未完结。
若能修复那些满目疮痍的地方,给予季渊的果会更多。
这是向天地结善因,自然能得更多的善果。
很快便到了东海地界,东海还是和往常一样生机勃勃,可比北海好多了。
回到金鳌岛,季渊立马来到了碧游宫外,大喊道:
“师尊,我回来了。”
通天教主听闻大弟子声音,笑骂道:
“你都多大人了,还如此咋咋呼呼,宛如孩童。”
季渊笑道:“在师尊面前,我永远是孩子嘛。”
通天教主摇了摇头,忽然他目光一凝,询问道:
“你这是执掌了权柄?”
季渊回答道:
“是的师尊,执掌了一道风之权柄。”
随后他便把南海游历的种种告诉了通天教主。
“原来如此。”
通天教主颔首,又问道:
“可是要以风之大道入大罗?”
季渊摇头。
通天教主疑惑道:
“那是要以五行之道?”
季渊除开风雷之道最擅长的便是五行之道。
季渊再次摇头,说道:
“弟子欲行太易合一之道,以力证道!”
季渊低下头,准备迎接师尊教导,却不曾想到……
“好!不愧是我上清弟子,就该有如此气魄。”
通天教主神采飞扬,高兴道。
季渊瞪大眼睛,看着通天教主道:“师尊,你不怪我好高骛远吗?”
通天教主撇了撇嘴,淡淡道: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叫好高骛远。”
“但在我截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符合我截教截取一线生机之教义。”
“你尽管去做便是了,纵然失败了,师尊也有法子让你重新来过。”
季渊连忙道谢。
这便是背靠大势力的好处了,容错极高。
随后师徒俩又聊了些游历趣事,季渊才回到洞府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