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里的沪海咸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2章 孖宝到香江

坐上银行的专车回到办公室,谢忠明居然已经到了。看看时间才十点半,好吧,拖上文竹,红凌,和谭双佳五个人一起谈谈。

价格还是去年的价格,就是数量变动了点。普通稻谷8千吨,玉米3千吨,2升装豆油10吨和100吨香米稻谷以及小麦2千5百吨。总计48.01万米刀。

这次的货物分4批次:第一批1千吨稻谷、5百吨小麦、2升黄色铁桶装豆油10吨和100吨香米稻谷发香江仓库。还是老样子,香江的先发。

这批稻谷和小麦由基金会负责寻找加工厂脱壳、粉碎后按50斤一份装袋。

还有普丰公司的1公斤装的鸡肉罐头、猪肉罐头、蔬菜罐头各来10吨发香江仓库,广毅自己付账0.95万米刀。

第二批3千吨稻谷和3千吨玉米捐赠国家。

第三批1千吨稻谷、1千吨小麦捐给双庆酉阳地区,向他们换武睦山脉生长的黄花草的500斤全株以及后续的种子。

第四批3千吨稻谷、1千吨小麦捐给中华道协,由他们分配给除沪海以外的各地道协。

这次捐赠广毅先打60万米刀进基金会账户,物品由阮文竹代表基金会出面交付给华兴社,谢忠明协助海运送货时间安排,等安排好再付款结账。

下半年继续按照这个差不多的数量准备粮食,就按这个价格了,先付10万米刀的定金,谢忠明喜不胜收地连声答应。

和谭双佳有关的就是黄花草的事情,旁听着广毅居然捐献了48万米刀的物品给国家,听着还不是第一次了,惊讶的神色无以言表。

广毅顺便找了一本,有着基金会中英文抬头的工作用纸,拿起公章和阮文竹的私章,咔咔咔咔一顿盖章。他是老板,没人会对其行为有异议。

午饭还是在基金会吃的,免费的嘛,全员都在。谢忠明不好意思地要去加几道菜,被广毅拦下,转身离开,从空间拿出几盆蹄髈之类荤食,大家一起大快朵颐。

饭后,上午开会那四位一起去华兴社,广毅和黄兴霖聊速食面的事情。

“老黄,我说说我的想法。先找一家报刊做合作伙伴,在报上刊登启事,我们是专利产品,各国专利证书都刊登出来给大家看,是这个新产品的发明人。”

黄兴霖从口袋拿出笔记本,翻开取出夹在中间的钢笔,准备记录,抬头却见广毅惊讶地看着他,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早上我看阮小姐,谭小姐开会都做笔记,我也买了本。”

“没事,我只是在感慨,你会成为打工皇帝的。”

“我们在香江分区域寻找制面大师,普选,做面条给大家吃,一区选择前三名,几个区汇集再半决赛,选出前10名再决赛,第10名以后每人奖金5000元。”

“现在的香江比较乱,我们要贴近官方,每个区域公开比赛的时候,去当地警署给治安费。”

“按照警署人数准备礼物,比赛现场,只要到场的港警,无论便衣还是军装,来了就有一份礼物,不怕他们来,就怕不来。”

“吊颈岭知道吗,那边是右军的居住区,招35岁以下带家属的做保安,军事化训练。比赛期间做现场保安,结束后做工厂保安,以后独立出来做保安公司。”

大量右军将士及家眷取道香江前往湾湾,其中的一部分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香江。

他们被江因政府赶去了一个叫‘吊颈岭’的地方居住,这个地方后来改名叫作‘调景岭’。

“哎,对了,我们旁边不就是林师傅的武馆吗?‘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招人做保安应该很多人愿意的,你可以去试试。”

“让制面师傅签合同前事先告知,第一名不给钱,聘任为公司副经理级别的研发主任,把他照片印包装上,我们的速食面以他的姓为商标。”

“比如李师傅速食面——香江面业第一名厨之类,卖到全世界,他就全世界出名了。第二到第八则以9万开始往下减。”

“那我们的速食面岂不是还没开始卖,名头已经打响了?”黄兴霖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兴奋地低声说道。

“速食面的面饼模具要有个凸面,做出凹型面饼。方便煮面的时候打个鸡蛋进去一起煮。包装袋里再放点脱水蔬菜,和调料粉末,这不又有营养,又能吃饱嘛。”

“是的是的,您说得没错。”

“还有食品卫生问题千万重视,每个从业人员都要符合卫生规定。起码我们自己,在流水线上拿一包就能放心地食用。”

“你和阮小姐确定工厂地址吧,尽量在食品系统的工业大厦,速食面公司账户我先打进去20万米刀,下半年会继续投入。除了财务方面由基金会派出,其他人事都由你负责。”

“好的,老板。我会和阮小姐一起协调着办理。”

“制面流水线先做两套试用,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在实际使用中解决,有需要可以继续扩大生产线。”

“新公司人员我建议先军训一个月,要让他们令行禁止,在工作中要按整理、整顿、清扫、细化规范这些要点去实行,过几天会有一份管理方案给你参考。”

“我们基金会以前没有实体业务,现在开始做实业,该给的‘陀地费’就按行情给。不怕阎王,就烦小鬼,做食品行业,出点事就是大事。”

“好的。”

粤语中有个词‘陀地’,原义是‘本地’,后来被黑话借用,指的是本地人中的地头蛇,恶霸。在他地盘上的所有人都得交规费,也就是保护费!

在这个年代,现在的香江就是流行这样的规矩,在任何时代,做任何创业,‘顺势’是永恒的底层逻辑。

和黄兴霖聊天结束后,广毅骑着摩托去了一次雪厂街,在‘顶好杂货办馆’下了定金5万米刀,回去之前还得来拿一批货。

广毅觉得这样的合作太棒了,他没有人脉收书画;俱乐部没有路子进高档货,现在是各取所需,最佳拍档。

转个身就去了永乐街五丰行,这香江真是小,一个中环,一个上环,骑个摩托5分钟就到了,就是走路也用不了半小时。

支援国家建设,必须从我做起。外销的好东西来吧,米刀大大的有。

反正有空间,各种保质期短的茶叶类都备齐,绫罗绸缎都来点。各年份金轮牌、飞天牌茅台,五粮液都来10箱。

目前的国产四大名酒分别是汾酒、茅台、西凤酒、泸州老窖,各有风味,一定要买点带回沪海送人。这些将来都要多买点放地窖储存,空间里老酒陈化不了。

满满一卡车的货,从五丰行仓库开到湾仔码头仓库。

现在基金会办公室整天有人,不适合放东西,还是这里方便,送货伙计搬半天,刚返回他就收起来了。

摩托一路开回去,外卖一路买回去。叉烧饭、卤肉饭、烧肉饭、白斩鸡、酱油鸡、乳猪、烧鸭、烧鹅、烧鸡等等。

这家店买好放在摩托上,转过街角就收起来继续下一家买。

停好摩托车,拿出烧腊和一品鸡煲,文竹、雯雯、双佳和他四个人吃晚饭,再加2个蔬菜做个汤也就够了。

吃好晚饭,双佳洗碗,广毅他们准备出门接客了。

“文竹,你这件衣服今天穿一天了,换一件吧,换个好看点的。”出门前广毅突然想起来说道。

阮文竹莫名其妙啊,这又不是第一次接客人,为什么今晚就要换衣服呢?

“干什么啊,我都是老太婆了,还要我‘以色事人’吗?”

谭双佳端着碗菜盆刚要出门,闻言停下脚步:“哎哎哎,我还比你大不少呐,你是不是指桑骂槐啊?”

嬉笑声中,文竹还是去换了套衣服,雯雯先下去热车了。文竹走在广毅身后,看着走廊没人,玉手就扭着他的腰间软肉。

“以色事人,以色事人,让你叫我以色事人。”

老地方,还是旧环境,广毅拿出了最后一个有人的帐篷。

“盼盼,望望?”

“叔叔,什么事啊?”不知道两姐妹谁在说话。

广毅撩起帐篷门,“你们先出来看看,等会儿妈妈会坐小巴过来。”

“啊,妈妈要来吗?”两个女孩拿着手电,先后跑出帐篷,发现环境好像变了,刚才是在马路边上,现在周围旁边都是绿地。

远处,小巴正缓缓开来,广毅一指小巴。

“盼盼,望望,妈妈就坐这小巴过来,我们和她捉迷藏好吗,你们躲在帐篷里面,我让她来撩起帐篷。”

“好啊,好啊。”两姐妹争先恐后地冲进帐篷,透过门帘的缝隙朝外看。

小巴停下,阮文竹走下车。

“人呢?客人还没到吗?”

“客人是到了,但是她们感到害怕,需要你进帐篷亲自去接她们,否则不肯出来。”

阮文竹愣住了,怎么有什么奇怪的客人和这种奇葩的要求?

她看看门帘垂下的帐篷,又转头看看广毅。

这时雯雯也发现这次的情况不对,拉了手刹,下了车过来看看。

“去吧,接个客人而已,是不是发现你的小心脏‘嘭嘭’跳得有点快?”

真的,文竹被搞得有点紧张,心真的跳的有点慌。看看帐篷,看看广毅,心一横,伸手撩开帐篷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