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经方临床应用及验案精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释义1】

本条论述妊娠恶阻之脉象证治。育龄妇女,停经以后,出现平和之脉,而尺脉较关脉稍见小弱,同时并有呕吐、不能食等症,身无外感寒热之象,当为妊娠反应,通常称作妊娠恶阻。妇女在妊娠两个月左右,尺脉多见滑象,今阴脉小弱,乃胎气初结,经血归胞养胎,胎气未盛,以致阴血显得相对不足,故阴脉比阳脉稍弱。妇人初妊,脉无病而身有病,且无寒热邪气,故以桂枝汤化气调阴阳,以使脾胃调和,则恶阻可愈。但如胃虚有热而烦渴喜饮,则不适宜。

妇人妊娠恶阻多为胎气上逆所致,一般可发生在怀孕后两个月左右。所以原文说:“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此证基本上可自行缓解,逐渐消失。纵有少数较重的,经过用药调治,恶阻也能很快解除。假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胎气上逆的恶阻不但未愈,并增加了吐、泻等症状,势必损伤胎气,而导致流产。所以说:“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金匮悬解》曰:“桂枝汤,甘草、大枣补其脾精,桂枝、芍药调其肝血,生姜降逆止呕,妊娠初治之良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