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版前言
《常用药物手册》自1987年出版发行,历经35个春秋,属于我国出版比较早、收载药品品种比较全、得到全国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高度认可的药物手册。
我国药学前辈桂林医学院张家铨教授、扬州大学医学院程鹏教授以毕生心血合作主编了《常用药物手册》第1~4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学家汤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学家贾博琦教授、中山大学药理学家孙家钧教授先后参加了前3版的审校。各位药学前辈的智慧,铸就了精品书籍——《常用药物手册》(简称《手册》)。
回想第4版参编期间,时时能感受到张家铨教授、程鹏教授两位前辈的严谨、认真,每章内容都数易其稿;有时为了某一个细节,查阅很多权威文献,细心求证,反复推敲,力求每章、每节,乃至每句表述都很精准。在这求证、推敲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受益良多,这些收获与工作作风为我们编写第5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接第5版编写任务是我们的荣幸,但深感肩荷重任。如何继承前贤的学术精神,努力把前辈开创的优秀著作延续下去,并与时俱进,得到医师、药师乃至广大患者的认可,是我们深入思考的核心议题。
第5版编委以“继承、发展”为修订宗旨,以近年发布的权威诊疗指南、药品说明书等为修订依据,确保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可靠、权威,指导性强。
第一,继承经典项目:前4版在【药动学】【作用和用途】【用法和用量】方面总结得非常精辟,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本版继续遵循。
第二,增加中成药140余个:基于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结合临床用药,我们筛选出常用品种,收录于内科中成药、骨伤科中成药、外科中成药、妇科中成药和眼科、耳鼻喉科中成药五章。
第三,结合2021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权威指南等,增补疗效、安全性优势显著的化学药品共计340余个,并淘汰50余个疗效弱,不良反应严重的药品。
近年来,许多抗菌药物新品种陆续进入临床,故将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以独立章节予以重点介绍。
第四,【不良反应】调整为【主要不良反应】:化学药品说明书上的药品不良反应内容繁多,读者通常难以厘清发生率高、后果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方便药师用药交代,方便读者预测用药的安全性,我们认真梳理出每个药品发生率较高、后果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置于【主要不良反应】项下。
第五,增列【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性】项:孕妇、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是医师、药师、护士以及患者特别重视的内容,故药品项下增加【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性】项,以“禁用”或“慎用”等明确告知读者。
第六,增列【特殊管理】项: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运动员限制药品列入【特殊管理】项,这几类药品是处方开具或使用中的特殊管理内容,以提醒医师、药师、运动员予以特别注意。
第七,增列【医保分类】【医保限制】两项:药品能否报销涉及每位患者的切身利益,也是医师开具处方时需要考虑的问题。2021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590余个化学药品与150余个中成药都附加明确的报销限制条件。我们将医保限制条件放在【医保限制】项,提醒医师、药师和读者根据患者医保情况、病情特点,选用适宜药品。
第八,增列【超说明书适应证】项:60余个化学药品增列国外药品说明书批准的适应证,或国内外权威诊疗指南推荐的适应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提到,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严格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第九,增列【来源】项:40余个生物制品及植物来源的药品,通过【来源】项阐明其产品来源。
第十,引入二维码技术:110余个以前常用,近年趋于淘汰,或临床极少使用的药品,以二维码呈现。读者以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显示药品的详细信息。
本手册有幸邀请到孙忠实教授、张石革教授担任主审。两位前辈抽出宝贵时间,逐章、逐句认真审校,增补、删减了部分内容,纠正了部分谬误,有力地提升了本书的质量。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国著名药学家金有豫教授在通览书稿后,欣然为本书作序,令全体编委深受鼓舞。
编委在各自繁忙的临床、教学岗位上,抽出大量时间参与本书的编写,实属难能可贵。陈鸿婷、王越两位药师做了部分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委由于自身临床用药的惯性思维,在品种选择及疗效、安全性评价上难免存在偏颇,加上本书篇幅较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再版时进一步完善。
孙安修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