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心悸临床表现心中悸动,惊惕不安,多呈发作性。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较重者为怔忡,惊多由感触外界诱因引发,悸为心慌不由自主,怔有停顿之意,忡通“冲”,有快速之意。

续表

一、实证
实证——心悸心烦 胸背窒痛
红花桃仁煎(《陈素庵妇科补解》)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心血瘀阻心悸证,胸闷不适,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脉象结代。
桃仁 红花 赤芍 香附 青皮 延胡索 当归 丹参 川芎 生地 乳香
红花桃仁煎赤芍,香附青皮延胡索,
当归丹参芎乳地,活血化瘀通脉络。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黄连 竹茹 枳实 半夏 陈皮 炙甘草 生姜 茯苓
黄连温胆夏枳茹,陈皮甘草生姜茯,
辛开苦降运中焦,胆郁痰扰诸证除。
心悸实证,多由六淫邪气及痰湿、食积、瘀血阻滞心窍,扰动心神所致。红花桃仁煎(一名桃仁红花煎)原著治疗瘀血凝滞,经水不通,本方通瘀作用较强,可用于心血瘀阻心悸。痰火扰心心悸选用黄连温胆汤,所谓温胆实为通胆,辛开苦降疏泄运化,痰湿虽由脾虚而生,但是由于痰湿内盛不宜甘温补气,而淡渗辛通虽力缓却是捷径,对于伴有心烦、多主诉、梦境纷乱的患者比较适合。对于寒热虚实均不明显的心悸失眠,脉现滑象者,黄连温胆汤是经验首选。
二、虚证
虚证——心悸劳累后加重 气短乏力 精神不振 心惕不安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桂枝 炙甘草 牡蛎 龙骨
桂枝甘草龙牡汤,心阳不振补心方,
心悸不安动忧甚,形寒面白保安康。
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心胆气虚,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 石菖蒲 龙齿 朱砂
安神定志朱龙齿,人参二茯远菖蒲,
服药蜜调能益气,心虚痰扰皆能除。
柏子养心丸(《中国药典》)
补气养血,养心安神。心气虚寒,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健忘。
柏子仁 党参 炙黄芪 川芎 当归 茯苓 远志 酸枣仁 肉桂 五味子 半夏曲 炙甘草 朱砂
柏子养心草芪参,茯苓芎归酸枣仁,
夏曲远志朱桂味,除却惊悸自安神。
归脾汤(《正体类要》)
益气补血。心脾气血两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白术 人参 黄芪 当归 甘草 茯苓 远志 酸枣仁 木香 龙眼肉 生姜 大枣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苓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炙甘草汤(《伤寒论》)
益气滋阴,补血复脉。气阴两虚,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或结代。
炙甘草 生姜 人参 地黄 桂枝 麦门冬 阿胶 麻仁 大枣 清酒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
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酒煎尝。
定心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补心养肝,安魂定魄。心虚怔忡,胆小易惊,夜梦纷纭,气短乏力,舌质淡红或少苔,脉数。
龙眼肉 酸枣仁 净萸肉 柏子仁 生龙骨 生牡蛎 乳香 没药
定心龙眼枣萸先,柏子又与龙牡联,
气血流通资乳没,热加生地补虚全。
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耳鸣腰酸,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人参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 当归 五味子 麦门冬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生地 朱砂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养血清火,重镇安神。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神烦乱,失眠多梦。
朱砂 黄连 炙甘草 生地 当归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生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清热养阴可复康。
妙香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益气养心,开窍宁神。心脾气虚,心悸不宁,失眠健忘,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麝香 木香 山药 茯神 茯苓 黄芪 远志 人参 桔梗 甘草 辰砂
妙香散用木麝香,参芪苓草神山药,
远志辰砂加桔梗,益气生精安肾好。
安神定志丸益气养神,多用于功能性心悸,善恐易惊,噩梦纷纭。本方既有益气养心安神作用,又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兼有镇惊安神、清热除烦等功效,可谓攻补兼施。天王补心丹具有滋阴清热、补心安神的作用,总体药性偏凉,用于心肾不交、阴虚血少的患者,脾胃虚寒、气化不足者不可服用,服用时应忌食寒凉油腻食物。柏子养心丸温补心神,有补气生血、安神益智的作用,总体药性偏温,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心阳虚寒的患者。归脾汤偏于补血,而炙甘草汤偏于补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长于温补心阳。其中炙甘草汤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其中炙甘草温中以补后天之气,配伍桂枝可温心阳,用量为四两为取效关键。妙香散用人参、黄芪补气,茯神、远志等安神,麝香通阳开窍醒神,安神与醒神并投,为其配伍特点。朱砂有很好的重镇安神作用,但是现代研究表明,朱砂内服过量可引起毒性,慢性中毒剂量262 mg/天,目前部分中药每丸80~600 mg。严重的节律紊乱、显著心动过缓、显著心动过速、弦硬之脉均提示真元衰惫,脏气乖违,脏腑真气外泄,是为逆证危候,治疗要时刻培固元气,扶助胃气,避免厥证脱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