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赞成?反对?

有关西凉军的决议已毕,徐晃、张杨二人领了天子诏令,匆匆告退整军去了。

董昭却被刘协单独留下,君臣密谈近一个时辰方才放行。

暮色渐沉,行宫内的青铜灯盏次第亮起。这些青铜灯盏,还是张杨护驾上供的。

刘协独坐在御案前,赤霄剑横陈膝上。

他缓缓抽剑出鞘,寒芒在灯火映照下流转不定,刺得人眼生疼。

“传穆顺!”

稍刻,在外侍候的穆顺闻声而入。

他进来后便深深躬着身子,态度那是异常恭顺,他不像何柱还有董承和董贵人做靠山,他唯有依靠天子。

尤其是现在天子的权威日盛,他生怕有一点伺候不好。

他也知道,此时天子让他进来,那定是有事要问。他屏气凝神,静等天子的垂询。

“何柱最近如何?”刘协指尖掠过剑锋,抬起眼皮瞧了一下穆顺。

“回陛下,他还算本分,只是……”

“只是什么?”

穆顺犹豫了一下,最终回道:“他……最近常往董贵人那走动。”

刘协双眉一挑,嘴角弯起:“他去董贵人那干什么?”

“似是...想请董贵人劝说陛下...”穆顺的后背已渗出冷汗,他知道何柱已经触犯了天子的底线。

“劝朕?”刘协手中赤霄剑猛的回鞘,“是不是劝朕把选入骁果军的原朝廷禁军还给安集将军?”

穆顺身体微颤,头又往下低了几分,没有回答。

刘协见状,也没有再追问,转而问道:“董贵人态度如何?”

“奴婢知道的不确切,只听说董贵人很为难,但最后还训斥了何柱,教其要恪守本分!”

刘协轻轻点头,心中对董贵人的态度很是满意。在他的眼里,董贵人是董贵人,董承是董承,他并没有把二者混在一起。

看着穆顺,他的目光也是柔和了许多:“你做的还不错,朕会记着。不过,朕料想安集将军就快回来了,你要格外留意。好了,你去诏史阿进来吧。”

穆顺眼角有些湿润,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他战战兢兢的侍奉终于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在跪地叩首后,他起身退了出去。

望着穆顺消失的背影,刘协脸色阴沉,眼中更是泛着冷意。这个黄门令何柱吃里扒外,他早就想除掉,只是时机还未到。

不多时,史阿奉诏前来。“臣校事郎史阿,拜见陛下!”

“起来吧。”刘协轻抬了一下手,“朕让你做的事情如何了?”

“回陛下,臣已经把陛下欲移驾河东的消息散布堡内。”

“嗯!那群臣的反应怎么样?”

史阿稍思索片刻,才回道:“陛下,臣现在人手不足,不能一一探查,但根据臣的了解,大部分朝臣都是无大异议,只有一部分好像有些意见。”

刘协心中稍松,含笑问道:“那你可知是哪些朝臣有不同意见?”

“这个臣不太清楚,只是知道现在他们正在司空处商议。”

“张喜!”刘协露出了然的神情,随后轻叹一声:“看来张喜还是不死心啊,朕真的不知,袁氏是如何做到让朝廷三公这么信任的!”

史阿听后,却不敢做出回应,但又不得不答,斟酌半晌回道:“陛下,要不臣再去细细打探一番?”

“不必了!”刘协摆了一下手,“若朕所料不错,他们议完定会来寻朕的。但眼下,朕却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做。”

“还请陛下明示!”

刘协微微颔首,稍后说道:“朕欲要前往河东,可朕又不了解河东情况,也不能完全依赖河东官员和大族。

所以,朕的意思就是要你先去河东探查,待朕抵达河东时再向朕禀报。”

缓了缓,他谆谆叮嘱:“朕知道你交友广泛,在河东必定有不少旧识。朕希望你能联络他们,迅速把校事府建立起来。

朕还说过,如今天下混乱,你有临机专断之权。朕信你,就如相信王师!”

史阿听后心里明白,天子这是要提前布局了。不过,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事。而且,他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心中振奋之余,他郑重叩首:“陛下信任,臣感恩肺腑之内。待陛下抵达河东,臣定不叫陛下失望!”

“很好!”刘协毫不吝啬的赞道,“那你去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不过,你要先前往茅津渡南岸,寻找到那些被俘的朝臣!”

“诺!臣告退!”史阿应声退下。

待史阿走后,刘协轻舒一口气,现在他能做的已经尽量做了。

钟繇早已去洛阳就任河南尹,羽林郎关平在覆灭白波军后,带着天子诏书也在前往徐州的路上了。

………

临河堡内,司空张喜的住宅内,一众三公九卿正在聚会。

他们聚会的目的,是应对突然冒出的一个消息,那就是是天子欲要移驾河东。

张喜得知后,心急如焚。在与太尉杨彪简单沟通一番,迅速请三公九卿前来。

之所以请三公九卿,那无非是他们的话语权最重,能够影响天子的决断。

当然,这些三公九卿也就那么几人。分别是太尉杨彪、司徒赵溫、太仆韩融、宗正刘艾,还有张喜自己。

此外,皇后的父亲不其侯伏完也在。

此时,屋内一片沉寂。他们与天子再议迁都不久,就传出了天子欲要移驾河东的消息。他们知道,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天子一直没有表态,那是怕群臣一起反对。而现在散布出来,那就是要试探群臣的反应。

坦白说,对于大部分低中级朝廷官员来说,朝廷迁都哪里并非那么重要。

他们在意的是粮草,是有没有危险,他们不想再饿肚子,不想再受权臣和乱兵的欺凌,他们只要一个安稳的地方。

但对于一部分朝廷重臣,比如三公九卿,他们的考虑并非那么简单。

三公九卿,几乎每个人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甚至多个家族,还有某个诸侯势力。

此时,张喜坐在上首捋着胡须,语重心长:“诸公,相信你们都听说了,天子欲要移驾河东。”

刚说到这,他突然笑了笑:“其实天子欲要移驾哪里,老夫自是支持的。但是老夫忝居朝廷三公之位,就不能任陛下胡来,毕竟陛下还年幼,没有亲政的经验。”

话一说完,其余人都是禁不住皱起眉头。执金吾本想反驳几句,但见其他人并无反应,就按耐住了冲动。

张喜细心观察其他人的神色,叹道:“老夫并不是说陛下怎样,而是迁都乃朝廷大事,应征得我们朝臣的同意。”

太仆韩融听了半晌,忍耐不住开口打断:“司空,老夫想知道,天子欲移驾河东,你是赞成?还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