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天子:从献帝开始逆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安抚群臣

战场逐渐平息,白波军的残部被彻底击溃。刘协得知大局已定,这才命徐忠率领骁果军押着俘虏返回。

不过,后方的白波军伤亡不大,大多已归降。刘协在羽林、虎贲的护卫下,缓缓骑马回到临河堡下。

他望着堡下的满目疮痍的战场,遍地的尸首和跪地投降的白波军士卒,心中既感慨又欣慰。

此战之后,他的破局之谋终于实现,今后他将重铸天子权柄。

“陛下!”徐晃提着染满血迹的长柄斧,迎上了走来的天子刘协。

刘协微微蹙眉,身为后世之人,他仍不习惯战场上那浓烈的血腥气。

看着神情兴奋的徐晃,他问道:“如今韩暹已被去卑一刀斩杀,可杨奉和胡才至今下落不明,你可派人去搜查?”

徐晃面色一窘,有些心虚地答道:“臣……不知。臣当时忙于战局,未曾顾及到他们。”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臣这就派人去寻找……”

“不必了。”刘协早已看穿徐晃的心思,淡淡一笑,“逃了就逃了吧。他们兵马已失,逃了也无伤大局。”

徐晃闻言,心中一松,感激地躬身拜道:“陛下,那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朕早与你说过,俘虏全交于你,从中遴选精锐入骁果军。”

刘协微微前倾,低声道:“董承麾下的三千兵马伤亡惨重,幸存的残军也编入骁果军吧。”

徐晃心中一惊,迟疑道:“陛下此举是否不妥?万一安集将军回来……陛下如何交待?”

“交待?”刘协冷笑一声,“那些兵马本就是原朝廷禁军,朕重新收回又有何不可?”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你照朕说的做即可,其余的朕来处理。”

略一沉吟,他又道:“不过,白波军俘虏中淘汰的,就划归安集将军吧。”

刘协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夺董承麾下的部众,是因为此战之后,他已不惧任何权臣。

至于将部分俘虏拨给董承,主要是他不想现在就与董承彻底撕破脸。

若董承仍不服,他也不介意再拿其开刀。他要向天下人宣示,今后大汉天子将不受任何人的胁迫。

见天子执意如此,徐晃只得领命。他回头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去卑,小声说道:“陛下,此战之中,匈奴人野性未泯,不听号令滥杀俘虏。”

“朕知道了。”刘协挥了一下手,徐晃领命离去。随后,刘协宣去卑上前。

去卑此次反正立下大功,却仍惴惴不安地恭候在一旁。

他心中忐忑,既有之前在汉地所犯罪行的阴影,也有刚刚匈奴人滥杀俘虏、差点激起白波军大规模反抗的担忧。

虽然上次觐见时,天子曾说过不予计较,但此一时彼一时,他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去卑恭敬地躬身拜道:“罪臣匈奴右贤王去卑,拜见陛下!”这一次,他行的不是匈奴礼节,而是汉礼。

刘协安坐马上一动不动,冷冷看着马前的去卑。他没有因为去卑的反正而对其有所礼待。

他知道,对于这些与狼生活在一起的胡人,唯有刀与血才能让他们真正屈服。但现在,还不是亮刀的时候。

“怎么?右贤王也知道自己有罪?”刘协面上似笑非笑。

“陛下……”去卑心头一颤,差点跌倒在地。若天子此时要拿下他,将是轻而易举。

“你不用解释了,朕都已经知道了。念在此次你反正的功劳上,朕会不予追究。

当然,朕也会兑现诺言,择机送你回匈奴王庭。你就耐心等着吧。”

说完,刘协不再理会去卑,径直驱马向堡内走去。

走了几步,王越和孙俨前来拜见。王越虽年过花甲,经历一番大战后,脊背仍挺得笔直。

刘协微笑道:“王师虽老,却不减当年雄风。王师且下去好生休养,朕以后依赖王师的,还有很多。”

王越虽精神抖擞,但眼神中难掩疲惫。闻听天子的话,他感动地长吁一口气,抱拳大声道:“老臣谢陛下!只要陛下需要,老臣随时效死!”

刘协微笑着颔首,让王越下去休息。他可不想王越此战之后废掉,人还是要服老的。

待王越走后,刘协的目光落在孙俨身上。孙俨盔甲破烂,多处伤口清晰可见,却仍强撑着,身体微微颤抖。

刘协凝视良久,才叹息一声:“你的功劳,朕会铭记于心。你也下去暂歇吧,朕会命御医为你医治。”

孙俨望着天子,嘴巴张了张,却未说出一句话,恭敬一礼后转身离去。

面对现在的天子,他已没有了底气。即使董承回来,恐怕也扭转不了天子重掌权柄的大势。

刘协望着王越和孙俨远去,整理了一下情绪,正准备再次朝堡内走去,却见一群朝臣走了出来。他勒停御马,头皮有些发麻。

一众朝臣从堡内陆续走出,为首的正是太尉杨彪。相对于大多数朝臣难以掩饰的喜悦,杨彪却脸色难看。

刘协见到朝臣到来,并不是怕他们,实在是此次他有些理亏。

还未等朝臣们走到御马前,他先笑道:“诸卿,白波军已灭,朕与诸卿日后不会再受白波军的胁迫!”

杨彪却当听不见,直接质问道:“陛下何时出堡?臣等为何不知?”

刘协默然。作为天子,擅自随军出堡突袭,确实危险万分,但他有自己的考虑,也不会与朝臣们诉说。虽说杨彪无礼,但他不打算计较,毕竟杨彪的初衷是好的。

见天子不说话,杨彪怒气更甚,忍不住再次说道:“陛下出堡,可想过后果?若是出了意外,臣等怎么办?朝廷怎么办?那些期待大汉中兴的天下人怎么办?”

一连串的发问让刘协苦笑不已:“太尉心忧朕之安全,朕心甚慰。但太尉可知,董承麾下那三千兵马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若不派军出堡偷袭白波军后方,临河堡陷落只是迟早的问题。”

“那陛下可遣一员大将领兵即可,为何非要亲自前往?”杨彪对刘协的辩解十分不服。

刘协看了看远处的去卑,无奈道:“朕若不亲往,去卑如何会反正?此次正因去卑反正,才取得如此大胜。否则,后果如何,太尉心中自知。”

杨彪还要再辩,司徒赵溫上前劝道:“杨太尉,陛下出堡事出有因,如今好在陛下安然无恙,太尉就不要太过指责了。”

他又向刘协说道:“陛下,您是大汉天子,身系大汉四百年基业,再不可轻涉险境。圣人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一国之君乎!”

司空张喜、宗正刘艾等也纷纷上前劝解。刘协一一听从,并未反驳。

见天子态度诚恳,杨彪这才消了怒气,躬身一拜:“臣刚才唐突,对陛下无礼,还请陛下恕罪!”

刘协忙翻身下马,扶起杨彪:“太尉何出此言?此事以后切莫再提。不过日后大汉中兴,还需太尉及诸卿操劳。”

听到这,杨彪及群臣这才露出笑意。只不过,刚放松不久,徐晃就急匆匆地赶来禀报:“陛下,西面有大股兵马袭来!”

刘协和朝臣闻听,均惊得愣立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