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砚,因为制作工艺繁复、周期长,且成品率低,因此传世的古澄泥砚尤其珍贵。
一捧汾河泥,千年澄泥砚。绛州澄泥砚,孕于汉,兴于唐宋,明代技术达到炉火纯青。明末清初,澄泥砚因为制作技艺复杂、成品率低等原因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出现长达三百多年的断档。民国十八年(1929)修纂的《新绛县志》中记载:“按绛州出澄泥砚,《山西通志》及绛州旧志均载及之,可知澄泥砚确为绛州所出。惟在今日,无制之者,盖其法早已失传矣。”
为了重新恢复澄泥砚制作技艺,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澄泥砚制作技艺的第一代传承人蔺永茂成立了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他与儿子蔺涛“上穷碧落下黄泉”,多方搜集资料,潜心钻研,终于使绛州澄泥砚重现人间。
“干一行,专一行;择一事,终一生。”澄泥砚制作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蔺涛先后开发出十多个系列、上千个澄泥砚品类。他强调绛州澄泥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生活,认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发展空间。
非遗文创,融入生活,第三代传承人蔺霄麟对于绛州澄泥砚的发展有不一样的想法和实践。他带领团队探索制作工艺的改进,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元素,不断开发新的砚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绛州澄泥砚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在政府、传承人和社会力量推动下,绛州澄泥砚与地方文化结合,与地方旅游牵手,融入当下民众生活,实现了活态保护和双创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气象。
高忠严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