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3章 开拓北方市场(一)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王健所提的几点要求,终于在张文渊和设计员们的努力下成功完成。
广府的市场也经过这次展销会趋于稳定。
接下来。
他决定将拓展北方市场,作为下一步战略重点。
他拨通了北边两名销售的电话。
电话那头,销售们急切的声音传来:
“王总,这边市场潜力巨大,但售后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口碑了。”
“要是能赶紧建立起售后部门,那销量肯定还能往上冲!”
“我这就过去,你们先稳定住客户。”
王健深知售后,对于品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当下便决定把厂子,暂时交给张文渊。
自己则带着五名技术精湛的人员,踏上了前往哈尔滨的征程。
......
一下火车。
哈尔滨凛冽的寒风,便如刀割般刮在王健脸上。
与广府的温润气候,形成鲜明对比。
他顾不上旅途疲惫,立刻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售后场地。
王健知道,场地不仅要位置适中,方便服务客户。
还要考虑成本因素。
哈尔滨的物价水平,整体低于广州。
这在租赁场地方面是个优势。
他先是在当地找了一位房产中介。
中介是个热情的东北大汉,名叫赵强。
赵强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给王健找到最适合的场地。
“王老板,您就放一百个心。”
“咱在这哈尔滨城混了这么多年,哪儿有合适的地儿,我门儿清!”
......
赵强带着王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第一站。
来到了市中心的一座写字楼前。
这座写字楼外观气派,玻璃幕墙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走进大堂,中央空调送出的暖风扑面而来。
地面光可鉴人,电梯间宽敞明亮。
赵强一边带着王健往楼上走,一边介绍:
“王老板,这可是咱哈尔滨最核心的地段。”
“交通便利得没话说,周边配套设施也齐全。”
“您在这儿办公,那倍儿有面儿!以后生意指定越做越大!”
来到出租的楼层。
一间间办公室装修精致,空间宽敞明亮。
王健仔细查看了一番。
这里确实各方面,都很符合理想中的售后办公场地要求。
然而,当听到赵强报出的租金价格时,王健心里“咯噔”一下。
尽管。
比起广州同地段的写字楼已经便宜了不少。
但对于售后部门的初期投入来说,仍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
“赵大哥,这地方确实不错,环境、地段都没得说。”
王健委婉地对赵强说道:
“不过我这次来主要是做售后业务,主要是需要维修机械。”
“所以这种地方可能不太适合我们。”
“还想再看看其他性价比更高的地方,对比对比,您多担待哈。”
赵强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爽快地答应继续带他看别的场地。
“理解理解,做生意嘛,就是要精打细算。”
“走,我再带您去几个地儿瞅瞅。”
接下来的几天。
赵强又带着王健看了好几处场地。
有一处是老旧居民楼改造的商用房。
租金确实低廉。
可走进屋内,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空间布局杂乱无章。
墙壁上的油漆剥落,窗户也关不严实,寒风直往里灌。
王健还没来得及说话,赵强自己就皱起了眉头:
“哎呀,王老板,这地儿确实不咋地。”
“我也是想着租金便宜,带您来碰个运气,看来是不行,咱再换地儿。”
王健连考虑都没考虑便放弃了。
还有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一处仓库。
仓库面积够大,租金也实惠。
可位置实在过于偏远,周边交通不便。
“赵大哥,这地方要是平时存存货还行,可售后得讲究时效性。”
王健忍不住说道:
“客户一个电话打过来,技术人员从这儿出发,得啥时候才能到啊,这肯定不行。”
“是我考虑不周了。”
赵强挠挠头,笑着说道:
“王老板您业务精,想得就是周到。”
......
就在王健有些焦虑的时候,赵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城市的次中心区域。
有一处原本用作小型加工厂的场地正在出租。
王健赶到现场。
只见那是一座独立的两层小楼,周边道路宽敞,方便货车进出。
小楼外墙虽然有些陈旧,但整体结构看起来十分坚固。
走进楼内。
一层空间开阔,地面平坦。
用来作为维修车间再合适不过,可以轻松摆放各种维修设备和工具。
二层有几间独立的办公室,采光良好。
适合作为售后接待和技术人员办公的地方。
而且租金价格,比市中心那处写字楼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王健围着场地仔细查看了一圈。
心中暗暗盘算,这里稍加改造,完全能满足售后部门的运营需求。
他也通过赵强与房东取得了联系。
房东是一位朴实的中年人,叫孙福。
两人在小楼里见面后。
王健诚恳地表达了自己对场地的喜爱以及租赁的意向。
“孙大哥,您这场地太符合我的需求了。”
“位置好,空间也合适。您看租金这块儿,能不能再优惠点儿?”
“我打算长期租,肯定把这儿当成自己的事业基地用心经营。”
“王老板,我这租金要得真不高。”
孙福面露犹豫之色道:
“您也看到了,这场地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王健接着详细地向孙福,介绍了自己的售后业务规划。
强调这将是一个长期稳定的租赁合作,对周边的商业氛围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孙大哥,您想啊。”
“以后我这儿售后业务忙起来,人来人往的,周边的小店生意都能跟着好起来。”
“这对咱这片儿都有好处。”
......
经过一番耐心的沟通和讨价还价。
王健成功以一个满意的价格,签下了租赁合同。
他长舒一口气。
感觉在北方建立售后的第一步,终于稳稳地迈了出去。
离开时。
王健望着这座,即将成为售后部门根据地的小楼,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开始在脑海中构思,如何对这里进行装修和布局。
怎样合理规划维修区、办公区和接待区,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
......
场地问题解决后。
王健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人员招聘工作。
哈尔滨作为重工业发达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机械技术人才资源。
王健决定招聘有机械经验的人,为售后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他在当地的人才市场、报纸,以及一些工业相关的论坛上发布了招聘信息。
开出了高出市场一成的工资待遇。
这一优厚条件,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
招聘当天。
王健的临时招聘点前人声鼎沸,前来应聘的人排起了长队。
王健和带来的技术人员一起,对求职者进行面试。
他们着重考察求职者的机械维修经验、动手能力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面试现场。
一个年轻人引起了王健的注意。
他叫小李,穿着朴素但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小李在面试中介绍,自己曾经在一家小型机械厂工作过三年。
参与过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王健让他现场展示一下维修技能。
小李熟练地拿起工具,对一台模拟故障的小型设备进行拆解、检查和维修。
手法娴熟,思路清晰。
“小李,看你这手法,确实是有经验。”
王健满意地点点头问道:“那你为什么想加入我们公司呢?”
“王总,我听说你们公司发展前景好,而且开出的待遇也不错。”
小李认真地回答:
“我就想找个能长期发展,还能让我学到更多东西的地方。”
“我相信在这儿能实现我的想法。”
“好,欢迎你加入我们。”
经过层层筛选,王健最终招收到了二十名符合要求的学徒。
这些学徒们虽然经验深浅不一,但眼中都闪烁着对这份工作的期待。
王健把他们召集到新租赁的场地内,郑重地给他们分派任务。
“我这次来哈尔滨带了五位熟手,分别担任技术组长。”
“每名技术组长带四名学徒,分别负责哈尔滨不同地区的售后工作。
”王健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坚定地说道:
“大家加入我们的团队,就是为了共同打造一个优秀的售后体系。”
“我给大家制定了明确的晋升标准,半年后,表现优秀的学徒有机会成为组长”
“而我们带来的这些技术组长,如果工作出色,将晋升为地区技术负责人。”
“只要大家肯努力,在这里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徒们听后,纷纷露出振奋的神情,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表现。
他们深知。
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王健接着详细地给他们,讲解了工作的流程和规范。
包括如何接听客户的维修电话,如何准确记录故障信息。
到达现场后如何快速诊断问题,以及维修完成后的客户反馈收集等。
学徒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将王健的话铭记在心。
其中一个学徒小张忍不住问道:
“王总,那要是我们在维修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咋办?”
“别担心,咱们有技术团队做后盾”
王健笑着回答道:
“你们可以随时向组长或者技术骨干请教,大家一起攻克难题。”
“而且公司后续也会安排专业培训,提升大家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