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章 筹备家电工厂(四)
酒局之后。
王健和郑涛也交换了联系方式。
王健直接给了郑涛转了三十万的资金,用于招募这些人员的花销。
“王老板,您这...”
郑涛也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看到银行账户上的余额,他有一种不现实的感觉。
“这些钱不算什么。”
王健也保证道:
“只要你能帮我把这件事做好,我会给你安排一个总监的位置。”
“只要我的生意还在,绝不会亏待你。”
王健倒不是给郑涛画饼。
他明白一个能招来人才的猎头的重要性。
现在的郑涛对于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个人才。
酒局过后的第二天,郑涛早早地起了床。
那三十万的转账金额像一团火,在他心里烧得正旺。
让他片刻都无法安坐。
他深知。
这是自己人生中一个难得的机遇。
若能为王健组建起一支优秀的团队。
不仅能收获丰厚的报酬,更能在行业里打响自己的名声。
郑涛决定先从熟悉的圈子入手。
他拨通了曾经在建筑公司共事过的,路基工程师赵刚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才接通。
那边传来赵刚略显疲惫的声音:“喂,哪位?”
郑涛热情地说道:“赵工啊,我是郑涛啊!最近咋样?”
赵刚听到郑涛的声音。
语气稍微缓和了些:“是郑工啊,老样子,忙得脚不沾地,你找我有啥事?”
赵刚的态度并不是太好,与郑涛共事过的他,有些怀疑郑涛的意图。
郑涛清了清嗓子。
说道:“我这儿有个大项目,一家新成立的建筑公司,主要做公路建设。”
“老板实力雄厚,给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有没有兴趣来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赵刚叹了口气说:“郑工,不瞒你说,我在现在这家公司虽说干了有些年头,但一直不受重用。”
“工资也没涨多少,你说的这个项目,靠谱不?”
郑涛赶忙把王健的背景、项目规划。
以及对员工的承诺详细地跟赵刚说了一遍。
赵刚听完,虽然心动,可还是有些犹豫:
“郑工,我得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毕竟这是个大事。”
“而且我听说新公司不稳定,万一干几个月黄了,我一家老小可咋整。”
郑涛理解地点点头。
说道:“行,赵工,你尽快考虑,这机会难得,错过可就没了。”
......
挂了赵刚的电话。
郑涛又联系了路面工程师孙明。
孙明是个性格直爽的人。
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技术过硬。
电话一接通。
孙明就大声说道:“郑工,啥事儿啊?”
郑涛笑着把事情跟他说了一遍。
孙明听完。
哈哈大笑:“郑工,你这消息来得太及时了!
我正想着换个地方呢。
现在这家公司,项目少,奖金都快发不出来了。
不过。
新公司的工作地点在哪啊?
我家孩子马上要上学了。
我得考虑孩子上学的事儿。”
郑涛连忙说:“主要项目在广东,不过公司总部打算设在BJ。”
“你要是愿意,工作地点可以灵活安排,而且王老板说了,会给员工提供各种福利,包括解决家属的一些生活问题。”
虽然王健并没有这么说,但为了招人郑涛也只好提前画了饼。
孙明想了想。
说:“行,郑工,我信你,我这边没太大问题,就是我媳妇可能得跟着我一起去。”
“她没工作,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忙看看能不能给她找点事儿做?”
“没问题,孙工。”
郑涛一口答应下来:
“你放心,王老板是个大气的人,这些都好说。”
......
与此同时。
郑涛的妻子林悦,也在设计院里忙碌着。
午休时间。
她把几个关系要好的同事叫到了茶水间。
林悦一脸兴奋地说:“姐妹们,兄弟们,我跟你们说个事儿,我老公接了个大活儿。”
“要给一家新公司组建设计团队,做公路项目。”
“这家公司的老板可有钱了,给的工资比咱们现在高不少。”
“而且项目多,发展空间大,咱们要是一起过去,肯定能大展拳脚!”
众人听了。
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林悦的丈夫他们是知道的,向来不怎么靠谱。
不过还是有一些刚进公司的新员工很感兴趣。
其中一个年轻的设计师小李说道:“林姐,这是真的吗?”
“新公司靠不靠谱啊,我刚在咱们设计院买了内部集资房,要是突然走了,这房子咋办?”
林悦耐心地解释道:“小李,这公司绝对靠谱。”
“我老公都跟老板见过面了。”
“老板直接给了三十万启动资金招人。”
至于房子,你可以先租出去嘛,等以后稳定了,说不定能在更好的地方买房呢。”
“林悦啊,不是我不想去。”
另一个资深设计师老张皱着眉头说:
“我在咱们设计院都快评高级职称了,这一走,职称的事儿可就悬了。”
“张工,您技术这么好,到了新公司,说不定很快就能评上更高的职称呢。”
林悦笑着说道:
“而且那边项目多,您能接触到更多类型的设计,对您的职业发展更有利。”
经过一番劝说。
小李和另外两个年轻设计师表示愿意考虑。
老张则还在犹豫。
......
郑涛这边。
在和赵刚、孙明联系完后,又想起了一位桥梁专家李教授。
李教授在业内德高望重,曾参与过多个大型桥梁项目的设计和指导工作。
郑涛通过以前的同事辗转要到了李教授的联系方式。
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
郑涛恭敬地说道:“李教授您好,我是郑涛。”
“之前在市区立交设计中,有幸拜读过您的方案,对您十分敬仰。”
李教授的声音很温和:“哦,小郑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郑涛把王健的项目和招聘计划跟李教授详细说了一遍。
李教授听完。
沉思了一会儿说:“小郑啊,这个项目听起来倒是不错,不过我现在手头还有几个学校的科研项目在做。”
“时间上可能有些冲突,而且新公司缺乏底蕴,在科研支持方面能跟得上吗?”
“我做设计,是很看重科研投入的,没有先进的研究成果做支撑,设计很难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