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地狱难度的北方
众人吃着烤肉喝着米酒,这让徐晨极其惬意,有种后世和伙伴出门吃烧烤的气氛。这期间土根道:“徐大哥,和我们说说江南的事情呗。”
这个时代,江南就是大明的富裕地区,杭州,南京就是大明的一线城市,米脂县这样乡下地方的农户天然对江南有向往之心,而徐晨就出身江南,这半年时间他也把后世繁华,改头换面说过高家寨青壮听,已经培养出一批江南粉。
徐晨喝的也有的脸红了,气氛也到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大致画了江南地区的地图,再把南洋地图画出来,而后侃侃而谈道:“知不知道江南为什么这么富裕,就是因为海贸,江南的士绅把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卖到海外就可以换金银。
一个西班牙的小国家为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屠杀了一个上千万土著国家来掠夺金银,他们装金银都是用大帆船,这是一座像山一样的金银涌入大明,而这些金银全部都进入了江南那些富商手中,他们的钱库里都是八百斤的银球,取名叫没奈何。”
说到这里,徐晨又把新大陆的地图画出来,高小四等人看到新大陆比大明还要大,吃惊不已,这么大的国家也会被小国征服?
徐晨道:“新大陆文明太差,上面都是野人国家,人虽然多,但战斗力却不强,尤其是这些野人没有发展出冶炼行业,不会炼制钢铁,甚至连青铜都不会,他们用石头做的长矛战刀和西班牙人的铁甲火枪对战,当然会败了。”
大壮愕然的看着徐晨,进入之前他对徐晨这样的二流子是不屑一顾的,甚至对他带坏高家寨风气是鄙视的,所以即便徐晨来村里半年时间,但大壮和徐晨交流不多,但今天这场集会让他发现,徐晨见识广博到了解万里之外的番邦战事。
这让大壮对徐晨的印象大为改观,这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就和戏曲当中,未出隆中,就晓三分天下大势的诸葛亮一般。
“江南的士绅还不止赚丝绸的钱,在江南出海几千里有一个叫南洋的地方,那里有大大小小上万座岛屿,其中有一些岛屿满山都是孜然,丁香,肉桂等香料,多的就和我们的杂草一样多,海上只要把香料装满船就可以赚几千上万两银子,这还是因为香料多了,价格跌了,要知道在唐朝,香料的价格比银子还要贵,唐朝的一个宰相就是因为贪污了几百石香料就被皇帝砍头了。”
高小四羡慕道:“难怪江南如此富裕,连海外的钱财都涌入江南。”
土根也羡慕道:“要是我们这里有一座香料山就好了。”
米脂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除了荒山就是荒山,土地肥沃程度远远不如江南。
“这年头想要发财就要出去江南,不管是纺织布匹,贩卖茶叶,还是瓷器都可以发财,这还都是发小财,要是胆大敢拼命的,想办法把丝绸,茶叶运输到海外去,就是几十倍的利润,江南的那些财富都是无数海船,一船船金银运输来的。”
说到兴奋处,徐晨豪气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困居在这小小的乡里之间,不见识江南的繁华,海外的奇景,岂不是白来人间一趟。”
徐晨一直说江南的好,海外遍地是黄金,就是想要吸引高家寨村民一起和他去江南,这样忽悠,徐晨并没有愧疚之心,再过几年整个陕北旱灾,蝗灾,兵灾会持续几十年时间,整个大明北方的人口十不存一,现在带他们离开米脂县是在救高家寨村民。
至于徐晨为什么没有想要取代李自成,领导农民军推翻大明,原因也很简单,在北方起义难度是地狱等级的,起义容易,但想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非常难,徐晨只要想着自己脑海当中有关崇祯末年天灾的数据,没有一年是没有灾害了,他都忍不住冷汗直流,有一种老天都在和崇祯作对的想法,这种大规模的天灾根本不是封建国家能抗住的。
历史上农民军没有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北方的旱灾就没有停过,崇祯年间处于小冰河期最严重的时期,动不动就会出现百年一遇的旱灾,烈度一场比一场强,而且还从陕北扩张到中原地区,以起义军的组织度是没有办法带来当地的百姓抗击旱灾,他们只能不断前往有粮食的地方求活。
徐晨回顾这段历史,无奈发现明末时期,居然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期,各股势力只有野猪皮对土地制度动手,计口授田给百姓,八旗制度把土地分给士兵,比起老朱家的藩王动不动占据一个行省一两成土地,还要欠饷银,野猪皮这套制度是极其先进,敢打敢拼的人最起码可以获得土地,而做我大明的基本盘,就只能不断忍受苛捐杂税。
于是出现打清兵,明军望风而降是上勇,但投降清军,换了一身军服就变得锐不可当,以至于后世互联网都在调侃明军满饷不可敌。
真想要起义,江南的难度更低,最起码组织生产更加容易,还有可以从海外获取粮食和武器装备的优势,而留在北方,徐晨也没有把握自己能抗住这波旱灾。
“哼!”这个时候村长带着两个盘子过来,所有人都缩起头来,不敢目视村长。
“就你们这点本事还想下江南,只怕走不出米脂县就被人卖了,故事也听完了,还不快回家。”
小孩桌的他们最有眼色了,发现村长发怒了,当即四散逃离,其他人也纷纷离开。
而后村长走到徐晨身边道:“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在江南可以发财,难道在米脂就不能发财?高家寨就靠这些青壮守卫,你把这些青壮带走了,留在寨中的老弱妇孺怎么办,难道让她们等死?”
村长人老成精,他早就看出徐晨这是想要忽悠自己村的青壮去江南,但明末不是后世社会,做不到青壮出去闯荡,家中不会受到影响,这个时代出去闯荡本就代表着生离死别,只有步入绝境的流民才会用这种办法求活。
徐晨愕然的看着村长的背影无奈道:“我这是想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