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劳动就是筛选的过程
话分两头。
桑文施礼道:““先生肯为我等苦命人仗义执言,奴家感激不尽。”
徐晨道:“天下的苦命人又何止桑文小姐一人,这不是你们的错,而是这个世道的错。”
桑文绞着帕子叹道:“这世道何曾好过一日?老天爷教人托生在这浊世,就是教咱们来受苦的。“
徐晨摇头道:“上苍无私,让桑文小姐受苦的是上面的老爷们,他们就像大山一样压在天下穷苦人身上,只有把他们搬开,像桑文小姐这样的苦命人才能过上好日子。”
桑文哀怨道:“似奴家这般残花败柳之身,也配有见天日的造化?“
徐晨拿起桑文的手道:“能自食其力的人,都应该过上好日子。”
今日桑文让徐晨刮目相看了,本以为她只会琴棋书画这些以色娱人的本事,却没有想到她纺织也是一把好手,就这大半天的功夫,她就纺织出一匹羊毛布。
桑文闻言双颊生晕。虽说今日在织机前累得腰酸背痛,倒比在勾栏里强颜欢笑强上百倍。
更难得徐晨待她如良家女子般敬重,这在风月场中比万两黄金还要稀罕。她抿嘴笑道:“先生这般见识,与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酸秀才大不相同。“
徐晨把桑文送到飘香院。
飘香院的老鸨很远就看到徐晨笑道:“呦,这不是徐相公么?快里边请。”
徐晨摇头道:“不了,我是来送桑文姑娘的,人到了,我该走了,告辞!”
他怕自己在飘香院待久了,会一刀捅老鸨。
“先生别走!”老鸨着急道。
但徐晨根本不听她的话,人越走越远。
“先生,明日桑文还能去纺织厂?”
“随时恭候。”徐晨大声道。
“相公留步!“老鸨急得直跺脚,却见那青衫背影已转过巷口,只得啐道:“天杀的穷酸!装甚么柳下惠!”
桑文正色道:“妈妈休要胡言,徐先生是真心为民请命的正人君子,岂是那些眠花宿柳的纨绔可比?“
老鸨扭动着腰肢,脸上露出鄙夷之色,阴阳怪气道:“哎呦喂,这才一日不到,我的乖乖,就被那小子迷得晕头转向啦?女儿啊,可别忘了妈妈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差事哟。”
桑文微微欠身道:“妈妈放心,女儿心里自然有数。”
老鸨凑近了些,眼中满是贪婪与期待,说道:“你可得上点儿心呐!想法子让他帮你在这城里好好扬名,等你成了陕西地界儿上响当当的第一花魁,妈妈我也能跟着你享享清福不是?”
桑文面上浮起一丝悲戚,无奈叹道:“妈妈,女儿实在是乏累得紧,今日便想早些歇着了。”
老鸨撇了撇嘴,伸手点了点桑文的额头,道:“你可别被那穷酸文人给哄骗喽,他能有啥真本事!”
桑文却不再理会,微微福身,转身径直朝着自己房间走去,只留下老鸨在原地小声嘟囔着。
米脂,刘永宅院内。
刘永父亲正坐在桌前,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全神贯注地核对着账目。
“父亲,孩儿回来了。”刘永踏入房门,轻声说道。
刘父头也未抬,手上动作不停,随口问道:“又跑到哪里闲逛去了?”
刘永恭敬答道:“孩儿是去了搬运工先生那里,聆听先生教诲。”
“搬运工?”刘父停下手中算盘,微微抬头,“可是那写出《英雄记》的搬运工先生?”
刘永赶忙点头应道:“正是此人。”
刘父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连连说道:“这可是难得的学问大家啊!我儿理当好好向搬运工先生学习,切不可懈怠。”
刘永苦笑着摇摇头,说道:“父亲有所不知,孩儿今日在先生那里,却是搬了一整天的木料。”
刘父听闻此言,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有些迟疑。见此情形,刘永便将今日他们所做之事,以及与徐晨交谈的详细内容,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了一遍。
刘父听完,不禁长叹一声,感慨道:“这搬运工先生,倒真是个务实做事之人呐!倘若天下官员都能似这先生一般,实心为民,我大明天下必定会安稳许多。这些年,陕西之地流民日益增多,荒野到处都是马贼,土匪,城中地痞无赖也愈发猖獗。朝廷却不知妥善安置流民,整治这些恶徒,只晓得一味加征赋税。
前些年添了九边饷,紧接着又加了辽饷,可这世道啊,却是一日不如一日,眼见着衰败下去,丝毫不见好转的迹象。为父常年出门行商,往来各地,所到之处,皆是这般景象,实在令人忧心呐!”
像刘父这样常年在外奔波的商贾,因着行商途中的所见所闻,反而对当下时局的衰败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也愈发觉得生意愈发难做了。
翌日,刘永这些读书人少了一半,徐晨也不在意,劳动本身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不愿意劳动的读书人,不会是他志同道合之人。
不过对于愿意劳动的人,徐晨也重视他们,尽量安排适合他们的事情,像李文兵就被徐晨安排成为账房,负责管理纺织厂的账目,而其他像陈子昂,胡益堂,蒋乡泉,郭铭四人则跟着张大,赵叔去施粥的同时,登记流民的信息,为纺织厂下一步扩大积累资料,而刘永则成为销售经理了,他负责把纺织厂纺织出来的布匹找到卖家。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事务,此时的纺织厂没有完全脱产的管理者,后世有太多的管理书籍了,徐晨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里面搞生产的人,数量必须尽可能达到100%。
因为有20锭的纺纱车,纱线生产效率极其高,徐晨本以为纺织步骤会拖慢速度,但大明的纺织机效率却超出了徐晨的意料,大明的纺织机已经是踏板型的,除了没有飞梭,大明的纺织机已经达到手工水平最高效率了,大明纺织业,说是手工业科技明珠也不为过。
而后徐晨再加上飞梭,让纺织的效率再提升一倍,他购买的五架纺织机就能做到日产10匹羊毛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