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逆风破浪
回国后的第一周,我感受到了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硅谷的培训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更是一次彻底的思维重构。我带回来的不仅仅是项目方案,更是一种全新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
公司高层会议上,我站在会议室的一角,听着郭旭详细阐述我在培训期间提出的创新方案。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
“林玲提出的混合能源模型,“郭旭用平静但笃定的语气说,“将为我们的海外市场开拓提供全新的思路。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案,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生态构建。“
会议结束后,公司高层一致决定成立专项小组,由我牵头推进这个项目。对于一个入职不到一年的员工来说,这是极其罕见的机会。
回到工位上,我给妈妈发了信息:“妈,公司给了我一个重要的项目。“
妈妈很快回复:“我的女儿,一直都很优秀。“
那一刻,我想起了在兰州被前夫压迫的日子。曾经的自己是多么软弱,而现在,我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项目启动会上,我详细阐述了在硅谷学习的创新思路。我们的能源解决方案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经济特点进行定制。
郭旭全程听取我的汇报。他时不时对我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但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那种目光,仿佛在审视一个可造之材。
“继续优化。“他最后总结。
这个项目意味着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尝试。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中,加班成为了常态。
每天晚上,我都会给自己做详细的复盘。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想法、每一个灵感。那些在硅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时激发的创意,此刻正在一点点落地生根。
一个月后,项目的初步方案已经成型。我们选择了非洲的两个国家作为首个试点。通过卫星遥感、地质数据分析,我们为当地量身定制了一套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项目汇报的前一晚,我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窗外的城市灯光闪烁,仿佛在为我的努力加油。郭旭路过,看到我仍在埋头工作。
“要注意休息。“他提醒我。
我抬头,眼中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快完成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默的电话又一次打进来。
“听说你在上海混得不错?“他阴阳怪气地说,“还记得我们的债务吗?“
我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所有的债务,我们都会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你无权干涉我的生活。“
挂断电话后,我的手微微颤抖。过去的阴影,依然会不时地侵扰我。但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压的女孩。
郭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还好吗?“
“没事。“我强装镇定,但眼神里的坚韧让他无法怀疑。
项目汇报的当天,我精心准备。穿了一套深蓝色的职业套装,这是妈妈临走前特意为我准备的。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我的成长和蜕变。
汇报结束,现场一片哗然。我提出的方案,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为公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海外市场切入点。
郭旭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是一种复杂的眼神,似乎在审视,又似乎在期待。
晚上的庆功会上,我站在聚光灯下。公司高层对我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一刻,我感受到的只有自信和成就。
回到家的深夜,我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上海的夜景。曾经被生活击倒的自己,此刻已经完全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