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需求与愿景(精装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0/53286330/b_53286330.jpg)
1.2.6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当前5G 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进入商用化阶段,按照无线摩尔定律预测,未来(2030—2040年),移动数据业务量将继续增长1 000~100万倍。同时,通信网络向着一体化融合网络发展,其泛在化、社会化、智慧化、情境化等新型应用形态与模式,导致现有5G 网络技术在信息广度、速度及深度上难以满足“网络资源随需即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未来的新应用可能需要高达每秒太比特的数据速率;其次,随着未来物联网设备的指数级增长和扩展,进一步提高5G 物联网的连接能力和覆盖范围已迫在眉睫;最后,人工网络配置/优化不再适用于未来的网络,未来网络必然是超大规模的,并且在用户需求、无线资源、流量负载、网络拓扑等方面具有复杂、多维、动态等特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6G技术被提上了日程。
2018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成立Network 2030焦点组(ITU-T FG on Network 2030),旨在探索面向2030年及以后的网络技术发展,包括保持向后兼容的网络新概念、新架构、新协议、新解决方案以及支持现有的和新的应用等。2018年5月,芬兰科学院旗舰项目6G-Enabled Wireless Smart Society and Ecosystem (6Genesis)开展了一个开创性的6G 研究项目,专注于无线技术的发展、探索5G通信技术的实施并发展可能的6G标准。
2019年3月,在芬兰举行的全球首届6G峰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70位通信专家商议拟订了全球首份6G白皮书,以阐述6G技术的具体内容并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
2019年11月3日,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6G 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了6G的相关技术研发工作。
特别地,6G被定义为包括3个主要方面,即移动超宽带、超级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移动超宽带可以提供每秒太比特的无线数据传输速率;超级物联网可以增强现有物联网的连接能力和覆盖范围;人工智能可以智能地配置/优化未来的无线网络。有关6G的设计思路和愿景,将在第3章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