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
李金诚回家之后,沿路问到了那批女工的消息,他一直追到码头。可码头上,谁都说不出来船到底去往何处。有人说这船主是沿海的人,很可能是上海人或者杭州人,因为他们看到了船上有江南才有的歌女。有人说这船主是四川人,因为他看见船主曾在岸边吃辣椒,还有人说船主是广东人,因为他们谁都听不清楚船主和自己船上人员的对话……
李金诚一时也失去了主意,他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刘燕想离开他。
他刚才听到有人说刘燕那船的一个目的地正是汉口,汉口离这里并不太远。如果走水路,在现在这样涨水的时节,再加上顺流而下的大风,一昼夜便可到达。
尽管李金诚不知道刘燕到底去了哪里,可是他不想站在原地傻等下去。他知道,如果刘燕真的想要离开他,他必须尽快找到她,他要当面问她,为什么要离开他。
他又回家了一趟,把十五两银子留给了家里,自己则带着三两银子,就这么走上了汉口寻妻之路。
他在港口等了两天,终于遇到一批招工的目的地是汉阳的客船。在讨价还价之后,他随船来到了汉阳。
他一下船便四处打听满载女工的大船都分别去了哪些工厂。
可惜的是,汉口港口开埠之后,涌入的商船货船实在太多,根本就没有人会去登记哪艘船是女工,也更不会有人关注这女工从船上下来之后要去往哪里。
他开始懊悔自己为什么没能再努力一些,不被胡凡发现,能不能再快一点回来,这样刘燕说不定就不会想着去做工了……
他想到了刘燕的笑,想到了他离开前坐在院前的温暖阳光,想到了刘燕给自己的铜镜。
铜镜?李金诚想到这里便伸手想要将怀中的铜镜拿出,那封胡凡的信也掉在了他的面前。
张彪?胡凡说有个朋友在汉阳,能给自己提供工作的人,那一定还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如果拜托他帮忙,看在胡凡的面子上,他会不会帮助找到刘燕呢?
再难我也得一试!
李金诚于是立刻开始打听起张彪何许人也,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原来张彪是湖北新兵的统制。
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军队废弛。洋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就像一头落在大海里的鲸鱼。开始是英法这样的大鲨鱼来掠夺,后来日本这样的小鱼也盯上了中国身上的肉,靠着甲午战争硬是撕下了大清的脸皮,大清羸弱不堪的现状被列强看在眼里,于是便蜂拥而至,从大清身上你一口我一口地撕下肉来。
清廷的八旗军绿营军打不过洋人。国内的部分官员便力主军队改革,以强军带动强国。
袁世凯的天津小站成为了清廷第一支新军的样板,随后各地的新军编练便如火如荼地进行。
张彪早些年在山西长大,胡凡也正是在这时因善心给予了张彪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张彪发誓要报答胡凡的恩情。后来因武艺高强被张之洞赏识,擢升为自己的带刀侍卫。在清末新政实施后,作为张之洞信任的「自己人」,被派往日本学习军事,后回来统兵湖北新兵。
李金诚心里没底,这样大的一个军官,真的会帮助自己找一个女子吗?
害怕归害怕,李金诚心中的爱意超过了胆怯,他一路问路来到了新兵驻扎地的门口。
在通报了事项后,他交上了胡凡的信,又过了好一会,来了一个大头兵让他进去。
李金诚战战兢兢,跟着大头兵一路穿过训练的兵士,进到了张彪的公堂。
张彪一双锐利的眼睛盯着他,「你是胡凡的什么人?」
「大人,是这样的,我是胡凡的小侄女的丈夫。」
「你是来讨差事的?」
「大人,小的其实,其实是想请你帮个忙。」
「说。」张彪呷了一口茶,眼睛还是没动。
「大人,胡凡的小侄女叫刘燕,也就是我的妻子。前几日说是离家做工,可能被人带到了汉口,现在他也不知道人在何处,还请大人帮我打听打听。」
张彪又喝了一口茶,这次他把茶叶吐到了地上。
他缓缓站起身,既没说帮也没说不帮。
李金诚见状立刻跪倒在张彪面前。「大人,小人除了找到妻子别无他求,还请大人能帮帮我啊。」
张彪叹了口气,「我见你也是一有志男儿,你不图为保卫皇上尽忠,也不图努力奉养母亲尽孝,竟在一小女子身上费心劳神,真让我不知该说你什么好。」
李金诚一时语塞,不知道接什么话好,但他隐隐感觉到,面对张彪这样的人是不能求的,那会让他更瞧不起你。
张彪沉吟了半响,最后慢慢说:「这样吧,我帮你找可以,……」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李金诚激动得连连磕头。
「但是,我可不能白帮你找,你也要帮我一个忙。」
「大人请讲,小人一定完成。」
「近来,这军营里有种奇怪的说法,说是不要皇帝,要大家一起做皇帝。可每当我问起到底是谁在传播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言论,一个个又都三缄其口。前些天,我去伙房,就他妈连在伙房的伙计都开始说什么美丽国没有皇帝,伙夫他娘的知道个屁。但是连伙夫都开始谈论这样的事,那就说明军营里混进了坏分子。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乱党想要搞乱我大清国的新军。」他略微一顿,随即说道:「你今天就去登记处那里报个到,我帮你找到你那小妻子可以,你也要帮我找到究竟是谁在说这样的蠢话。」
「当然,找到之后也不要声张,即刻向我汇报就是了。」
李金诚欣然领命,在他心里,如果张彪这样地位的人都出手了,刘燕不可能找不到。如果张彪都找不到,那很可能说明刘燕不在汉口。到时他便向张彪辞行,再去找寻。
所以他暂且宽了宽心,便去新兵登记处报了到,成为了湖北新兵的一员。
按照正常的招兵程序,李金诚是一定进不去的。按照清末新政的军改内容,新兵是要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而且还要上课学习各种各样的陆军知识。
大家很快就知道李金诚是一个关系户,在课堂上,李金诚既不会朗读课文,也不会回答问题,他总是待在教室的角落里,用幽幽的眼神注视着大家,这显然不是一个能通过招兵考试的人。
张彪也很快察觉到这一点,一晚,他叫自己的亲信将李金诚带到自己的公堂。
张彪这次见面显然没那么好说话,他重重地把手中的书摔在地上,「你说说,你这些天干了什么啊?」
「回大人的话,小的正在加紧追查乱党。」
「乱党?你查出了什么?」
「小人,小人……现在还一无所获。」
「你要是有所获那真是见了鬼了,你知道军营里正在传什么吗?传他妈你是我的侄子。大家都知道你不够格,不合群。我看这忙你也别帮我了,你那小妻子你也是不想找到了。」
李金诚的心像被重锤了一下,他好像看见满载希望的船撞上了堤岸。
他跪下来,郑重其事地磕了一个头,「请大人再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将乱党找出,不然您对我是刀是剐,我都奉陪到底。」
李金诚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气,一是他心中挚爱的刘燕,二是他吃准了张彪吃硬不吃软。
果不其然,张彪见李金诚突然有如此的男儿气概,心中也大为震撼。明明几天之前,那个跪地乞怜的破落小子是他,现在,跪在他面前说保证完成任务的男子汉也是他。张彪思虑再三,同意了李金诚的请求。
李金诚便痛下决心要做出改变,首先就要从他的软肋-学习开始。
新式陆军要具备很多不同的知识,其中一项重要的知识便是数学。
那李金诚小时候虽然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认得几个字,可数学实在令他摸不着头脑。他不得已,只能去请教他们的工兵知识老师。
但是那老师脾气不小,不愿意教李金诚从头开始,李金诚面对着复杂的数字和公式,陷入了无线怅惘和难过当中。
也许是被他积极求学的精神所打动,他的小队队长张启发帮助了他。张启发不仅交给他最基础的数字数学,还交给了他诸多的公式用法,让他迅速具备了储备量不小的工兵知识。
而且,李金诚借助张启发迅速的扩展开了自己的圈子,不几天就认识了不少小队成员,甚至一个协(清末的陆军编制单位)的弟兄们也认识了不少。
谁能想到,李金诚的工作进展居然是靠学数学打开的。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度过,李金诚虽然在与队伍的弟兄们交往时,总是能听到他们发皇帝的牢骚,但是大家也仅限于牢骚,并没有真心推翻皇帝的意思,会不会是张彪太敏感了?
但是,李金诚很快发现不对劲。
开始他与大家不熟络的时候,他只是听到他们的抱怨与牢骚。但是当后来他与弟兄们交往亲热了以后,他发现张启发总是在熄灯之后第一个跳出来抱怨皇帝,并带动着大家一起倒苦水,很快大家的牢骚就变成了批判,大家的苦水就变成了愤怒。
难道是张启发?
李金诚还需要一个确定的机会,一个能抓到张启发确凿证据的机会。
于是,李金诚进一步向张启发靠近,总是和他干什么都待在一起,这机会,还真让他抓住了。
张启发下训后有个习惯,喜欢去伙房打碗冷水喝,平常也就是他一个人去,但这次,出于套近乎的目的,他悄悄跟着张启发,想跟他创造更多的拉近感情的机会。
但张启发到了营房,并没有所谓喝冷水,而是在柴堆里摸来摸去,最后,他竟找出了一封信。
这封信可能就是证据!
但是为了固定证据,李金诚得确定他到底是不是革命党人的书信。于是他假意路过伙房,正好碰到了张启发。张启发听到背后有声音,慌忙把信塞在了衣服里,李金诚假意没看见,向他抱怨起了皇帝,李金诚说:「我是一个苦命的人,官府和皇帝的好处我是一点没享受到,从小就被官府压迫,实在是看不惯皇帝啊,但是我又没什么办法,这天下又不可能没有皇帝。你说是不?」
张启发便接上他的话头,「是啊,之前叔叔送我去东洋留学,说是看看日本有皇帝的情况下也能发展起来,皇帝的存在还帮助日本发展的更迅速。后来我筹了钱,自己去西洋了一趟,啊呀,你是不晓得,那没有皇帝的社会是多么发达,人家有着高楼,人家有着大机器,人家还有四通八达的火车,那里的人民可以说了算,再也不用听皇帝老儿说半句话。」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咱中国也没有皇帝吗?」
张启发迅速在周围扫视一圈,见四下无人,便悄悄地说:「我有一个办法,加入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什么是同盟会?」
「孙文,你晓得吗?就是清廷一直想抓的那位中山先生。」
尽管李金诚听都没听过这个人,但是他一听清廷想抓,也就猜出来了个八九不离十,「听过听过,名气倒蛮大的。」
张启发听见李金诚居然听过孙中山的名号,高兴地握住李金诚的双手,「你居然也听过中山先生的名号,看来大清要亡了!」
「既然你也一心想推倒清廷,不妨加入我们同盟会,我们一起想办法,让中国不再受该死的清廷统治,让每个中国人都过上没有皇帝的生活。」
李金诚一面装出激动的样子,一面点头,他觉得已经可以向张彪交差了。
他即刻将这个重要的情报告诉了张彪,但出乎李金诚意料的是,张彪听完后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好像思考什么似的让他别把这个消息说出去,他要再观察观察。
难道张彪自己就是革命党?那为何他要李金诚下令去查军营里的革命党?
李金诚有点后悔来找张彪的决定,他感到自己好像无意间被人利用,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为了尽快脱身,他决定逼问张彪找刘燕的进度,以避免继续陷入一个又一个的麻烦当中。
一天,李金诚在办公堂门口堵住了往外走的张彪,询问他找刘燕的下落。
张彪看起来很不耐烦,「催什么催,我不是正在帮你找吗?」
「大人,小的明白您在帮我找,但是小的任务也完成了,您是不是该放小的走了?」
「你不想找到你的妻子了?」张彪瞪大了眼睛。
「我想,但是在军营里这么空耗下去也不是办法。还请大人恩准小的离开军营,我自己也去找。」
张彪不知为何脸色大变,「你走什么?我说了给你找你还信不过我?老老实实给我在军营里待着,哪都不准去!」
这下,李金诚心里明白了七七八八,看来这张彪,八成就是革命党!
李金诚不敢再辩驳,退下后他开始思考起对策,他现在已经发现了军营里的革命党,如果张彪就是革命党人,自然是不会放他走的,因为他会怕李金诚出去会说出去,如果他硬要走,张彪肯定也会想办法把他做掉。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想办法跑。
其实原本李金诚是想轮到自己当哨兵时偷偷溜出军营的,但是后来他打听到只有兵龄三年以上的兵才能当哨兵,因为之前就有新兵当哨兵偷偷溜走的情况。
三年李金诚可等不了,自他出来寻刘燕,离开家已经有一年多了,如果要等到当上哨兵,那他还要再等两年。
为此,李金诚开始研究营房大门的换岗时间和可能能溜出去的可靠途径。
白天,他不敢太放肆,他怕自己频繁的观察会引起周围弟兄的注意,于是,他经常晚上借闹肚子或者上厕所为由,用大家睡觉的时间来侦察。
很快,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伸手都不能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五指。李金诚眼看这样的条件根本不足以侦察,便临时决定暂停行动一晚,等到光线条件更好了,再好好观察营房的角落或者院墙。
正当他准备从厕所回到营房时,他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张启发,准错不了,他一讲话就慷慨激昂,一听就知道他在和人辩论。
他再仔细一听,发现同他说话的人正是张彪!
看来这张彪果然也是革命党,正当李金诚这么想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张启发喊了一声「叔叔」。
接着就听见张彪打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在军营里,没有什么叔叔!」
「张统制,你要维护的大清正在残忍的鱼肉的百姓,我们是汉人,凭什么要被那些满人贵族踩在脚下?」
「老子送你去东洋你就学了些这些?」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是同盟会的人,你枪毙我吧。」
接着便是死一般的沉寂。
过了好一会儿,张彪才缓缓开了口。
「你跟那个什么狗屁同盟会必须脱离关系,军营里已经有人发现你的革命党人身份了,你要是再不脱离,我也保不了你!」
还未等张启发开口辩驳,张彪就匆匆离去,生怕被人发现。
李金诚这才明白,原来张彪不是革命党人,张启发是。而张启发又是张彪的亲侄子,难怪张彪没有对张启发下手。
可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秘密,张彪真的会让自己走吗?自己真能逃得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