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价值回归:它总会回来的
马克思认为,价格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的,就像图1.1展示的一样。

图1.1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尽管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早已为你我所熟悉,但只有真正将投资股票当成生意去做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刻。比如,出于投资的目的,你在某年购买了某家企业的股票,可是在持有的过程中遭遇了一种怪现象:虽然财务报表历年来都很好看,企业确实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是股价一直不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废寝忘食想找到准确的原因,可还是不得其解,百爪挠心。
价格肯定会回归价值,只是时间问题。也许是三年五年,也许是十年八年。遗憾的是,你等不了那么久。现在的你就急需资金去股市投资一把,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很多人都会这样选择。一旦选择这种做法,事情也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你到底有没有把股票投资当成生意去做?
如果你急功近利,建议你远离它。它不会带来惊喜,只会给你更多的愁苦悲哀。与其将希望寄托在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状况的投机上,不如正视自己手中的投资情况,想办法从中获益。
通常情况下,保持持续增长并且有盈余的企业基本上都有派发股利的政策。比如,A酒1994年上市,1995年便开始派发红利。假设A酒刚刚上市的时候,你买进了100股,开盘价为7.21元/股,成本为721元。在1995年至2020年期间,除了1999年到2001年以外,A酒一直都在派发股利,具体派发股利数据如表1.1所示。
表1.1 A酒派发股利数据


从表1.1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中间略有起伏,但A酒派发的股利基本上一直处于上扬状态。实际上,即使A酒的价格和价值迟迟不能“会师”,股价持续低迷,但是由于分红的政策,它对投资者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经营得不错,利润持续增长,只要能分红,投资者就会持续购买。
如果这样理解有困难,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常识做例子进行说明。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希望米面的价格是越便宜越好,还是越贵越好?再如,你每天要抽一包烟,你希望是涨价好还是降价好?答案不言自明。
同样的道理,因为A酒的内在价值在不断增长,所以它的股价越便宜越好。越便宜,我们才越能用低价买到好的东西。如果股价持续在4元/股至5元/股,每次分红的钱都可以用来再次摊平成本。此后,一旦价格和价值胜利“会师”,你手中的股票就不仅仅是100股了,而是变成了300股或500股。若股价涨到30元/股,500股就是15,000元,而开始的时候你只投入了700多元。从1994年到2013年,20年几乎翻了20倍,基本上保持了1年1倍的回报率。试问做什么生意能达到这个增长速度呢?
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精义所在。如果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每天盼着股价下跌,而非上涨。涨起来,就没机会买便宜货了,而跌下来,投资者才有机会。
当今的股市有“疯狂股市”之称。很多时候,激荡的情绪会成为市场的风向标。深受情绪影响的投资者一会儿乐观,一会儿悲观,因此股市的报价也像坐上了过山车,时而冲破波峰,时而跌入低谷。有时价值1元的东西能报出100元的价格,有时价值100元的东西会变得一文不值。
他说
巴菲特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的序言中说:“能否获得优异的投资成果,既取决于你在投资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拥有的知识,也取决于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市的愚蠢程度有多大。股市的行为越愚蠢,有条不紊的投资者面对的机会就越大。”
聪明的投资者经常期待这个“疯狂股市”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当1元的东西报出100元的价格时,他们就卖掉它;当100元的东西报出1元的价格时,就买进它。“疯狂股市”犯的错误越大,聪明的投资者赚的钱就越多。只有当“疯狂股市”不再疯狂,理性回归到大家身上时,100元的东西才能永远报价100元。失去了“疯狂股市”的推波助澜,巴菲特口中的“聪明的投资者”也就无从下手了。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能不能打赢这场仗,不是取决于我方粮草准备得有多充分,士兵训练得有多精锐。如果敌人也做了同样的准备呢?所以,要打胜仗,关键在于敌人出现了什么样的漏洞,犯了什么错误。一旦敌人迷失了自己,我们进攻的机会就来了。
股票投资也是如此。尽管我们都深谙价值最终会和价格“会师”的道理,但总有人因为等待的时间过长而耐不住寂寞,做出疯狂的投资行为。此时,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信价值是内在的,自己有多大的潜力并不在于别人怎么评价,就能利用急功近利者的错误,来实现自己最终的胜利。